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病藥方大全:速查白話版 現代家庭健康生活中醫手冊
- 趙國東主編
- 773字
- 2019-11-27 11:31:29
益母草降壓方(張振海方)
【藥物組成】鉤藤(后下)28g,天麻14g,草決明28g,杜仲14g,桑寄生14g,川牛膝11g,益母草14g,杭白芍14g,生山楂14g,夜交藤14g。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分3次服用。15劑為1個療程,一般治療1~3個療程。
【功效主治】適用于老年高血壓肝陽上亢型。

【方解方義】本方針對高血壓病理特點,以平肝潛陽為主,多用于實證高血壓患者。其中天麻、鉤藤、草決明平肝潛陽;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治其本;益母草活血利水;川牛膝引血下行,引藥下行可利肝陽平降;杭白芍、生山楂柔肝化郁;夜交藤安神定志。肝熱重者加黃芩、梔子、夏枯草可瀉其熱;陰虛者配生地黃、枸杞子、菊花用以清熱養陰、平肝明目。全方配伍可以有標本兼治,滋陰潛陽的作。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天麻、鉤藤、草決明、杜仲、桑寄生、益母草等均有降壓功效;生杭芍、生山楂能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脂。因此本方可以起到綜合降壓作用,對原發性高血壓Ⅰ期尤為適用。
【加減應用】肝熱上沖者,臨床以眩暈、頭痛、口苦、舌紅苔黃為特點,基本方加黃芩、黨參、夏枯草;肝腎陰虛、陰虛陽亢者,臨床以頭暈眼花、腰膝無力、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弦細數為特點,去草決明,加柴胡、生地黃、枸杞子。
【病例詳解】田某某,70歲,95年5月7日來醫院就診。患高血壓2年,癥見頭痛頭暈、健忘、煩躁易怒、面紅目赤、心悸耳鳴、口苦無津、溲黃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強勁有力。查心率90次/分,血壓24/14.6千帕(180/110mmHg)、雙眼底正常,血常規、尿常規、血脂均正常,心電圖檢查未見異常。西醫診斷:原發性高血壓Ⅰ期,中醫辨證:肝火上沖、肝陽上亢型。治則平肝潛陽、清熱祛火。用麻仲降壓方加夏枯草、炒山梔、黃芩各14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4劑后癥狀明顯改善,繼服2個療程后血壓20/12千帕(150/90mmHg),癥狀基本解除。隨訪3個月,血壓沒有升高。
【藥方引自】張振海.益母草降壓方治療高血壓病臨床觀察.山東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