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聲踏飛泥濘無數!
這個世界,哪怕餓死人,必要的戰馬還是要保持!
原本膘肥體壯的戰馬比之去年已經瘦了不止一圈,但是眼神兇悍程度卻是一個個素食動物的眼中都帶著強烈的嗜血之意!
這個世界,就連馬兒也明白了殘酷!
不夠強的,不等被餓死,便會成為前方那群數量不足百的大狼的食糧!血腥腥的淋漓殘酷!
狼騎兵的編制早已縮減。戰狼數量不足百,戰士數量還是兩百左右。
這一眾不足千的騎兵力量已經是曹國所能湊出來的最精銳的騎兵了!
數量雖然少,但是精銳程度卻是極致!
哪怕是普通騎兵驍勇如將!要知道,戰馬難得,騎兵更是要精挑細選。很多騎兵名額都是從擅長馬戰的將領之中挑選出來的!
就算是駕下戰馬也如狼似虎!
騎兵個個持重兵長矛,除少數外,都放棄了他們最擅長的馬戰兵器。這也是這支騎兵最重要的硬性規定之一!
因為這支編制的騎兵,是整個曹國,甚至是三王麾下唯一能湊得出來的一支能戰驍騎。因此,對其要求就不得不高!
最簡單的一個目標,朝秦國虎賁營靠齊!
一貫來說,虎賁營如非必要的話不會對尋常軍隊出手。但是這種王牌騎兵,在未來可能要面對的就是虎賁營!
戰甲最堅固,戰兵最鋒銳,戰士最強大!
這就是這支騎兵的特色。
在前方,是由蘇橫和馬元這兩位曹國雙將星帶領的狼騎兵!
就算有人質疑狼騎兵的德行,也不會有人質疑狼騎兵的戰力!
盡管此戰目標不是貧瘠的草原,但是加入這支騎兵還有一個硬性規定——生食血肉!不一定要每頓都生食血肉,但是包括戰馬在內,要求必要時候都能生食血肉!
他們現在這不足千的小股輕騎正沿著秦國群山一路向南。
雖然標配是堅甲重矛,連馬都配鐵甲!但是由于此戰目標需要奔襲千里,所以他們所有人都輕裝簡行!
所帶不過干糧,銀絲鎖甲,和銀槍!
全是標配!這是積三王聯合之力一起湊出來的精銳騎兵,由蘇橫和馬元統一練兵!
這一戰,不止對于曹國,對于越國和海王來說同樣沒有退路!
誠然,秦國無意發展海軍。但那可是曾經的西地!
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傻,認為這大雪加大旱加大澇會是純粹的天災!
因此,盡管所有人都不說。但是三國高層都明白,這是真正的背水一戰!
雨花飛濺,果然,行入這秦國之后,原本大雨磅薄的天氣就好轉了。雖然只是綿綿小雨,但是山路依舊難行。
蘇橫作為曹國方面的聯軍統帥,這一次三王聯軍的副帥。人們都在認為他應該率領曹國大軍趕赴秦楚邊關時,蘇橫卻率陣從秦曹荒漠偷入秦國群山之中,一路往南,目標正是秦楚邊關!
越王,作為這次三王聯軍陣前唯一的王,無可厚非地成了這次三王聯軍的最高統帥。
越王大軍已屯于秦楚邊關之下,被高墻阻擋,難以存進。
看上去,他們似乎要等待援軍到來才大舉進攻。
但是,越王,蘇橫,包括海王方面的另一位副帥都知道,越王自攻打吳國時就窮兵黷武,底蘊幾乎耗盡。
越國大軍等不起!等不起援軍到來,還要有漫長的攻城戰!
越國的存糧,每一天都在數著過日!
因此,越王提議了一條極為大膽的戰略!
集三王之力,湊出一支王牌騎兵!這一個戰略提出之早,在三方會談,聯盟已成必然時候敲定。
海王方面似乎為騎兵做不了什么貢獻,因此要在戰略的另一個方向大出力!
聚集一支王牌騎兵,混入蘇橫的隊伍中返回曹國故京。在故京之中秘密形成編制。在大軍出征之后脫離隊伍,千里奔襲!
從秦曹荒漠入秦國,然后往南入秦楚邊關。里應外合之下,拿下秦楚邊關,解決暫時大軍的糧食危機!
而海王要出力的方向則是幾個方面。
一,毀城!攻破秦楚邊關之后,為防秦國反攻。越王大膽決定,毀去秦楚邊關的單向城墻!
二,攻破水塞,提供運力!
海王大軍雖然憑借裝備之利能短暫上岸作戰,但多有不便,因此大多時候蟄伏在龍江流域。
而秦國方面為防海王軍隊,建有針對性的水塞!
海王大軍要做的就是不計代價攻破水塞。然后將曹國南下的軍隊借水路運入秦國國境之內!
曹越軍隊不必合流,合流是非也多。不如就此分兵!
只是這進攻水塞的代價必然巨大,是一場硬仗!
三王陣營都研究過那建立水塞的地方,的確是針對性的要塞。
首先是限流孔墻!石質限流孔墻不知道秦國怎么弄出來的。能允許水流極速通過,但是孔洞大小有限,不允許大物通過。
因此,只有蠻力破壞這堵孔墻!
最糟糕的還是孔墻之后是一片急流灘,兩邊是峭壁峽谷!而且這片流域中還有一截大瀑布!逆流,根本難以做到!
但是這條戰略雖是越王提議出來的,卻是海王那邊主動接下的。要求就是曹國和越國方面全力制造一些裝備……
海王的決心從接下這一場硬仗就可以看出來!原本,蘇橫和越王還擔心,海王參加這個三王聯盟只是意思意思,能提供些運力就不錯了。更不要說提供如此犧牲的強大戰力。
在蘇橫和越王看來,海王退有萬里汪洋可退。因此,兩人還打算恐嚇勸說一下海王使者。事實證明,海王比他們想的還要深謀遠見!
事已至此,此戰唯有盡力!
群山艱險,但是這一戰卻是力當求快!因為無論是越國還是曹國都耗不起!
小雨綿綿,討厭的濕意浸透甲胄。
蘇橫忽地舉手示意了一下,整支隊伍忽地停下,毫無聲息。
眾人更是迫不及待地取下腰間干糧,爭分奪秒地啃食起來。
而馬元則騎著他的那匹大黑馬踱步到周圍的樹林里警戒。
蘇橫也在原地啃食起干糧起來。
不同于其他人,他和馬元進食的速度和分量都遠超其他人。
由于考慮到極速行軍的疲憊,一般都是他和馬元換班倒的。休息,進食,睡覺,警戒……
考慮到馬兒的體力,眾人一天要進食七八次,每次進食都不算太多。而蘇橫和馬元則要減半。
一天要休息二十次左右,時間同樣緊張。同樣,蘇橫和馬元減半。
因為停下的時候,他們要輪流警戒四周。
這種事情,其他人做,他們都不怎么放心。狼騎的話,太過敏感。其他人的話,這種日夜兼程又太過疲憊。
蘇橫則一邊進食,一邊從懷中逃出地圖計算。越王那邊給出了他們的極限時間。這同樣要求了蘇橫他們的進度。
那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間非常緊張,從蘇橫他們開始出發到秦楚邊關,最多只有十五天的時間。
因為第十五天之后,最后一次早餐埋灶就要耗光越國大軍的存糧了。連越王本人下頓也要跟著餓肚子!
十五天,從曹國境內出發,然后轉入秦國境內南下到秦楚邊關。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進軍任務。
但是,偏偏在故京的時候,李生進計了一招金蟬脫殼。馬元建議了短促急行!
李生建議,既然在大軍出征之時就要金蟬脫殼離去。何不如在大軍出征之前就金蟬脫殼離去。這樣,在預計的大軍出征之時,蘇橫他們應該差不多到了漠州城。
而蘇橫則將之完善為,在他和馬元二人金蟬脫殼之前,就將其他騎兵派往漠州城等待修整,順便由曹王府的一位騎兵教頭前去初步訓練!
而馬元的短促急行,就是分散休息進食時間,節省體力。
兩條計策之下有了蘇橫他們現在的進度。
預計在秦楚邊關下修整一日之后,越王大軍還有兩日存糧!
只是要怎么通知越王進攻時間呢?蘇橫也沒想到他們能有現在的進軍速度。
忽然,蘇橫眼睛一亮。幸好,帶著馬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