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中醫叢書:西游記與中醫
- 胡獻國
- 7字
- 2019-01-10 18:38:04
第二章 經絡養生
泥丸宮與丹田宮
原文賞析
《西游記》第二回“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中寫道:菩提祖師教孫悟空學長生不老之術后,祖師道:“你既通法性,會得根源,已注神體,卻只是防備著‘三災利害’”?!傥灏倌旰?,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燒起,直透泥丸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
第十九回“云棧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經”中寫道:孫悟空與豬八戒對打,豬八戒自吹他的工夫是“得傳九轉大還丹,工夫晝夜無時輟。上至頂門泥丸宮,下至腳板涌泉穴。周流腎水入華池,丹田補得溫溫熱”。這泥丸宮即丹田宮。
中醫觀點
丹田宮,又名天腦、黃庭、昆侖、天谷等,居九宮之中央。近于泥丸宮之四宮,稱為四方,遠于泥丸宮之邊緣區域之四宮,稱為四隅?!蹲锨逯感费裕骸邦^有九宮,上應九天,中間一宮,謂之泥丸,亦曰黃庭、又曰昆侖、又名天谷,其名頗多。”
泥丸宮有上元真君居住于此。上元真君古代醫籍中多稱為泥丸君,亦有稱之太乙帝君、太乙元真者。今多稱元神和腦神,如張景岳《類經》言“人之腦為髓海,是謂上丹田,太乙帝君所居”。所謂“太乙”,即一身之祖宮,位居至尊無上,是諸陽之會,萬神總會之都。所以《修真十書》言“天腦者,一身之宗,百神之會,道合太玄,故曰泥丸”?!兜罉小て蕉计费浴疤炷X者,一身之靈也,百神之命窟,津液之山源,魂精之玉室也。夫能腦中園虛以灌真,萬空真立,千孔生煙,德備天地,洞同大方,故曰泥丸。泥丸者,形之上神也”。九宮雖各有神君居之,又各自司命,然均聽命于泥丸君。泥丸君統帥諸神,為腦中之腦,腦中之中心,核心之核心。
養生提示
九宮的神君各司其職,同時制約下屬,如《道藏·太上老君內觀經》言“太乙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神,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生之也。元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構三魄也。桃核住臍,深精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所以周身不空也。文氣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形固安也。運動住止,關其心也。所以謂生由然也?!本艑m的神君,上下左右互相利用、互相感應,均在泥丸神君的統一協調下發揮整體神明之德,類似于中樞神經系統統領全身各系統?!兜啦亍ぶ感ば尴杀婊笳摗氛J為泥丸君在人機體生命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云笈七簽·元氣論》把它與人體健康聯系在一起,言“腦實則神全,神全則氣全,氣全則形全,形全則百關調于內,八邪消于外”。由于泥丸與生死聯系在一起:“中間一宮,謂之泥丸?!嗽袼≈畬m,其空如谷,而神居之,故曰谷神。神存則健,神去則死,日則接于物,夜則接于夢,神不能安其居也?!闭驗槟嗤铻樵袼又?,真氣存于內,為人生命中樞,所以《素問·刺禁論篇》強調指出:“刺腦,中腦戶,入腦立死。”腦死亡才是生命真正終結。
泥丸君與各宮神君之所以能發揮主神明作用,還有下列兩個原因:
一為泥丸與全身百節相通。《黃庭經醫疏·至道章·第七疏注》“至道不煩存決真,泥丸百節皆有神”篇言:“在這一大泥丸之中,其中不同節度,皆能與全身各部的神氣息息相通。”各臟腑之神氣能通過“息息相通”之路,上潮泥丸,同時,泥丸之神明又能通過“息息相通”之路,下行臟腑、經絡,從而形成上通下達的傳達通路,而效神明之德。
二為泥丸與腎氣相通?!兜罉小S庭篇》言:“腎者,其左少陰,其右太陽,上通諸氣,常隨呼吸而出焉,內灌于生門,上入于泥丸,上下流通,如日月之運行。心之動靜、呼吸、心宮常存諸也。氣者出入于下丹田,流注于身?!睆亩纬赡I→腦→腎→全身神氣之路,以致腎氣隨呼吸出入,上潮于腦,使腦效其神明之德。
火性上炎,故《西游記》言其“自本身涌泉穴下燒起,直透泥丸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菩提祖師之言雖令人恐懼,但歷代醫家對陰火也頗多治療方法,如李時珍《本草綱目》言:“黃芪,瀉陰火,補元氣,去虛熱”。李東垣《脾胃論》創“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治療“陰火上沖”等,都顯示出中醫藥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備注:
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由柴胡45克,炙甘草、黃芪、蒼術、羌活各30克,升麻24克,人參、黃芩各21克,黃連15克,石膏30克組成。上藥擇凈,共研細末備用。每次9克,水煎服,每日早飯后、午飯前服,隔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