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瘧疾
1.我國瘧疾流行的特點
什么是瘧疾
瘧疾俗稱“打擺子”,是由瘧原蟲寄生在人體血液內所引起的傳染病。通過蚊子叮咬吸血時傳播,多見于夏秋季節。病人發作時大多數以周期性、定時性發作的寒戰、高熱、出汗退熱以及貧血和脾大為特點。
瘧疾有哪幾種
寄生于人體的瘧原蟲有四種,即間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三日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它們分別引起間日瘧、惡性瘧、三日瘧和卵形瘧。在我國主要有間日瘧和惡性瘧,三日瘧少見,卵形瘧極少。
瘧疾流行地區分布特點是什么
我國瘧疾分布廣泛,北緯60°至南緯30°之間,海拔2771米高至海平面以下396米廣大區域均有瘧疾發生。一般北緯32°以北(長江以北)為低瘧區;北緯25°~32°間(長江以南,臺北、桂林,昆明連線以北)為中瘧區;北緯25°以南為高瘧區。但實際北方有高瘧區,南方也有低瘧區。間日瘧分布最廣,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蘇、山東、河南五省及新疆部分地區。惡性瘧主要流行于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及海南等省。三日瘧在長江流域散在發生。卵形瘧只在云南和廣東省有少數病例。西北和北華的荒漠干旱地區,西南的高寒地區和華北的山區,是天然無瘧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