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淺議街道、社區圖書館(室)可持續發展

顏琪媛

(南京市棲霞區圖書館,210038)

一、街道、社區圖書館(室)的現狀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領導不重視,圖書館形同虛設

領導對圖書館認識不到位。有些街道、社區領導對公共文化事業重視不夠,認識不到位,沒有把其放到重要位置,只重經濟建設,輕文化建設,建立街道、社區圖書館(室)只是為了應付檢查或驗收,達標后便無人問津。(2)對圖書館(室)的社會價值認識不深。因為圖書館(室)的建設和發展在短時期內看不到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認為可以用其他文化形式所取代,也不影響經濟建設。因此不重視圖書館(室)的存在和發展的作用,不注重對圖書館(室)的投入直接導致圖書館形同虛設。

2.經費短缺,館藏量少,文獻質量較差

基層街道、社區圖書館(室)是一個公益性的事業,需要充足的經費才能維持和發展。但在現階段,我國街道、社區對圖書館(室)的因沒有正式的編制,無法為圖書館(室)做經費預算,至使購書經費缺乏相應的保障性,經費的投入是圖書館事業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前提條件,也是賴以生存發展的必要基礎。經費的短缺不僅給街道、社區圖書館(室)的日常管理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也阻礙了其發展。

館藏量和文獻質量是衡量一個圖書館(室)的重要標準,也是能否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室)的關鍵。街道、社區圖書館(室)圖書館藏量少的大多是由于:①我國街道、社區圖書館(室)普遍起步較遲,起點不高;②沒有專項經費購置圖書,征訂報刊;③購書經費不足,書價較貴,只能少量購買新書;④有些圖書室的建立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或驗收,在購書環節上重量不重質,有的圖書館(室)甚至采購一些盜版圖書;⑤機關、單位或個人捐贈的圖書,大多是些過時廢舊、無實用價值的圖書(例如一些滯銷圖書、個人棄置不用的圖書,教材等)。這樣就使得街道、社區圖書館(室)的藏書結構不合理,書少、書舊,可讀性小,使讀者無書可讀,直接影響其功能的發揮。

3.管理不規范,人員素質不高

管理不規范,街道、社區圖書館(室)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管理制度不到位的現象,主要是因為無制度可行、制度不完善或有制度不執行造成;街道、社區圖書室的圖書管理人員多為街道、社區的工作人員兼職,或社區的志愿者擔當且不固定。這些管理人員大多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圖書館學,也不重視業務學習,認為工作只是簡單的借借還還,只要把書擺放整齊就可以了,造成在圖書采編質量差、借閱制度不規范等管理環節上的混亂,再加上有些管理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造成圖書丟失,損壞也無人過問。由于圖書管理人員的不固定,也造成圖書館(室)在開放時間上的不固定,有時間就開館,沒時間就閉館,讓讀者沒有規律可循。

4.宣傳不到位,服務形式單一

有些街道、社區圖書館(室)設在街道、社區或村委會內的一個辦公室內,居民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在街道、社區內設有圖書館(室)。還有些街道、社區圖書館(室)雖然與居民很近,但他們只供自己的工作人員借閱,居民根本接觸不到。街道、社區圖書館(室)服務形式單一,只滿足于圖書、雜志的借還,從不主動組織和開展讀者活動的現象,對讀者缺乏吸引力。

5.讀者問題

現在一些社區的居民以農民為主,與大城市社區的居民相比,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受教育水平較低,閱讀能力有限,缺乏圖書館意識,對圖書館及其社會作用缺乏認識,造成這些社區的學習風氣相對薄弱。

二、街道、社區圖書館(室)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街道、社區圖書館(室)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也是人們終身學習的時代。知識更新快,競爭激烈是這個時代的特征。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提出: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條件。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區人口的結構也在發生著改變:中國進入了老齡社會,在城市人口中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公園、劇場、文化館固然是老年人的活動場所,但社區圖書館更能為老年人提供一個舒適的閱讀空間;隨著改革的深化,“無單位歸屬人員”日益增多。這是過去所沒有的一個群體,他們由個體戶、私營業主、下崗待業人員組成,這部分人進入社區以后,社區也必須承擔對他們的文化服務工作;因征收土地許多農民轉為居民,還有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口進入城市,他們分布在各個社區中,是城市社區的新成員,也必然會加入到社區文化活動中。圖書館作為面向社會主義公眾開放的公益文化事業機構,具有傳播知識、進行教育和為讀者提供信息需求的基本職能。而街道、社區圖書館(室)是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延伸,是基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身邊的圖書館,因此建設和發展街道、社區圖書館(室)是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和提高全民素質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2.街道、社區圖書館(室)可持續發展是構建合諧社會的需要

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和諧社會的建設依靠公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以及由產生的基本價值來判斷能力履行社會責任能力的提升。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公民素質的提高取決于良好的教育環境,圖書館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是“社會大學”、“沒有圍墻的大學”是人們接受終身教育和學習的地方。街道、社區圖書館(室)作為人們身邊的圖書館,分擔了公共圖書館的任務,它為居民提供一個活動與休閑的場所,豐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圖書館真正成為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居民的大課堂。它通過報紙書刊、信息資料和讀書場地,為社區各類人群提供服務,起到宣傳文化、促進文明的作用,積極地為構建合諧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街道、社區圖書館(室)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街道、社區圖書館(室)可持續發展必須掌握社區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的規律,運用新的思想、新的技術手段、新的服務形式,切實重視和加強社區圖書館服務質量、服務功能以及自身造血功能的提升。

1.加強政府重視,保障經費投入

街道、社區圖書館(室)是設立在居民家門口的文化設施,在社區建設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各級政府從政策上給予支持,是實現街道、社區圖書館(室)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作為街道、社區的主要文化設施,各級財政應將其列入政府財政預算,每年撥出專款,設立專項資金,幫助街道、社區圖書館(室)適當添加設備,購置新書,配套完善的服務設施。這既鞏固了街道、社區圖書館(室)的保障,也為其可持續發展做大力扶持。例如南京市棲霞區財政局,下撥送書下鄉的十萬元專項經費,并委托區文化局為轄區的街道、社區圖書館(室)購置圖書。

2.提高圖書管理員的素質

街道、社區圖書館(室)管理員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圖書館(室)的整體服務水平。建立一支業務熟、技術過硬、思想好的圖書館專業隊伍,不僅是鞏固街道、社區圖書館(室)的重要條件,也是其發展的關鍵。對提高圖書管理員的素質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①加強思想政治、職業道德修養教育,樹立“讀者第一,用戶至上”的服務理念;②參加專業院校的情報學的學習班;③到上級公共圖書館學習圖書館學的有關業務知識,并參與實踐工作,熟練掌握圖書館工作的各個環節;④區級公共館對其加強業務輔導,有針對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開辦各種業務培訓班(例如如何購建合理的藏書結構、圖書的加工整理、圖書借閱等方面)⑤加強學習電腦知識,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在街道、社區圖書館(室)的運用和普及,對管理員進行如中外文機讀目錄、網絡技術知識及操作技能等方面內容進行培訓。

3.注重特色館藏建設

街道、社區的居民是由不同年齡、不同文化、不同愛好、不同職業不同生活習慣的人組合而成。街道、社區圖書館(室)的館藏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讀者對圖書館的利用。因此街道、社區圖書館(室)藏書應注意特色應突出地方特色,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本地區需要的圖書。如在筆者所在的南京市棲霞區在送書下鄉活動中,由區圖書館統一購置圖書,區圖書館根據轄區內各街道人口的結構情況,有針對性的選購一批農業、生活生產實用技術、優秀文學作品、兒童文學作品送到下屬街道,以滿足街道、社區讀者的需要。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圖書館是讀者讀書的樂園。為實現圖書館可持續發展,街道、社區圖書館(室)可舉辦各種與居民生活相關的講座、報告會、讀書演講及評選優秀讀者活動等,吸引居民參與圖書館活動。同時也創造一種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氛圍。例如南京市棲霞區的棲霞街道五福家園社區的街道、圖書室,與區圖書館合作聯合舉辦了有關健康教育知識和奧運知識的有獎知識競賽活動,得到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通過讀書活動,加深了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溝通了解,使其真正成為社區的文化、信息、交流、娛樂的中心,擴大了街道、社區圖書館(室)的影響。

5.加快和完善網絡系統的建設,實現資源共享

網絡系統的建設和完善街道、社區圖書館(室)的發展的的必經之路。通過網絡整合圖書館資源,組建數字圖書館網絡架構,提高圖書館利用率,優化街道、社區圖書館(室)發展的軟環境,實現其可持續發展。在現代化圖書館網絡中,每個讀者不僅可以利用本圖書館(室)的館藏,而且還可方便地查閱利用Internet上或其他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街道、社區圖書館(室)還應積極依托市、區圖書館,加快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服務網點的建設,以現代化的傳播手段,以快捷的網絡形式送書、送電影戲曲、送科技下鄉,為服務群眾的同時,其功能也得到有效的延伸,更好地滿足居民的需求,擴大服務范圍。

參考文獻

[1]羅蕾香.論新形勢下的基層圖書館發展[J].圖書館雜志,2001(9)

[2]雪濤.圖書館藏書建設[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泽县| 大埔县| 迭部县| 凉山| 高唐县| 双流县| 外汇| 滦平县| 鹤庆县| 怀安县| 石台县| 南澳县| 阿合奇县| 南宫市| 文安县| 棋牌| 江永县| 宁远县| 六盘水市| 宁明县| 永川市| 赤壁市| 衢州市| 舞钢市| 明光市| 泗阳县| 余江县| 乌兰浩特市| 通江县| 邵东县| 通化县| 新野县| 永新县| 斗六市| 黎川县| 元朗区| 建昌县| 西吉县| 江安县| 新丰县| 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