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高校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工作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魏善標

長江大學離退休職工共1630人。其中,東校區984人,占全校離退休總人數的60%。他們在崗期間,用自己的辛勞和智慧為我國石油工業及石油高等教育的建設、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雖然離開了工作幾十年的崗位,但他們依然是我們的功臣,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如何做好這些離退休老功臣的服務管理工作,對全面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工作目標,創造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均有著特殊和積極的意義。

一、長江大學東校區離退休人員的基本情況和結構特點

全面了解和掌握離退休人員的基本情況是做好服務管理工作的基礎。為此,我們對本校區所有離退休人員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分類統計。通過摸底調研、統計分析,基本掌握了本校區離退休人員的現狀和結構特點(見表1、2、3),做到了心中有數。通過摸底,不僅使我們了解了人才資源,同時也有助于分清情況,進行分類指導;有助于抓住工作重點,解決難點,減少盲點;有助于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前瞻性;有助于發揮老同志的余熱,向學校有關部門推薦各類人才;有助于及時、準確、高效地為研究老齡工作提供有關信息等。

表1 2011年離退休人員基本信息對照表

表2 2011年離退休教職工年齡分布情況統計表

表3 2011年正高職稱、副高職稱年齡分布情況統計表

據統計分析可知,東校區離退休人員具有以下特征: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多、干部教師多、黨員多、60~79歲的老齡人多。他們絕大多數是建國后培養的,忠于祖國、忠于黨,他們視國家強盛為已任,視敬業奉獻為天職,是一代有理想、有抱負、憂國憂民的優秀分子,是學校教學、管理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以前是離退休部門統一服務管理,隨著離退休人員的不斷增多,離退休服務管理工作的任務也日益繁重,僅靠離退休部門的工作人員是遠遠不夠的,只能維持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根本談不上優質服務和深化管理。問題也突現出來,由于工作人員少,工作處于應付狀態。工作人員與離退休人員比是1∶200,退休人數增長迅速,隊伍越來越大,帶來管理、服務、組織學習、活動等方面的不便,造成服務管理的壓力不斷增大。居住分散,給服務管理工作帶來困難;主體沒有參與管理與服務,造成工作的被動局面。

管理部門組織全體工作人員進行了認真的分析、討論,我們感到過去那種大包大攬的管理方式已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離退休服務管理工作,應該充分調動離退休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把他們的寶貴知識和智慧轉化為我們工作中的助推劑和潤滑劑,協助做好離退休服務管理工作。在領導的支持下,多年來東校區在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頗具特色的“自我服務”的服務管理模式,促進了離退休服務管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

三、發揮資源優勢,創新管理模式

作為高校離退休工作管理部門,我們深刻的認識到高校離退休人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科學素質和管理水平。既然我們擁有如此豐富的人力資源,就應該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和作用,實現老同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娛樂。圍繞這一思路,我們按生活小區、以樓棟為單元,劃分了八個片區,建立了相應的離退休黨支部。把黨性強、作風好、組織能力強、有奉獻精神、身體好的老同志推選為黨支部委員。把熱心為大家服務、公道正派、有文體特長的同志推選為片區長和文體委員。由片區長、支委、文體委員組成片區自治委員會,從而使離退休教職工有了歸屬感和信任感。由此,我們逐漸完善并形成了一套在離退休工作部門領導下,以離退休人員自主管理的工作機制,制定了一系列與之配套的相關規章制度,明確了各自的責任和義務。同時,離退休工作處還每年劃撥部分活動經費給各片區委員會自行掌握使用,使他們有了活動經費,可以自主組織片區開展活動,這一舉措,進一步調動和激發了片區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片區自治委員會的成立,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每當上級下達學習計劃和工作任務時,我們首先召開片區長和支部書記會議,傳達有關精神布置相關任務,然后再由各片區長和黨支部書記分頭組織片區離退休人員實施,展開相關內容的學習并進行活動。在片區干部的帶動下,離退休人員的學習、文體健身等各項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有條不紊。如:定期組織片區黨員過組織生活;以片區為單位開展文體健身活動;以片區為單位開展各種競賽;片區有老同志生病,片區干部告知“退休辦”并與工作人員一起走訪看望;片區干部起到了承上啟下、溝通信息、貫徹執行的作用。同時借助片區自治委員會,我們還掌握了大量最基層的動態信息,抓準了亟待解決的共性問題,從而保證了我們解決問題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四、搭建老有所為平臺,充分發揮社團和協會的作用

老年社團和老年協會是管理部門管理工作的補充與延伸;是老有所為的好平臺;是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活躍老同志文化生活,提高離退休人員綜合素質的好載體是展示離退休人員才華,反映老有所為的好形式;是擴大離退休人員影響,回報和服務社會的好途徑。為此,我們十分重視社團和協會建設,以社團和協會組織為抓手,為離退休人員提升各項水平搭建平臺,加強對社團和協會組織及活動的引導。目前,共有老年合唱團、書畫社、棋牌協會、門球協會、臺球協會、乒乓球協會、舞蹈協會、腰鼓協會、太極協會、健身協會等社團和協會組織15個,活動人員達600多人,各社團和協會以自主活動為主的原則開展活動,或能者為師,或自請老師。據此,我們因勢利導充分滿足他們的愿望,為各社團和協會提供活動場地和必要的經費支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把組織需求與他們本人志愿結合起來,促進其“老有所為”。多年來,社團和協會以各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活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時,參加學校歌唱祖國的系列文化活動。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時,開展了唱紅歌文化活動,舉辦了主題征文、書畫、攝影等慶祝活動。晚霞合唱團的每周一歌,使老同志欣賞了不少經典老歌,他們的口號是“我參加,我快樂,我健康”。此外,還開辟了“老年講壇”。這些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參與面廣。極大地豐富了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為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五、堅持以人為本,把服務工作落到實處

老同志進入高齡、高發病期后,實際上也進入了對服務的高需求期。為了適應這一變化,我們本著“盯注高齡、關注危重、突出離休干部特殊戶”的原則,有針對性地探索“雙高期”的服務工作的新路子,以親情服務貫穿始終,形成家庭、單位、片區、老同志“四位一體”的管理服務體系。實行“全程服務、跟蹤服務、重點服務、掛鉤服務”。如對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特別是一些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管理的重點是做好細致入微的跟蹤服務,使他們安度晚年,享受美好人生。并針對不同情況,分別采取如下措施:①堅持電話問安,堅持上門問候。尤其是對離休老同志,他們中大多數人已行動不便,我們堅持電話互動,了解情況,解決問題。②在居住片區有片區長及片區黨支部書記等密切關注高齡老人的日常生活,必要時及時通知離退休工作人員并給予幫助。③負責與居住的片區協調,共同承擔起幫助、關心老人的責任。④對居住在養老機構(如福利院)的老同志每月及節日都去問候。⑤對異地養老的同志每月按時給他們郵寄退休費、報銷醫療費,還定期附信或電話告之學校改革、發展的情況,一份問候,多份親情,使身居外地的老同志深深感受到了組織的關懷和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六、對進一步做好高校離退休管理服務工作的思考

高校離退休人員近年來呈快速增長的態勢。因此,學校應針對離退休服務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及工作要求進一步規范服務標準,完善服務體系。一是以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工作隊伍為目標,轉變觀念,倡導“尊老愛老”的風尚。通過不同形式和途徑,促進工作人員自身綜合素質、業務能力和服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強離退休工作部門的軟硬件建設,為做好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二是完善“四位一體”的服務管理體系,將“六心”(即真心、愛心、關心、熱心、耐心、細心)落到實處。形成“四訪四慰”制度,即重大節日、重要紀念日必訪必慰;家有不幸情況發生必訪必慰;老干部生病住院必訪必慰;老干部遇到困難必訪必慰。積極探索創新服務管理新模式。三是通過科研立項等多種形式,動態建立全校離退休教職工個人信息庫,細化、優化管理服務,探索離退休服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方式,使其制度化、規范化、多樣化、個性化、立體化、親情化。四是創造條件,成立老年大學,讓老同志能學到新知識。五是加大活動場所的建設和運動器材的投入,做好學校資源共享的協調工作,充分發揮現有資源的使用效率。

(作者單位 長江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上县| 潢川县| 凌源市| 砀山县| 潼关县| 濉溪县| 都江堰市| 定州市| 进贤县| 咸阳市| 岳普湖县| 汉川市| 海丰县| 名山县| 修文县| 屯昌县| 师宗县| 哈密市| 花莲市| 华池县| 武邑县| 峨山| 正宁县| 灌阳县| 舞阳县| 伊川县| 阳原县| 南充市| 扶绥县| 通城县| 昌邑市| 南和县| 通山县| 乌兰县| 黄石市| 乌什县| 寻乌县| 吐鲁番市| 兴国县| 邛崃市|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