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機離子廢水深度處理的工藝與溶液化學研究
- 黃自力等
- 849字
- 2019-11-26 18:32:15
前言
發展循環經濟,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體現了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發展理念,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選擇,符合當今世界發展潮流。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要素,同土地、礦產、能源等一起構成人類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本條件。隨著人口與經濟的增長,世界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長,水環境又不斷惡化,水資源緊缺已成為世人共同關注的全球性問題。我國資源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同時存在,一方面人均淡水資源很少,被列為水資源量十分貧乏國家之一,水資源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分配都不均勻;另一方面流域生態遭到破壞,無論地表水還是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相當一部分失去飲用水的功能。嚴重的水資源形勢迫切需要我們重視水環境保護,加大污(廢)水的處理力度,加強中水回用和節約用水。
本書對Pb(Ⅱ)、Cd(Ⅱ)、Cr(Ⅵ)、As(Ⅴ)和等幾種常見無機離子的廢水的深度處理工藝,如涂鐵石英砂過濾去除重金屬離子工藝和磁種絮凝—高梯度磁分離(磁濾)去除磷酸根離子工藝,進行比較全面的介紹;并從石英砂濾料鐵氧化物表面改性、離子的溶液化學行為、離子及沉淀物在固液界面的吸附、水處理工藝參數等幾方面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
本書與市面上一般的水處理著作有所不同:一是內容簡練,涵蓋的知識面較窄;二是介紹的并非普通、成熟的水處理工藝,而是有待進一步完善的新工藝;三是探討的重點不是工藝本身,而是工藝的機理問題。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再加上時間倉促,因此,書本中難免出現不妥之處,甚至可能是錯誤,敬請同行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此書是在本人的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完成的,借鑒了昔日導師中南大學王淀佐院士、胡岳華教授的“浮選溶液化學”這一重要學術思想。撰寫過程中,長沙礦冶研究院肖松文教授提供了寶貴建議和有用資料。武漢科技大學鄭春華老師和研究生耿晨晨同學承擔了校稿工作。書的出版得到武漢科技大學博士科研啟動經費和冶金礦產資源高效利用與造塊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建設經費的資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黃自力
2010年仲夏于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