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3章 大義滅親

  • 寫意周流
  • 齊周流
  • 1110字
  • 2019-01-09 21:17:19

“大義滅親”一成語是廣為所知的,可其來由或未盡周知,我便先作概述:該成語出自《左傳·隱公四年》,說的是衛莊公有兩個兒子,大的是公子完,小的為公子州吁,公子州吁為人驕橫放縱,且深受莊公寵愛。衛朝中有位大臣叫石碏,曾規勸莊公管教州吁,不得見效,而其子石厚與州吁結交,石碏勸他遠離州吁,他卻不聽。到得后來,莊公崩殂,公子完即位,石碏亦告老而還。直至公元前719年,州吁弒君奪位成功,可他不能安定百姓,便讓石厚去請教石碏,石碏就設計讓陳國人抓住了他們,他說:“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隨后州吁被殺,石厚則被其父派出的管家所殺。

對這一段,書上給的評價為:“石碏,純臣也,惡州吁而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以嘆許他的忠悃。放今日而觀之,此舉是為人父母者難以做出的,我也未曾見任一新聞報道出這般滅法的,至于把自己的孩子殺死。有聽聞的,也僅是某子犯法,其父將之舉報云云,于是在報道中被冠以大義滅親的字眼,當然,是帶引號的。就這里,我還再舉一例,且同為《左傳》里的。

春秋中期,楚國與晉國發生過一場著名戰役,稱作“邲之戰”,其結果是晉國大敗,于是乎楚人就追著晉人屁股跑。逃跑的人中有個叫趙旃的,是晉國的一名大夫,他被逼到了林子里,本以為生還無望,這時,他看見前方有車,且駕車的是其同僚逢大夫。逢大夫此時正載著兩個兒子逃命,恰瞟到了趙旃,他讓兩個兒子千萬別回頭,結果兒子還是回頭看了,逢大夫便憤怒地將他們扔至一棵樹下,道:“尸女于是。”然后載上趙旃走了。第二天,逢大夫果然于樹下發現二子尸首。

先說明春秋時期的車載有限,不似今日一個轎車甚能擠下七八人,所以要救趙旃,只得讓二子下車。逢大夫此人也是個真滅親的主,他本來尚存私心,想裝不見,結果仍被倆兒子看到了趙旃,逢大夫便只能大義滅親。

倆兒例子說畢,我們來思想思想,頭一例,公子州吁算是罪魁禍首,在他伏誅后,事情業算了結,石碏要想保住他的兒子是再容易不過,可為何仍要派人殺了他?逢大夫本無用停車,只要趙旃一死,而后再管好孩子的嘴,那誰也不會知道他見死不救,可他為何不惜易子救人?細細想來,他們的行為或許迂蠢,但正如成語字面上說的——是為大義。那又何謂大義?

我并不想於粲光張地說“大義”有幾多高大,只就當今而言,不少人持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就這還不算,甚者極愛湊熱鬧,專往人身上撂口水,跟“義”字相距十萬八千里。而當某家子弟惹禍,父母刻馬來給擦屁股,遑論滅親了。義實乃國續之樞機,民族之精魂,公民有公民之義,為政有為政之義,倘人心無義,則國家亡矣。是人或不免一日身陷趙旃似的境遇,若你是個無義之人,別凄慘地叫前面的車救你,他興許也同是你一般的無義之人,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靖县| 丽江市| 江源县| 余庆县| 南陵县| 阿瓦提县| 杭锦旗| 渝北区| 阳新县| 子长县| 西宁市| 天祝| 江城| 凤山市| 东宁县| 开封县| 沈丘县| 陆河县| 惠州市| 昌都县| 阿尔山市| 安远县| 凤翔县| 叙永县| 九江县| 清新县| 射阳县| 图片| 澄城县| 那坡县| 辽宁省| 广灵县| 彝良县| 灵寿县| 射洪县| 襄汾县| 沿河| 茂名市| 正镶白旗| 界首市| 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