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郵票的誕生,催生了人類集郵文化;集郵的發展,演繹了一幕幕集郵活動的精彩活劇。組集參展是集郵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一名普通集郵者變成郵集作者,再到有作為的參展者,這不僅是集郵水平的提高,更是將集郵興趣轉變為對集郵文化追求的一大步跨越。
郵展活動的興起與郵資票品的誕生幾乎是同步的。今天,集郵展覽早已成為國內外一項集郵文化交流和智力競賽項目,不僅國內郵展經常舉辦,每年還將舉行幾次世界或國際競賽性郵展。中國號稱集郵大國,但它要發展成為集郵強國,就必須在郵集制作水平上進一步提高。有鑒于此,我們專門組織編寫了這本《大家都來做郵集》。
實際上,指導集郵者編組郵集的書和文章已經出版、發表了不少。但我們發現,它們要么太過于專業,使普通集郵者閱讀起來很吃力;要么操作性不強,讓有興趣開始動手組集的人不得要領,不知如何循序漸進,從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大家都來做郵集》一書是專門針對那些對集郵已經有了初步認識,并有興趣進而嘗試編組郵集的讀者們編寫的。為此,書中七個單元都不按“章節”設置,而是叫“講”;語句表述盡量做到口語化,為的是讀起來更加輕松;以文配圖、以圖釋文,為的是看上去直觀易懂;內容由淺入深,為的是使人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理論與方法兼顧、規則與實例并舉,其目的是增強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愿我們的這些初衷,能夠在您閱讀了本書之后得到驗證和實現。
本書的執筆人是:第一講,潘勇;第二講,馬;第三講,楊波;第四講,查道慶;第五講,陳波;第六講,趙國強;第七講,梁耀華。主編馬
,統稿梁耀華。
本書編寫工作得到亞洲集郵聯合會副主席、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佳維的關心與支持,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為本書作序,為此表示衷心感謝。
由于水平和時間有限,書中存在錯漏之處,真誠希望廣大讀者提出寶貴的意見,以利于今后修改完善。
武漢市集郵協會
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