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勘探研究現狀

該區自第二輪石油普查以來,東北石油局(原吉林石油指揮所)于1982年底在梨樹地區部署地震工作進行地震普查,測網密度12km×16km,1983年吉林油田施工梨參1井,在泉一段試獲工業氣流,拉開了油氣勘探與開發的序幕。1984~1991年東北局在該區相繼開展了2km×2km、2km×1km及1km×1km地震詳查,先后發現了后五家戶、八屋、孤家子等一系列構造,并在后五家戶構造SN23井鉆獲天然氣流。1991~1993年開展了地震精查,淺層高分辨地震測網密度達到1km×0.33km,并在后五家戶氣田區先后打井15口,繼泉一段獲得工業天然氣流后,又在泉三段、登婁庫組頂部鉆獲工業氣流。1994年4月在八屋構造核部施工第一口探井,即SN54井,該井于1995年4月在登婁庫組小城子油氣層試獲工業氣流。1993年以來,地震三維資料,剖面特殊處理,如三瞬、seislog、GLog、BCI、神經網絡以及VSP加CT處理等先進技術和方法相繼開展。1996年東北局在孤家子構造低部位斷塊部署SN76井,在泉一段農Ⅹ氣組鉆獲高產工業天然氣流。后五家戶、八屋和孤家子油氣田先后于1993年、1995年和1996年進入滾動勘探開發階段。到目前為止,三個油氣田共完鉆各類鉆井100多口,三維地震約250km2

勘探開發的迅猛發展也促進了本區的科研工作。前人在本區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分別在1992年、1997年和1999年先后提交了后五家戶、八屋、孤家子氣田儲量報告,新增儲量報告及儲量復算報告。并以油氣田為單位分別開展了沉積微相研究、儲層研究、油藏描述研究、開發經濟評價、低滲透致密儲層壓裂及儲層保護改造工藝技術研究等多項技術難題攻關的研究工作。以上研究工作基本上是以孤家子、后五家戶、八屋氣田為研究區塊,分別立項而展開的。本書以《十屋斷陷孤-后-八地區儲層研究》項目為依托,將該區內三個孤立的油氣田作為一個整體,對其主要油氣儲層進行描述和研究,并將三塊三維地震資料進行連片解釋尚屬首次。整體研究有利于油氣田之間的地層劃分與對比,有利于油氣田之間接合部位的研究,更有利于該區油氣的整體勘探、開發與部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佳木斯市| 凤翔县| 丽江市| 汝南县| 齐河县| 阳谷县| 斗六市| 改则县| 武胜县| 屏南县| 寿阳县| 邵阳县| 呼玛县| 天水市| 北京市| 古田县| 沙湾县| 厦门市| 错那县| 永和县| 荣昌县| 汾阳市| 博兴县| 高台县| 辽阳县| 子洲县| 徐水县| 监利县| 汕尾市| 嵩明县| 宝坻区| 建平县| 凌源市| 昌图县| 牡丹江市| 晋中市| 安图县| 交城县| 文化| 山西省| 安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