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小兒骨科護士工作手冊
- 李天紅等
- 459字
- 2019-11-28 12:37:05
第三節 發熱
一、概述
發熱是指由于致熱原作用使體溫調定點上移而引起體溫調節性升高。主要表現為體溫高于正常范圍,自感發熱、不適。相關因素有:頸部外傷、脊髓受傷或病變、中暑、脫水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調;機體對手術創傷的反應如外科熱;感染,感染性疾病(結核、骨髓炎)、感染性傷口等;惡性腫瘤;變態反應如輸血、輸液反應、排斥反應等。
二、護理
(1)配合醫生積極查明發熱原因,觀察熱型變化,以便有針對性的給予治療。
(2)減少體熱產生及增加體熱散失
1)置空調房間,保持室溫18~22℃,濕度50%~70%,且通風透氣。
2)溫水或乙醇擦浴、冰敷、冰鹽水灌腸。
3)遵醫囑使用退熱劑,必要時人工冬眠療法。
采取降溫措施30分鐘后應復查體溫,并繼續觀察其變化,直至體溫正常。
(3)減少發熱對身體造成的影響
1)高熱時臥床休息必要時吸氧。
2)給予清淡且易消化的高能量、富含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保證營養及水分的攝入。
3)保持口腔清潔,口唇干燥時涂液狀石蠟或護唇油,以防口腔炎及口唇干裂。
4)保持皮膚清潔,及時給予沐浴、擦浴、更衣、換床單等措施。
(李天紅 高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