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法則1 安全其次

我的長子還未出生之前,別人就給我灌輸孩子的安全問題。孕育課程輔導人員給我們分發資料,列出了有毒室內植物的名單、如何系好汽車安全帶,以及許多其他危險。忽然之間,似乎處處都暗藏著危險。

難怪我們會如此熱衷于孩子的安全問題。在嬰幼兒期,孩子從這種危險沖向那種危險,摔進桶里,或者跑進滾滾車流之中。我們要始終警惕塑料袋子、葡萄或玩具彈子等等。

幼兒期讓父母處于過度保護的狀態。但是,年齡較大的孩子并不需要這樣。童年是冒險期,這種冒險是正常的。學齡前孩子與小學生需要獨立自主,以便他們在社交、情緒、創造力和體格上都能健康成長。

“叛逆”的原因

童年本來就是一段不斷冒險的時期。相對于健康的冒險,安全至上帶來了更大的危險。

E.B.懷特在《夏洛的網》中描寫弗恩在叔叔家的谷倉里蕩秋千時這樣說:“方圓幾英里的媽媽們都擔心祖克曼家的秋千。她們擔心孩子會摔下來。但從來沒有孩子摔過。他們幾乎總是抓得很牢,超出了家長們的想象。”

孩子們總是需要冒險,而這些冒險可能會讓寵愛他們的父母們感到不安。冒險會讓孩子們獲得重要技能,包括:風險評估、敏捷、靈活和社交才能。

我在幼兒學校上學前班時,當時操場上有些很重的磚塊,可能會砸傷趾頭。磚塊有很多堆。才滿3歲的孩子們可以搬著5磅(不到2.5千克)重的磚塊走來走去,建造搖搖欲墜的磚墻,或者利用磚塊玩游戲,并險些將指頭弄傷。沒有人說“當心點”。“這些磚塊在我們這兒已經有40年了,從來沒出過任何事故。”前任校長簡·沃特斯說。

“再怎么小心都不為過。”人們常常會這樣說。實際上,有可能真的做過了。過分關注安全問題會妨礙孩子的成長。

人生充滿了變化、挑戰、危險與成長。我們不可能在生活中消除危險。沒有危險,孩子們就不可能充分成長,學到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程。鼓勵冒險讓孩子們有機會接觸整個世界,并在探索過程中保持天性。

我們是孩子的看護者。保持孩子的安全是我們的天職。但我們此外還有許多其他任務。

“叛逆”的好處

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合理冒險,他們就能更容易警覺到危險。他們也會獲得信心、獨立,并對世界懷抱著喜悅感。

世界是美好的。

我樂于嘗試新事物。

我知道我的身體能做些什么。

我知道我的局限有哪些。

沒有人強迫我。在我準備好以后,我可以接受新機會。

有時候我會犯錯,這很正常,我可以重新嘗試。

糟糕的事情真有可能發生。你得提防點。

偶爾受傷或難過也沒關系。

我的父母不會一直跟著我。

我身邊的大人認為我很能干。

為何有效

童年時期充滿冒險和探索。在孩子眼中,每件事物都是陌生的:結交朋友、和家庭以外的其他人談話、傷心、想要畫畫、攀高、快跑。使用錘子、自行車和鋒利的小刀也是如此。孩子們正是通過冒險來學習新事物的。冒險并不要緊,它在人生中是必不可少的。關鍵在于如何區分恐懼與冒險,合理冒險與危險行為。

“風險在美國已經成為禁忌詞匯,要不惜任何代價讓孩子遠離它。”瓊·阿爾蒙寫道。她是非營利組織“兒童聯盟”的負責人和小冊子《探險:兒童游戲中冒險的價值》的作者。她觀察到,只要有可能,兒童就會積極冒險。根據阿爾蒙的看法,“需要權衡冒險的價值與不知道如何應對危險而造成的傷害。后者可能更加危險。”

當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身體來獲得各種體驗之時,他們會變得更安心。孩子的身體在不斷變化,因此,孩子們渴望采用新方式來體驗各種事物,并了解這會產生什么結果。當孩子們利用身體來探測自身的局限之時,他們就會獲得身體意識,并認識到這些局限。他們也會變得更敏捷、協調、強大。如果給予孩子冒險的機會,他們就會為了自身的安全而彼此緊密合作。

和玩伴之間的身體冒險——搔癢癢、摔跤、打鬧和其他喧鬧的玩伴游戲——幫助孩子學會信任、自律和身體意識,并為玩伴們設立了限制。國家游戲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Play)的斯圖亞特·布朗說:“這種游戲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在教給身體和社交技能之外,游戲還培養孩子們應對意外的能力,讓他們靈活地面對生活。”甚至這種靈活性也需要練習。

對休斯敦探險游樂場的研究發現,讓孩子們玩冒險游戲不會造成更高的事故發生率。德國保險公司報告說,探險游樂場的事故發生率低于試圖確保安全的游樂場所。《應該讓孩子做的50件危險事情》的合著者基弗爾·圖利與朱莉·斯皮格勒說,童年冒險能幫助孩子在成年以后變得自信、堅韌和勇敢。圖利寫道:“確保安全的最佳做法就是學習如何判斷危險。”冒險有助于培養孩子了解、評估和減少危險的能力。

冒險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孩子也需要在社交和情感上冒險。這包括:情感受到傷害,被拒絕,有時候覺得受到忽略,感受憤怒、沮喪、嫉妒和悲傷。社交排斥讓孩子學習如何培養適應能力。他們越敢于嘗試結交新朋友或社交情誼,他們就越會經常面對別人的各種反應,并能夠重新做出調整和嘗試。學習社交洞察力也需要練習。

冒險可以促進大腦前額葉的發育。這個部位也負責各種執行功能,包括專注能力、記憶能力、適應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新西蘭的大學研究團隊斷定,從長期而言,消除風險對孩子來說要危險得多。而且,風險必須要親自“體驗”,而不能依靠“說教”。“孩子必須親自了解風險。”研究這個項目的公共健康教授格蘭特·蕭菲爾德說,“他們必須走出去。”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會尋求挑戰。我們的職責就是為他們提供應對技能,同時我們自身也要足夠勇敢,放手讓孩子面對風險和挑戰,就如幼兒教育工作者貝夫·博斯所說:“風險促使我們前進,并促使我們信任自己。”

摘下成人的有色眼鏡

我們將風險等同于危險。但風險并不是壞事。合理的風險對我們大有好處,它幫助我們養育孩子,讓他們成長為能干而自信的成人。我們渴望為孩子遮風擋雨,讓他們在人生中平安無事。我們不希望因為孩子犯下錯誤或獨自判斷風險而將事情弄糟或眼淚汪汪。但孩子需要不斷面對這種風險,培養判斷能力、技能和信心。如果安全始終是最重要的,孩子就可能會害怕嘗試新事物。恐懼會阻礙孩子嘗試新事物。但經常是我們的恐懼在阻礙他們。過度保護可能比風險更有害。

接納風險

我的父親鼓勵我跑下山坡、躍過小河、摔倒,尤其是摔倒。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攀爬過新英格蘭的花崗巖。“重要的是知道如何摔下來。”他說,“大多數人不知道摔下來時應該采取什么姿勢,所以他們才會受傷。”他告訴我,摔下來時要滾動身子,而不是試圖避免滾動并用手支撐。他的假設是:人生會跌倒許多次。要知道如何跌倒。站起來。不要害怕重新嘗試。

接納風險首先意味著承認我們無法消除它。如果最糟糕的事情發生會怎樣?照顧孩子既有喜悅也有恐懼。我們深愛的孩子可能會受重傷或死去。正如作者伊麗莎白·斯通所說:“決定生孩子是個大事,有了孩子就永遠注定你的心將系在他/她的身上。”將心靈系在他人身上會讓我們望而生畏。但很快我們就不僅僅是把心系在他身上,我們的心還會跟他一起去爬樹、獨自穿過街道、獨自坐公交車。

我們需要放棄絕對安全的幻覺。活著本身就意味著,無論我們多么謹慎,我們都可能會遭受痛苦。知道我們無法消除風險以后,我們就能自由地擁抱生活。我們不能消除所有風險,但我們也不能因為風險而毫無作為。

限制風險的危險

“小心點!”“從那里下來!”“你會受傷的!”這類話如果說得太多,就可能導致孩子畏葸不前,逃避任何風險,甚至是必要的風險。《App世代》的合著者、教育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與凱蒂·達維斯說,如今的孩子越來越討厭冒險。他們不肯獨自探索和嘗試新事物,而是等待成人的命令。而我們將孩子束縛在我們身邊,這更是助長了這種趨勢。9歲的孩子就有手機。7歲孩子不會獨自去公園。

幾天以前,我經過某個游樂場時,那里空蕩蕩的。可能所有孩子都在室內盯著屏幕,但此外還有個因素就是:許多孩子覺得現代游樂場很無聊。

法律擔憂、許可和純粹的恐懼促使成人限制孩子合理冒險。克里斯汀·柯普蘭與同事在《兒科期刊》上發表的報告認為,在托兒所環境中,學齡前孩子基本上都不太活動。阻止孩子積極活動的主要障礙就是成人擔心“有人會受傷”。許可證要求的新游戲設備無法吸引孩子的興趣。在這份報告中,有個老師說:“他們爬滑梯的次數比以前多多了……你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在試圖尋找這種挑戰。”

孩子們只是在通過爬滑梯的行為向我們表明他們的冒險愿望。


孩子為何會爬上滑梯?

如果你參觀過公共游樂場所,你就知道,有個最惹人爭議的話題就是:應該允許孩子們爬上滑梯嗎?

“所有孩子在獨自玩耍的時候,有時候都想爬上滑梯。”簡·沃特斯說。

孩子們為何爬上滑梯呢?他們在游戲中尋求冒險和挑戰。攀爬滑梯時,孩子們覺得很了不起。攀爬滑梯也很有趣。這是健康的冒險,通常屬于想象性游戲。攀爬滑梯有助于孩子考驗自己的力量、發現其局限,獲得平衡和空間意識,以及社交意識和技能。如果出現了沖突——其他孩子想從滑梯上滑下來——這就是孩子們在游戲中練習問題解決能力的大好機會。

就像所有其他游戲,滑梯游戲應該遵循“叛逆”的黃金法則:只要沒有傷害到人或物就沒問題。這可能意味著設立限制,比如:“等到滑梯底部的小朋友離開以后再爬”;或者:“紅滑梯太高了。你可以爬上藍色滑梯”;或者:“今天公園里人太多了。現在只能從滑梯上往下滑。”

讓周圍的家長們不要擔心:“如果他們爬上滑梯,我覺得不要緊”,或者,“他們似乎玩得很好”。

無論是往下滑還是向上爬,滑梯都是供游戲使用的。要以孩子為本,有時候不妨玩些冒險的游戲。

冒險的風險

對孩子來說

通常是撞傷、擦傷、膝蓋破皮

傷心

暫時迷惘或害怕

感到受傷

點子不管用時感到沮喪

犯了錯誤


對成人來說

感到內疚和焦慮

花時間面對混亂、包扎繃帶或心中五味雜陳

適應孩子不需要你的新角色

合理冒險

我們為孩子限定四個主要領域:身體冒險;創意冒險;社交冒險;情感冒險。反省自己習慣于在哪些方面限制孩子的生活。對某些成人來說,主要是身體的,比如在水泥地上奔跑或玩槍弄棒。對許多人來說(盡管我們的初衷是好的),是創意冒險,出現在閑散時間的自由游戲之中。社交和情感冒險有時候不會被視為冒險,但這些冒險包括:犯錯,體驗被排斥感,在公開場合互動,解決沖突,感到恐慌、難過和憤怒。



合理冒險的好處

冒險幫助孩子們……

努力并挑戰自我

嘗試新事物

為了嘗試某些事稍稍走出舒適地帶

不斷嘗試

保持好奇心

培養堅持不懈的精神

獲得韌性

練習失敗后重新爬起來

給予適當冒險的機會,從而減少不當冒險的渴望

經歷并面對難受情緒(恐懼、尷尬、沮喪和悲傷)

管理恐懼

克服恐懼

判斷速度、距離和打滑狀況

學會如何跌倒

培養更強的身體意識、敏捷程度和技能

培養靈活思考能力

結交新朋友

想出新點子

練習解讀他人的情緒和反應

面對挫折

把握恰當機會

為新技能感到自豪

開始了解自己

培養對自身安全的責任感

減少權力斗爭

因獨立自主而感到喜悅

身體冒險

對孩子們來說,身體冒險就是用身體來嘗試各種事物:快跑(飛奔)、爬高、使用鋒利的器具、傾倒甚至滿溢出來、摔跤、穿過街道、騎自行車、在圍墻上保持平衡。這也包括在自然界中利用自己的身體來做實驗:將木棍放在火中、爬樹、跳過小溪、跳上石頭。此類冒險不會總是擦破皮膚或摔得鼻青臉腫,有時只是造成凌亂不堪的局面。對孩子來說,身體冒險可能意味著爬樹,也可能意味著自己倒牛奶。

我6歲的孩子和他的朋友阿瓦喜歡跳過糞堆。當時是舉行南瓜田活動的季節,盡管玉米地迷宮和炸面圈非常誘人,但讓他們感到最興奮的,卻是在緊要關頭奔跑并跨過高高的馬糞堆。當然有風險,但真正的風險僅僅在于他們不得不在水龍頭下面沖洗鞋子。他們跳了20次,但從來沒有沾到馬糞。

我童年所在的學前班為4-5歲孩子提供工作臺以及真的錘子和鋸子。正如前校長簡·沃特斯所解釋的,學校等到孩子年滿4歲時才會給他們真的工具,在這個年齡段時,孩子們有了更多的手眼協調能力。鋸子和鋒利的鋸齒從未割破他們的肌膚。“孩子們用錘子砸中了手指,”她說,“那又怎么樣?他們就是這樣學會釘東西,學會如何不砸到手指的。孩子們需要嘗試。”

蒙臺梭利學校的學前班老師會專門花時間來教導實用生活技能,這可能包括使用鋒利的廚用刀具切黃瓜或蘋果,或使用熱熨斗。鼓勵孩子們使用能夠產生真實效果的真實工具,有助于讓他們為自身的冒險和安全負責,此外,它還給予了他們獨立自主的感覺。

如果我們大喊“你會受傷的”卻什么事都沒有發生,這就可能讓孩子們懷疑我們的判斷能力。“不,我不會!”他們會頂嘴,并在心里想:“看看怎么樣?我沒有受傷。”

挪威的幼兒教育教授艾倫·桑德斯特注意到,孩子們需要進行的身體冒險游戲通常可以歸為六類:(1)爬高;(2)使用鋒利小刀或他們覺得危險的其他工具;(3)在火堆邊或水邊玩耍;(4)玩打仗或扭打游戲;(5)飛跑;(6)在身邊沒有成人時進行探險。我的首部著作《不分享也OK》有個章節專門論述了拳擊、摔跤和其他扭打游戲,談到了孩子們需要身體運動和角力行為。

人生必然伴隨著風險和變化。

創意冒險

創意冒險就是嘗試新點子的風險。它意味著在手工項目中不再依賴模型,而是讓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方式試著如何使用涂料和原料。它意味著容許孩子們創作他們喜歡的故事,表達內心的想法。創意冒險基本上是指游戲中的自由。對孩子們來說,游戲能夠最富創造性地表達他們的想法。它可能會造成混亂。可能顯得很可笑。可能在成人眼中看來毫無風險,但孩子們會通過游戲來探討點子、犯下錯誤并不斷挑戰自我。

當我們縮減自由玩耍時間時,成人們就大大限制了創意冒險。當成人加入游戲并主導游戲或告訴孩子“那不是劍,那是魔杖”,或“找到所有藍色積木”,或“我們在這節課上只能寫下真人真事”之時,這也限制了創意冒險。

社交冒險

邀請別人約會可能并不穩妥,我們可能會遭到拒絕,也可能會覺得非常尷尬,結結巴巴,措辭不當。我們可能會發現,其他人對我們并無好感。出于同樣的原因,孩子們擔心社交冒險。對于開朗而合群的孩子來說,他會自然而然地加入其他孩子的游戲當中。而對其他孩子來說,這可是個驚人的大冒險。

要支持孩子的社交冒險。單單承認這是冒險就可能大有幫助。“我知道這可能很難。”你可以概括相關風險:“她可能會同意;她也可能會拒絕。”對于社交冒險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無拘無束地這樣做。如果孩子有幾個特別的朋友,那就讓她邀請這些朋友參加她的生日派對。不要覺得必須邀請全班同學,以免落下任何人。要容許孩子們面對玩伴偶爾的拒絕。孩子們越善于進行冒險,他們就越善于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并在暫時受挫時更具有適應能力。

對于部分孩子來說,社交冒險就是打招呼,和成人說話,或者提問。但是,孩子們并不喜歡做所有這些事情。要提供機會,但不要強迫他們。要承認孩子們進行社交時是要冒風險的。

情感冒險

情感冒險就是指愿意面對可能的難受情緒。它可能看似不太像冒險,但通常它最讓我們害怕。我們通常的反應都是不讓孩子感到難受。當我們保護孩子免于情感冒險——可能感到傷心、恐慌、尷尬、憤怒或任何其他負面情緒之時,他們就沒有機會練習如何面對這些難受情緒并消除它們。(見法則14:不要刪掉書本中的食人巨妖

估測風險

當我們對孩子喊道:“別跑了!你會摔傷脖子的!”我們就剝奪了她自己估測風險的機會。孩子們需要有機會嘗試并自行判斷風險,而不是由大人急匆匆地斷定它“太危險了”。隨著孩子越來越多地練習在平衡板上平衡身體,或踩著光滑的原木前行,他們就越能更好地判斷自己的身體運動能力、物理原理以及自身的局限所在。

我丈夫和我以前都不知道,我們最大的孩子是否能獨自安全過街。邁爾斯總是在做白日夢,似乎從未留意過交通危險。于是,我就仔細觀察他如何獨自過街。我發現,如果我不牽他的手或跟隨在幾步開外,邁爾斯就完全變了個樣。他細心地觀察車流量,不斷地左看右看,等在路邊,遠比我更謹慎地判斷迎面開來的車輛的距離,然后安全地跑到對面的人行道上。

如果我們沒有寸步不離地陪伴在身邊,孩子們會樂意適度冒險,并為自己的安全負責。

冒險讓孩子們變得更細心

當我們將鋒利的小刀給孩子之時,他知道這把小刀可能會傷到自己。沒有孩子愿意受傷。結果就是:他會分外小心。

由于接收到了太多安全信息,他們可能會覺得,他們不可能受傷。成人始終會保護他們。原則始終會保護他們。機械表面、頭盔和游樂場始終會保護他們。犯不著小心謹慎。不害怕周遭環境的孩子不需要小心行事。他認為每件事情都在可控的范圍以內。

當我們讓孩子去冒險的時候,他們往往會謹慎地對待它,采取讓自己感到安心的步驟。允許孩子們冒險其實更能減少危險行為。

風險幫助孩子們認識自己

如果孩子們對風險感興趣并因此冒險,他們就能逐漸培養出他們的自我認同感:我是個什么樣的人?我善于做什么,我有哪些不足?這些問題都很重要。加弗爾·圖利提醒我們,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身份,那就需要通過游戲和冒險來自由探索。

不妨想象某個家庭,也許就是你本人的家庭:兄弟姐妹的性格各不相同;孩子和父母有時興趣和價值觀并不相同。孩子們在家中時會接收到大量信息,知道他們的父母是什么樣的人,但他們需要在外界冒險,以便了解他們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我們都各不相同,需要記住的是,我們養育的孩子可能并不酷似我們。孩子們需要有充足的探索空間,這樣他們就能發現自我,過上他們應該過的生活。


試試這個——加進你的工具箱

要盡力減少實際的危險。要讓孩子們進行與其年齡相宜的冒險活動,促使他們成長、自主和獨立。


學習放手

我仍舊記得我將10周大的孩子留給陌生人照顧5分鐘時的情景。保姆當然是持有執照的專業護理人員,而我當時急急忙忙地沖出去從車上取夾克衫,但這5分鐘考驗了我許可孩子在生活中冒險和獨立的能力。對父母來說,放手可能會極其困難。

允許孩子冒險意味著你必須后退,放手不管。走到其他地方去。不再絮絮叨叨。如果你做得很好,孩子就會獲得獨立,不再那么需要你。但需要并不等于愛。要想終身維持親密關系,最好的辦法莫過于給予孩子自由和冒險的機會。


可以接受的風險

哪些事不要緊,而哪些事又太冒險了?風險評估因人而異。孩子應該受到監督,但這并不是說他們有時候不能離開我們的視野,獨自待一會兒。即便成人守在旁邊,只要符合“只要沒有傷害到人或物就沒問題”的叛逆黃金法則,就可以讓孩子繼續玩耍而不加干涉。

問問自己:此時有何風險?如果風險就是凌亂不堪、眼淚、撞倒或沖突,這是可以接受的風險。如果風險可能涉及嚴重的傷害,這種風險就應該避免。在評估這種可能性時,始終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進行調整。幼兒可能會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受傷,而大多數二年級學生應該能夠安全地穿過馬路。


冒點小風險

杰西卡·拉西在其著作《失敗的饋贈》中談到了身體和情感冒險的重要性,她說美國家長在談到孩子們的有限自由時會立刻插話說:“對,我們需要更多冒險。”但是,等到需要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容許這些風險的時候,他們仍然會退縮。

這并不容易。如果冒險的念頭讓你困惑不解,請不要自責。冒險意味著反對根深蒂固的“安全至上”法則。我們無法立刻藐視這種無所不在的文化。如果這對你來說很難,要承認它,并接納隨之而來的各種情緒。

然后設法冒點小風險。這可能是破天荒地將孩子留給臨時保姆照顧。可能是讓他/她獨自在院子里玩耍。


開始讓孩子冒點小風險

給鄰居捎話

在原木或圍墻上平衡身體

自行車騎得“太快”

獨自在戶外玩耍

獨自在家中玩耍

獨自使用公共廁所

切香蕉或蘋果

讓臨時保姆照顧他

獨自穿過馬路

向圖書管理員、商店職員或其他人提問

盡情采取這些小小的步驟。等你做好準備以后,再采取其他步驟。你會發現,在你放手以后,孩子可能會茁壯成長,懷著新的力量感和責任感。他們也會感受到自豪和成長。這會釋放他們的心靈,增加他們生活中的喜悅,減少他們的恐懼。而最大的改變則可能發生在你身上。


獲取幫助

尤其是生下頭胎或獨生子女以后,家長可能茫然不知哪些風險和自由是恰當的。如果這很困難,沒關系。找個人來增加你的信心。

找個你信任的成人尋求幫助。如果你太擔心,無法讓孩子獨自在前院中玩耍,那么,可以讓他在你朋友的看護下玩耍。要解釋清楚你希望克服這道障礙。如果這過于痛苦,你甚至可以尋求外界的幫助。《放養孩子》的作者列諾·斯科納西可以出診,幫助緊張不安的家長們放手。在她的幫助和鼓勵下,家長們可以讓孩子們在前院中玩耍、穿過馬路或使用錘子。正如斯科納西所說:“我認識到,變化可能發生得很快……這只需要你認識到,你的孩子其實已經非常安全非常聰明。”


和祖父母們談一談

打聽祖父母和鄰居們的童年生活。了解其他人在童年時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也許你仍然覺得如今“世道變了”,但這些故事提供了新的視角,提醒我們認識到孩子們能夠做些什么事情。啊,你的堂兄在6歲時炒過雞蛋?你的姐姐在5歲時用真釘子制作過鳥籠?當我們被如潮的安全信息所淹沒之時,我們忘記了這些事實。多聽聽童年趣事,然后在你自己的家中也試試看。

關鍵在于不要原封不動地模仿。盡管許多5歲孩子以前會去商店取奶,你不必送你5歲的孩子獨自前往商店。重要的是,意識到你的孩子很能干。即便在年幼之時,孩子們所能做的事情也遠遠超過你的想象,而且能夠做得很好。


尋找恰當的身體冒險

1.廚用刀具

如果你還沒有讓你的小寶寶(或較大的孩子)用過刀具,那么,首先可以讓他用黃油刀切香蕉。然后轉而使用易于操作的斧頭,或者鋒利的刀具。為了保護手指,可以使用鈍頭型的鋒利刀具。經過訓練以后,可以讓幼兒使用恰當器具來幫忙切割各種水果和蔬菜。

2.錘子和鋸子

如果有足夠空間的話,那就為4歲和更大的孩子搭建工作區域,以便他們練習使用錘子和鋸子。使用老虎鉗固定木頭可以讓孩子騰出雙手來操作刀刃。

3.快跑

當孩子們在自行車上或徒步沖得太快的時候,家長可以放手不管。大多數時候,他們都不會出事。有時候他們會撞倒,并認識到自己的極限。孩子需要快跑,甚至跑得“更快”。

4.爬高

當孩子們練習爬到高處之時,他們就會具有力量感,并能認識到自身的極限。要讓他們爬高,在大樹、梯子、圍墻或其他離地面較高的地方平衡身體。當你給予孩子攀爬的機會之時,他們就更樂意遠離危險的攀爬活動。

5.打鬧游戲

如果孩子喜歡摔跤、打鬧和追趕,甚至喜歡玩拳擊游戲,就讓他們盡情玩吧。打鬧游戲對大腦和身體都大有好處。要在現場確定規矩,但是,如果兩個孩子都樂于玩打鬧游戲,那就讓他們不妨小打小鬧吧。

6.穿過馬路

記住,從幼兒期開始,你就在教導這件事情。很可能孩子的認識能力遠遠超過你的想象。教導和訓練她,然后讓她試著獨自穿過馬路。可以在各種不同的十字路口進行練習,并在牽著孩子過馬路時大聲告訴她(“那輛車開得很快,咱倆先等等。”),這樣,你的孩子就會懂得如何判斷速度和距離。

7.自然游戲

你練習冒險的時候,找個樹林可能大有好處。原木通常都比城市圍墻要矮,而且不會摔在水泥地上。可以利用溪流和巖石玩跳躍游戲。此外還有個好處就是,森林里很少有人會品頭論足地進行觀察并說:“當心點。”

8.利用各種機會

將量杯和水交給孩子,讓年幼的孩子自己倒水。尋找其他簡單途徑來鼓勵他獨立自主。掃帚和畚箕放得太高了嗎?雙手夠不著玻璃杯嗎?將常用工具放在孩子能夠拿到的地方。這讓他們有機會培養各種技能并獲得獨立。


尋找獨特的冒險機會

決定冒哪些風險完全是個人的事情。它也因孩子與其發展階段而異。孩子們樂意冒一些風險但卻害怕另外一些風險。小時候我害怕打電話,這屬于社交冒險。對8歲的塔莎來說,獨自待半個小時就是冒險:她會突然大哭起來,跑到鄰居家。要耐心嘗試。并非所有的冒險活動都適合每個孩子,但所有孩子都需要某些冒險活動。


應該說的話


對別的成人

如果孩子爬上滑梯,我覺得不要緊。

他們似乎表現得不錯。

你擔心這個游戲嗎?

我們來和孩子談談,解決這個問題。


對孩子

你似乎想爬上去,而她想滑下來。

你能做些什么呢?

紅滑梯太高了。如果你想爬,那就爬藍滑梯吧。

你覺得安全嗎?嗯。我覺得似乎有點高。

覺得危險的時候,我會溜下來。

我會看著你,但我不會代勞。

你可能會出錯。

我覺得你可以穿過馬路。我們練習過。你想試試嗎?

我看到你跑得很快。

你的木棒離我太近了。

如果你想那樣做,請遠離其他人。

最壞會出現什么情況?


避免說的話

你會受傷的。

從那里下來。你會摔傷脖子。

別跑了!

當心點。

別讓我再看到你做這種事情。

你會戳到別人的眼睛。

我們邀請全班所有人吧。

每個人都必須和大家一起玩耍。

你自個兒玩不安全。


你的角色

要心安理得地在童年時期增加合理冒險的機會。可能你并不是喜歡放養孩子的家長,但是,如果你不斷采取積極步驟,你就能找到正確的道路。關鍵是不斷給予孩子各種有益的體驗。決定孩子在幾歲時進行某些冒險活動完全由你自己決定。有些孩子可能5歲時就可以穿過社區的馬路,有些孩子則要等到8歲,甚至要更遲,這取決于你所居住的地方。冒險讓我們獲得信心和成長,也讓我們懂得科學與詩歌。我們不需要限制各種類型的適當冒險,而需要限制將孩子管得太嚴,要給予他們更多的獨立。要訓練孩子,設立合理的限制。讓他們練習,然后放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宁县| 罗田县| 化德县| 中山市| 合江县| 洪江市| 伊川县| 虹口区| 肥城市| 珲春市| 烟台市| 海城市| 南京市| 木里| 阿合奇县| 洱源县| 平凉市| 滕州市| 怀集县| 罗源县| 宁强县| 武冈市| 焉耆| 通榆县| 广安市| 凌海市| 宜丰县| 连山| 上犹县| 甘谷县| 高碑店市| 上思县| 湾仔区| 明溪县| 湟源县| 陇南市| 紫云| 门头沟区| 怀远县| 开封县|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