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樠木芳華
- 王溪元等
- 2053字
- 2019-11-22 09:37:12
巾幗不讓須眉久經磨難創新業
十八歲的你正在干什么?可能在上學,可能父母的懷里還沒待夠,還重溫著兒時的舊夢,而這個時候的蔣吉霞卻已扛起了生活的重擔。
1996年蔣吉霞以優異的成績從鐘祥市職業高級中學化工分析專業畢業,懷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她準備到工作崗位一展抱負。可誰知,化工分析專業早已成為備受冷落的專業,企業上關于化工分析的工作很少,所以蔣吉霞無法找到與自己所學專業“門當戶對”的工作,不得已,在學校的推薦下進入了一家合資的電子商貿公司打工,與蔣吉霞所學專業完全不對口。這時的她陷入了矛盾:是在生產線上做一名流水工,還是繼續去尋找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想起了老師說的話:“機遇與挑戰是并存的,世上從來沒有一帆風順的成功。”她開始發揮出超常的忍耐力和適應能力,她要一切從零開始,從做一個最普通的打工妹開始!
流水線上的工作,技術含量低,但勞動強度大。蔣吉霞以她驚人毅力面對著,所以她每天都是百分之百地投入,非常賣力地工作。盡管她非常盡力,但是經驗的欠缺使她感到自己始終是干苦力的。但她總是為自己打氣:好好干,就當是為了工作經驗交學費!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蔣吉霞就是這樣,吃盡了苦頭,也忍受了更多別人忍受不了的氣。一點一滴的積累,利用一切業余時間,虛心向人請教。工夫不負有心人,她掌握了許多電子專業的學生都沒掌握的專業技能,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漸漸地,蔣吉霞工作起來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很快她就從蕓蕓打工者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一個技術嫻熟的技術骨干。她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現受到了老板的好評和信賴。
但她并未就此停下進步的腳步,一步一步地,她做到了技術主管,培訓主任,項目部經理,總經理。一個中職畢業的學生憑著自己的能力做到總經理,這是很多大學生都做不到的。在打工的過程中,她踏實進取,步步為營,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熟悉了整個行業的全部工作流程。經驗在一天天積累,心中的一個大膽想法也一天比一天強烈:不能一輩子給別人打工!她要自己創業,擁有自己的公司,自己當老板。
下定決心,說干就干。2002年,蔣吉霞辭去已經得心應手,待遇優厚的工作,開始創辦自己的電子公司。她把打工幾年積攢的全部積蓄都拿出來,可是對于公司來說根本就是杯水車薪,無法維持公司正常運轉。
她又費盡周折,找朋友籌款,找銀行信貸。受盡挫折和艱難,她自己的公司——深圳華韻恒電子有限公司終于成立了。除了總公司之外還有一家子公司!
風雨過后見彩虹的蔣吉霞帶著成功的微笑:“創業的艱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只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的信念,堅持不懈,成功就有了希望。在最困難的時候,我真的要崩潰了,現在想想,如果當初不是咬牙堅持,恐怕也沒有今天的局面。”
剛成立的公司,在2006年公司總產值已達到4000多萬元。到2007年,蔣吉霞又擴大了公司規模,開出了屬于自己的另一家子公司。在2008年的金融風暴中,很多公司因資金問題而宣告倒閉,她的公司不僅巍然屹立,而且產值利潤還在穩步上升。
作為鐘祥職高的一名畢業生,蔣吉霞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成功后的她一直在思考這樣兩個問題:一是如何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二是該怎樣報答母校對自己的培養。
蔣吉霞有感于家鄉的現狀,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回到家鄉,宣講求知與創業的緊密聯系,并為家鄉有文化的年輕人安排就業機會。多次的努力,終于使鄉親們在思想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父老鄉親們開始積極主動地送子女上學。自從2002年以來,鐘祥職高走出了一個又一個柴湖籍的創業明星,走出了一個又一個柴湖籍本科生。
2008年汶川地震中,蔣吉霞向四川災區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20多萬元。
因她的努力,一個地方的學習風氣被改變;因她的存在,想讀書、想有出息、想成為家鄉的致富帶頭人的風尚正在形成。
以后的每年6月,鐘祥職高有畢業生送出時,她都會主動致電母校,為學弟、學妹提供就業機會,安排學弟、學妹到自己公司實習。
因為她的成功,使得社會上一些對中職生的誤解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一個化工分析專業畢業的中專生,都從事著與專業毫不相干的高科技產業,這不能不令人驚嘆。蔣吉霞曾給母校寫過一封信,信中說:“學校給了我為人處世的教育,培養了我的學習方法,培養了我的創業能力,這是學校給我安上的騰飛的翅膀啊。”
鐘祥職高給了蔣吉霞翅膀,她找到了自己的廣闊藍天,在校刻苦學習,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后在社會上開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天下萬事,只要勤,則無任何一件事能擋住你,匡衡是這樣,牛頓是這樣,李嘉誠是這樣,蔣吉霞也是這樣。
因為勤奮,蔣吉霞可以學到別人學不到的技能;因為勤奮,蔣吉霞開辦了自己的公司;也是因為勤奮,蔣吉霞的公司能在2008年的金融風暴中屹立不倒。
一個人要成功須勤奮,但成功后還需有一顆感恩之心,蔣吉霞就是這樣一個人,她就是一名多技能管理、善經營、有愛心的實用型人才。
評價 文章敘述了校友蔣吉霞畢業后創業的艱難歷程,給人“天下萬事,只要勤,就能成功”的啟示。圍繞中心取材組材,層次結構嚴謹,過渡自然,敘中有議,議中有情,語言通俗流暢,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指導老師:江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