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夢
人生是一個不老的話題。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人作過思索、作過探討、作過論證,而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說,人生是一條奔流不息的小溪,也有人說人生如一簇燦爛美麗的夏花,也有人說人生是一條布滿荊棘、又灑滿陽光,充滿痛苦、又蘊有快樂的崎嶇山路,等等不一。當然也有不少人說人生若夢。對此觀點,許多人不敢茍同,而且嗤之以鼻、橫加指責,視之為悲觀消極、空虛的論調。其實,辯證地分析一下,人生若夢,并非一無是處。
夢是什么?常言曰: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在1996年前就曾深刻地指出:“夢,是愿望的達成。”按弗氏的解釋,夢是一種愿望,是一種被壓抑著的潛意識在夜思中的實現。他以為作家的小說作品也就是一種“白日夢”。夢在作家、藝術家的眼里是美好的,是一種美的旋律。因此,在許多文藝作品中都往往有所體現,諸如“舊夢重溫”、“廊橋遺夢”等等。按照這樣的的意義,我們可以把“夢”理解為理想、愿望、追求……現在,中國人民都在做一個美麗無比的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的,“人生若夢”,這樣的夢,越多越好,越美越妙。如若社會的人無論年輕者、還是年長者,只要是社會有益的成員,都為實現這人生之夢而不斷奮斗,那么我們中國的明天將會更加輝煌。
再者,人生是一個過程。是一個為人類的生存、發展盡一個社會成員的微力的過程。人活在世上,要么幾十年,要么百余年。不管怎樣,你總是人生旅途上的匆匆過客,總是歲月長河里的一朵浪花。如若你不珍惜生命和人生,當你仍恍惚夢中時,便青春已逝,成為黃花落葉,暮日黃昏,悔之晚也。把人生比作夢,其蘊涵,不僅要你明白生命寶貴、人生短暫,而且要警誡你學會珍惜生命和人生,學會如何為生命和人生涂抹永久的光彩。從這種意義上講,現在說人生若夢,就是為了在你失意時,在你垂老時,不再無可奈何地喟嘆人生若夢。
當然,人生有許多種,夢也有許多種。“有的人是為了感官的愉悅而生的;有的人只是為了最基本的存活條件而生的;有的人是為了詩意和美感而生的;有的人是為了嚴謹的理性而生的”(鄧海南《夢里回家》)。有的人是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生的……不論如何,只要你真實正直地活著,做著你與人為善、美好而富有創造性的夢(那夢很平凡很樸實也無妨),那么“當你回首往事時你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夢若人生,人生若夢。愿一切美好的夢想,都化作人類壯麗圖畫上的現實的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