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拔罐養(yǎng)生法
- 李杰 王信惠
- 568字
- 2019-11-22 09:33:19
防暈車、暈船拔罐法
臨床上經(jīng)常會見到暈車、暈船的病癥,暈車、暈船主要表現(xiàn)在乘車或乘船的過程中或之后,會出現(xiàn)面色蒼白、全身無力、眩暈、惡心或者嘔吐等癥狀。雖然這種病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會給患者帶來很多不便。這種病的產(chǎn)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氣血不足,不能上充髓海,身體虛弱,心脾虧虛,頭目失養(yǎng);第二,素體陽亢,并且精神緊張,氣郁化火,上擾清竅;第三,痰濕壅盛,上蒙清竅,過食肥甘厚味。上面的這些原因會相互影響,相互轉(zhuǎn)化、夾雜,在臨床上這種病癥多見于體質(zhì)虛弱、氣血不足的患者身上。
◎拔罐操作:
取穴 足三里、神闕、內(nèi)關(guān)、胃俞、豐隆等。
操作方法 選擇針罐法或者留罐法,針罐法要選擇補法或者平補平瀉的手法,等到進針得氣以后再拔罐;如果選擇留罐法,通常留罐時間約為15分鐘,等到皮膚出現(xiàn)紅色的瘀斑以后方可起罐。每周應(yīng)該治療1次,1個療程為10次。如果患者偏于氣血虧虛,則要加氣海、膈俞、脾俞等穴;如果患者偏于痰濁中阻,則要加豐隆、公孫、中脘等穴;如果患者偏于肝陽上亢,則要加太沖、太陽、內(nèi)庭等穴。
注意事項
在乘車或乘船的時候,如果突然感到不適,而又沒有進行拔罐治療的條件,可以臨時用玻璃杯、小藥瓶來代替拔罐,選擇投火法治療,同樣會起到很好的作用。也可以在上面的穴位處選擇指壓的操作方法來治療,也會使暈車、暈船的癥狀明顯減輕或者完全緩解。

⊙防暈車、暈船穴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