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龜養殖實用新技術
- 羅繼倫 黃畛 黃永濤編著
- 851字
- 2019-06-21 13:09:39
(一)烏龜的外部形態
從外形看,烏龜是由殼和軀體兩大部分組成。龜甲似橢圓形盒子,分為背甲和腹甲兩部分,兩側通過甲橋連接起來。背甲呈棕褐色,由邊緣向中間隆起,形成薄殼狀結構,且自龜頭向著龜尾形成背脊,背脊兩側各有一道平行的棱凸起。背甲的表面有38塊骨片(稱為盾片),中央13塊較大,呈六邊形;邊緣25塊較小。腹甲顏色黑白相間,似大理石,比較平均,僅在邊緣向著背甲彎起。腹甲表面共有12塊盾片,每塊盾片交接處呈白色條紋。
烏龜的外部形態可分為頭部、頸部、軀干、四肢及尾部5個部分。
1.頭部
烏龜頭部粗大,前端較扁,頭頂前部平滑,略呈三角形,后部呈細粒鱗狀。吻鈍,為采食的主要器官。上頜稍長于下頜,上、下頜均無齒。頜緣被以角質鞘,稱為喙凹,喙的邊緣鋒利,稱為嚙喙凹,用來嚙碎食物??诖?,口裂向后伸達眼后緣。有發達的肌肉質舌,但不能伸展,僅具吞咽的功能。一對鼻孔開在吻突前端,左、右鼻孔由鼻中隔分開。眼小,位于頭兩側的上側位,上瞼厚,下瞼寬而能伸縮。在口的后方有圓形的鼓膜。

圖1 烏龜的外形
2.頸部
頸部粗長,近圓筒形。頭部可靈活轉動。頭和頸部可完全縮入殼內。頸部皮膚能伸縮,當頸縮入殼內時,其頸椎呈“U”形彎曲。
3.軀干
軀干是全身的主要部分,軀干部寬短而略扁,背面呈橢圓形,主要器官系統均位于此,外有骨板形成的硬殼保護。硬殼由稍拱起的背甲和扁平的腹甲構成,腹甲以甲橋與背甲借韌帶或骨縫相連接。背甲和腹甲的外層有角質的盾片。
4.四肢
四肢粗短而扁平,為五指型,位于體側,能縮入殼內。后肢比前肢大,指間與指間均具有蹼。前肢可分為臂、前臂、手三部分。五指前端有長的爪。前肢皮膚覆蓋著鱗片。后肢有大腿、小腿、足三部分。五趾間雖有蹼,但第五趾無爪。后肢皮膚也有鱗片覆蓋。
5.尾部
尾短而細小,尾部從殼緣伸出,能縮入殼內。
烏龜的體型很特殊,其四趾有鋒利的爪,趾間有蹼,既能在陸地爬行,又能在水中游泳,還能鉆入泥中。頭、四肢、尾均能縮入甲殼內,其口有鋒利的喙板,能咬碎螺螄、蜆蛤、蝸牛等。這樣的體型結構,既能適應于兩棲生活,又利于防御來侵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