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過好自己的生活從來都不晚
我們時常會在電視劇中看到這樣的橋段,年輕的母親對年幼的孩子說“要不是你,我早就跟你爸離婚了!”仿佛是孩子阻礙了父母各自追尋幸福的權利。
我有一個朋友的母親在朋友大學畢業后選擇了離婚,他母親比他父親小11歲,所以可能兩個人之間有一定的代溝,共同語言和興趣愛好比較少。這位母親離婚后先是去了蘇州打工,過了兩年又考了月嫂證,然后在深圳當了一段時間金牌月嫂。現在又去了新疆工作,國慶期間還在朋友圈里發她和幾個朋友穿越沙漠的照片。我并不清楚朋友的父母在相處的20多年里發生了什么,畢竟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但是可以看得出來這位母親在離婚后開始為自己而活。
這里并不是說女性只有離婚才能追求自己的生活,上面的例子僅僅代表一部分婚姻生活不幸福的女性,她們敢于在合適的時間選擇脫離婚姻并開始追求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但是一個家庭的生活有很多方面,即便婚姻幸福的女性仍然需要在其他方面過好自己的人生。
我有一個親戚就是一個很會過日子的女性,她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只有初中畢業,她和丈夫雖然婚姻方面沒有問題,但是兩個人收入都不高。丈夫最早只是開拖拉機運貨,或者到工地上打臨工,她自己則是一個工廠里的職工。后來工廠倒閉了,她直接就下崗了。但是她并沒有賦閑在家,而是貸款跟人合伙開起了幼兒園。那個時候我們那里的人都不愿意貸款,怕背上債務,這個親戚不論是出于生活所迫還是有膽識都很讓人敬佩。后來幼兒園有了起色后,逐漸還清了債務,她畢竟文化水平不高,于是雇用幼師到她的幼兒園中,她自己則當起了園長。園長其實沒有什么事,她在中年的時候又開始考駕照,然后再次貸款買了兩輛小轎車,她和丈夫都開始跑起了運輸。幼兒園的收入加上夫妻兩人跑運輸的收入,車的貸款很快就還完,她把自己的車租給了別人開,又貸款開了餐廳和KTV,當起了老板娘。按照如今流行的說法,她就是一名斜杠青年,從未向生活低過頭,總是想方設法地經營好自己的家庭?,F在她家早就有很多套房產了,女兒也被送去了國外讀書。
劉曉慶在她的《人生不怕重頭再來》一書中就寫過她曾經億萬家產但是因為稅務問題被捕入獄,出獄后幾乎一無所有。曾經是影后的她放下身段當起了“橫漂”,在橫店各個劇組里跑龍套,沒有臺詞的戲,只有一兩句臺詞的戲,不露正臉的戲,當老媽子、服務員的戲,只要給錢,一兩百塊她都去演。很多人在經歷了從云端到泥土這種如此之大的變故后基本上會一蹶不振,但是劉曉慶并沒有頹廢,而是拾起自己的老本行,在半百的年紀像個新人一樣重新開始。現在的她不僅片約不斷,仍然活躍在大熒幕、小屏幕,甚至話劇的舞臺上,還跟追求了自己很多年的影迷結了婚。她也沒有因為結了婚就開始像很多嫁給了富商的女明星一樣享受起富太太的生活,而是仍然從事著自己喜愛的事業,業余時間還打羽毛球。雖然總是有人說她裝嫩、整容,可是誰規定就一定要老態龍鐘地度過晚年呢?
摩西奶奶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在77歲的時候才開始作畫,一直畫到了100歲,并成為了美國著名而高產的原始派畫家,就如同她的隨筆書名《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曾在《我愛我家》中飾演居委會主任余大媽的金雅琴奶奶,在80歲高齡的時候憑借電影《我們倆》中出色的表現斬獲東京影展影后。她在獲獎感言里就說到“我雖然80歲了,但是我的演藝生涯才剛剛開始!”
其實并不是只有職業生涯或工作多晚開始都不遲,即便是普通的生活也是一樣的。有不少女性結婚后、生孩子了或者工作久了就不太關注自己了,不論是外在還是內在,更多的是抱怨家庭和工作壓力大。其實都是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生活不論怎么樣始終都是自己的,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權利,而享受這個權利從來都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