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總論

一、研究背景

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間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堅持把環境保護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突破口和主要抓手,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不斷加大資金投入,通過污染減排考核、重點流域區域水污染防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動全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堅持把農村環境治理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探索實施了“兩清”、“兩減”、“兩治”、“兩創”(清潔種植和清水養殖,化肥和農藥施用減量化,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和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全國生態鄉鎮和生態村創建)具有湖北特色的農村環保之路,得到環保部的高度肯定,成為全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的重要模式之一。

“十一五”期間,全省共投入資金6.25億元對901個村鎮進行綜合整治,在57個村鎮開展了生態創建示范工作,組織實施了“四個萬畝”(清水養殖、有機蔬菜、有機稻、有機茶)示范基地建設,開展了畜禽養殖零排放、村莊生活污水濕地處理農村環保示范工程建設,受益群眾達百余萬人。2010年,湖北省被納入全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省,國家投入資金9.5億元,惠及全省2318余個行政村、370.9余萬農村人口。

“十一五”期間,我省加大污染綜合治理力度,切實解決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環境問題。突出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劃定了全省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組織開展農村飲水安全評估,對1080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開展了監測和污染源調查,取締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排污口34個、二級保護區排污口42個,重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十一五”期間,我省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別是開展新農村建設,農村的環保工作有了很大的進步,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普遍增強。然而,農村環境形勢依然嚴峻,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業污染疊加,各種新舊污染相互交織;生活污水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低,畜禽養殖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嚴重,農村飲水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農村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不夠健全,環保投入不足,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環境監管能力薄弱。農村環境問題已成為危及農民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制約農村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

“十二五”是湖北省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是全面實施“兩圈一帶”總體戰略、加快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關鍵時期,省委、省政府把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著力點,把提高生態文明水平作為兩型社會建設的目標。因此,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是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也是湖北省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川县| 石嘴山市| 台南县| 鄂伦春自治旗| 佛冈县| 乐平市| 平泉县| 盐津县| 读书| 沂水县| 镇坪县| 永兴县| 和政县| 吉安县| 南召县| 汉源县| 阿拉善盟| 桓台县| 通江县| 安顺市| 达日县| 布尔津县| 怀来县| 车致| 铁力市| 林甸县| 迁安市| 弥勒县| 泸定县| 洪泽县| 长春市| 北安市| 凤庆县| 安塞县| 泗水县| 定襄县| 那坡县| 红河县| 亳州市| 岢岚县| 中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