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農業機械化新技術
- 夏俊芳
- 864字
- 2019-11-26 18:46:22
第六節 農業機器的更新
一般地講,機器有三種壽命。
(1)自然壽命 指機器從開始投入使用,直到由于有形磨損而不能繼續使用而報廢為止所經歷的整個時期。
(2)經濟壽命 指機器從開始投入使用,直到繼續使用會造成經濟上不合理而使其停止服役的整個時期。
(3)技術壽命 指機器投入使用后,由于技術的進步,雖然還未到達經濟壽命期,也不得不淘汰所經歷的時期。
我國在較長的時間內沒有按照科學的方法確定合理更新期,農業機器使用期過長,折舊率較低,更新資金不到位,加之片面強調延長農業機器自然壽命、超期使用,以致機器嚴重老化,油料費、維修費急劇上升,可靠性下降,影響著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根據1990年的一項全國調查,超過15年機齡的拖拉機有效功率下降17%,油料費上升20%,維修費上升約30%,其完好率僅40%,經常延誤農時。特別是大中型機具老化,深耕面積減少,直接影響到糧食減產。
一、農業機器更新的原因
(1)機器發生事故性損壞,無法修理,只有更換新機器。
(2)生產內容或規模變化,原有機器不適用。
(3)機器停止生產或進口,零配件失去供應,無法進行正常維修,被迫做出提前淘汰更換新機器的決定。
(4)出現性能優良的新型機器,舊機器相形見絀,失去使用價值。例如用聯合收獲機收小麥后,割曬機因其要人工捆、運、脫粒,不受農民歡迎,大批割曬機只好閑置起來。
(5)使用舊機器的預期成本超過換用新機器的預期成本。
我國更新農業機器,多數還是前三種情況,但這些因素的規律性較少,農業機械化工作者能控制的不多,所以一般研究的也不多。第四種情況在一些技術發達、農業機器產品換代很快的國家,已成為引起更新的重要原因。我國當前研究的重點是第五種情況,即以性能一樣或相近的新機器取代舊機器。
二、更新期平均成本原理
合理的更新期應使得機器整個使用期間的總平均作業成本最低或費用最低。設更新期平均作業成本為Cu,由機器開始購置到報廢,共使用t年,則Cu為:

式中:t——機器整個使用期,即更新期,年;
A——機器年作業量,標準公頃/年,小時/年;
yi——第i年的機器年使用費用,元/年。
更新期內平均年度作業費用yu可表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