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決賽第69場
【歷史題】1.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于今天的:
A.半小時
B.一小時
C.兩小時
【地理題】2.有“煤鐵之鄉”之稱的省份是:
A.陜西省
B.甘肅省
C.山西省
【國學題】3.“喇叭”是對什么樂器的俗稱?
A.嗩吶
B.海笛
C.手笛
【科普題】4.汽車輪胎上的溝紋主要作用是:
A.增加與地面的摩擦
B.排除雨水和泥水
C.增加車身的緩沖
【終極一問】5.一個人在赤道上稱了一次自己的體重,身體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又到北極去稱了一次,那么:
A.赤道重,北極輕
B.赤道輕,北極重
C.一樣重
①知識點:古人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用來對應今天的二十四小時,所以一個時辰相當于今天的兩小時。(C)
②知識點:山西簡稱晉。位于太行山以西,面積有15萬多平方千米。為黃土高原的東部,習慣上叫“山西高原”,中部有一連串的盆地。本省素稱“煤鐵之鄉”,煤質優良,大同的西山、太原的陽泉等地為主要產地。(C)
③知識點:嗩吶又名喇叭,小嗩吶稱手笛,大嗩吶又稱海笛。嗩吶,在木制的錐形管上開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裝有細銅管,銅管上端套有雙簧的葦哨,木管上端有一銅質的碗狀擴音器。嗩吶雖有八孔,但第七孔音與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與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A)
④知識點:輪胎花紋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胎面與路面間的摩擦力,以防止車輪打滑,這與鞋底花紋的作用如出一轍。輪胎花紋提高了胎面接地彈性。(A)
⑤知識點:不同的物體重量不同,同一物體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同,它的重量也有差異。1千克的物體,在赤道上稱得重量是0.0973千克,而在北極稱之則是1.0026千克。同一物體所處位置不同,其質量不變,而重量則愈近兩極和愈接近地面則愈大。(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