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糖尿病藥,助你一臂之力
- 曾繁典
- 972字
- 2019-01-10 18:52:28
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糖尿病的自然發生發展過程是連續的,并不存在“階梯”,只是為了方便,人為地分成幾個發展階段,一般可分4期: ①血糖調節正常;②血糖調節受損(糖尿病前期); ③糖尿病;④并發癥。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重要、比例最高的一型,糖尿病是一種以持續的β細胞功能衰退為特征的進行性代謝性疾病,它的發生、發展過程很長,病人自己也不易察覺。在糖尿病診斷成立之前,有一段“從量變到質變”的“醞釀”過程,這段時期,血糖調節已經稍高于正常水平,但還不足以帶上糖尿病的“帽子”,可以說是糖尿病前期,是臨床糖尿病的“預備役”。通過檢測血糖水平,不僅可以診斷或早期發現糖尿病,還可以發現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主要表現是血糖調節受損(IGR),血糖調節受損有兩種表現形式。
● 空腹血糖受損(IFG)正常人空腹血糖水平在5.5毫摩爾/升(mmol/L)以下,如果空腹血糖水平達到5.6~6.1毫摩爾/升,那就是血糖調節受損的早期表現了。
● 餐后糖耐量受損(IGT)糖負荷(口服葡萄糖75克)后2小時血糖水平在6.7~10.0毫摩爾/升,這就是血糖調節受損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幾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經歷過糖耐量受損階段,每5~10年,大約1/3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發展成糖尿病,1/3恢復正常,1/3維持現狀。能夠重新恢復正常的糖耐量受損的人,通常胰腺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是正常的,他們之所以糖耐量受損是由于胰島素抵抗引起的,故通過行為干預,可以有效逆轉糖尿病前期。若胰腺功能受損,行為干預效果不佳,就需要藥物治療。要想提高糖尿病的治療水平,減少后期并發癥,就一定要做到早預防,最好從糖尿病前期就開始干預,控制糖尿病發病危險因素,爭取血糖調節受損狀況的“逆轉”。
糖尿病診斷的唯一手段是測定血中葡萄糖濃度,其診斷標準為:①空腹血漿葡萄糖水平等于或大于7.0毫摩爾/升;②餐后2小時血漿葡萄糖水平等于或大于11.1毫摩爾/升;③在一天當中任何時候(不管進食與否)血漿葡萄糖水平等于或大于11.1毫摩爾/升。如果有多飲、多尿及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又符合上述標準中的任何一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如果沒有典型癥狀,需要復查一次,結果符合上述任一標準,亦可診斷為糖尿病。
您查了血糖之后,可以對照下表,初步判斷和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是處于糖尿病發展的哪一期,不太明白的地方,可以參考第6部分的內容。
表1 糖尿病、餐后糖耐量受損、空腹血糖受損的血糖診斷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