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由心生
- 張尊軍
- 986字
- 2019-01-03 12:20:02
渴望真誠
在品味了心與心隔膜的孤寂和厭倦了爾虞我詐、勾心斗角的功利之爭后,不論是領導干部,還是平民百姓,不論是百萬富翁.還是苦難窮人,他們普遍渴望的便是真誠,渴望這種無私忘我和遠離功利的美好情愫的回歸。
何謂真誠?真誠,就是人們情感世界中一種最樸素最可貴的感情,也是堂堂正正做人的一種處世準則。臺灣證嚴法師謂“人性之美,莫過于真誠,真誠為一切善法之源”。我認為,真誠是童稚們天真無邪的眼睛,是涓涓細流的一股清泉,是滋潤干涸心田的亮麗細雨,是照亮茫茫夜路的點點星辰,是溫暖心靈的一縷和煦的陽光。《傅雷家書》中寫道:“有了真誠.才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了解別人,也能放下虛偽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是的,有了真誠,人們才會撕下虛偽的假面具,平淡而真實地去生活,設身處地地去關愛別人,虛心自覺地去“三省吾身”。君子之交淡如水,有時一句真誠的安慰、鼓勵甚至勸告要比你給他送上金山銀山更令人感動。處伙計如處夫妻,夫妻要相濡以沫、百年廝守、白頭偕老,最需要的是真誠相見、心心相印、風雨同舟。而同事之間既要干好事業又要處好關系,關鍵的也在于彼此間的真誠。在一個部門一個單位,不論職位高低、年齡大小、工作分工如何,都是同事,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有真誠相待(包括真誠嚴厲的批評),相互尊重,不猜忌排斥,不爭功諉過,不爭權奪利,才是處好關系、做好工作的首要條件。你若能以十分的真誠待人,別人會以十二分的真誠相報。
但要做到真正的真誠待人接物處世,又確實是那么地不易。有時你真誠待人,人家卻虛情假意,當面說得好,背后卻落井下石。有時別人求你辦事時,表現了萬分的真誠甚至達到了信佛人的虔誠,如若你不給他辦事或事情辦得不夠理想,他背后就會罵娘,還會到處敗壞你的名聲。有些平時稱兄道弟的朋友,真需要他幫助時,卻不見了蹤影,甚至還憤憤地倒踩上一腳。更可恨的,有一好心人救了一個被人撞昏的老人,非但沒聽到老人子女一句感謝的話,反而被誣陷為撞傷老人的肇事者,連那老人也違心地反咬一口。
眾人渴望真誠,真誠來之不易。但只要我們都能以真誠之心真心真意、誠心誠意地待人接物處世,少些虛偽多些坦誠,少些小心眼多些大丈夫氣度,少些功利主義多些甘愿吃虧思想,那么真誠就會常駐在我們心間。這正如佛語所言“佛即我心”,也正可驗證“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愛便是真誠),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句歌詞。
(原載《豐縣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