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 天剩
- 行之客
- 2344字
- 2020-02-11 20:16:05
吳越之地屬南國,本來越國濱海,理說水戰一途更有發展空間。但是自時代大變之后,海洋如同被海王閹割的一塊禁區!
所以,越國這有限之地也不得不發展自身不擅長的陸戰起來。好在越王勵精圖治,越國在冶煉一途上也卓有成效,而且又是擅長機關的墨家也主要在越國。
而相比于越國這窮鄰,善商的吳國顯然富庶繁華了許多。但是就軍力而言,兩國也只在伯仲之間。不過許是貧富差距有些大,兩國之間的小沖突倒是不少。基本上,小的來算,兩方都差不多。但是大的來算,卻是越國吃虧得多。而越王,一直克制著自己,隱忍發展,默默吃著這些“大虧”。
不過在這樣特別的局勢之下,幾乎處于封閉禁地的越國最終也瘋狂了起來,突然對吳國發動了國戰!
本來就糧草缺乏的越國,在這樣普及的嚴峻的大雪大旱之下,形勢更加嚴峻。甚至毫不客氣地說,雄心勃勃的越王以及煥發著朝氣的越國已經被逼到了窮途末路的境地!
對此,民間開始有人冒險下海捕漁。可就算如此,以越國荒廢了十多年的捕漁業來說,又怎么能養得活這樣荒蕪局勢下的越國呢?
捕漁,對于越國來說終究是飲鴆止渴,說不定還會為越國招來強敵!
所以,捕漁,并不是越國大體上的對策。
對此,越王的解決辦法是,放棄以往賢王圣王的追求,做一個無視民間疾苦,窮兵黷武的王!將所有的內部矛盾往外轉移,對吳國這個與越國強弱相仿的富鄰下手!同時大肆渲染吳國的富庶,將之渲染為整個越國唯一的出路和希望。
簡而言之,就是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發動國戰,全民皆兵,軍國主義!典型的,開源不行,就用節流來解決。口糧分不夠人均,那么就選擇死一大批一大批的人,自然就少了人均的說法……
一葉孤舟隨龍江而下,漸起烽煙遍地……
而理應是兵家爭奪的水域戰場,也如同建陵城前的帆舟一般凋敝。終于,在苛刻的生存條件下,人類們回歸了他們本來的領域爭斗。
在水域上戰斗意味著更多的滯后和更多的浪費。無論是吳國還是越國,都極有默契地放棄了水戰一道,而選擇在陸地上刀兵相接,可以在饑渴的時候,一飲那溫熱的鮮血!
所以,漸漸疏闊的千里龍江之上,也漸如秋水墨畫般蕭條,而那一葉孤舟更是其中極致!
不管兩岸烽煙如何,那孤舟船頭裊裊升起的白氣依舊。似乎永遠有著一壺溫沸的酒在煮著,整個船頭彌漫著微醺的氣息。
船頭,隱約白霧之中,安若似在船頭執筆,教導著丑兒什么。白貓始終在旁觀看著,似這一舟之上,又似這一江之上,似這兩岸,又似整個天下……
誰也無法從那雙慵懶得斂藏了光芒的貓眼之中看出什么情緒。它立在船頭,似乎只是不倒下。
兩岸又響起了陣陣沖殺聲,如同一群餓狼咆哮著沖向另一群餓狼。
在安若筆尖忽然于紙上浮現幾道墨黑的猙獰。
群狼饑渴的目光之中,透露著它們所有的情緒于渴望。而群狼猙獰的爪牙,則毫不留情或者說被各種情緒下的瘋狂淹沒地撕碎所有同類的軀體,從面前的敵人到日后的同類……
從初始的不忍到瘋狂,到麻木,到喪失……
安若的聲音卻蒼幽而又飄渺,徐徐講說著什么。
裊裊白氣之中,丑兒對于外界的沖殺聲聽得熟悉而又遙遠……
層層波紋后,一葉孤舟破浪曳行。
安若筆尖于紙上再輕輕一揮灑,那素面白紙上便多了一抹無盡的墨黑……
忽然,安若為丑兒講解的語氣微不可查地一頓。他輕輕抬頭,目光似乎瞬間看破了那層層卷涌的白氣,跨過千里龍江,投向岸上……
安靜于安若懷中的丑兒立即敏銳地察覺到安若的輕微異樣,隨即跟隨著安若的目光向那岸上望去。
可是千里龍江如此渺渺,就是窮盡丑兒的所有眼力也只能看見那白氣后的天水蒙蒙……
篤篤篤……
丑兒看不清江岸之上,卻可以看見近在咫尺的安若輕輕敲起了酒案。
丑兒有些疑惑地抬頭看向安若:“公子……”
安若隨即收回了那看破白氣之外的目光,繼續為丑兒講解著之前未盡的一切。
江岸旁,一騎在眾多簇擁之下親臨絕崖岸!正是雄姿英發,身著青紅重凱的越王!
越王執劍望龍江,千里迢迢又蕭蕭。
偌大龍江,幾乎看不見對岸的龍江之上看不見一抹舟影!如此凋敝,莫說大變之前,就是在這之后也是活脫脫的人間慘劇!
然而,就算是這樣的人間慘劇,就算是越王,也只是重重浪濤下的一梭孤舟,隨時可能傾覆。面對這兇惡無情的浪濤,越王也只能一聲嘆息,心有余而力不足!
然,幸好的是,眾志成城,士氣如虹的越國大軍大破吳國水陸兩軍!
第一次,越王御駕親征!
也是第一次,越國千里大捷,直可入吳國腹地,劍指建陵!
這一戰,千里大捷,越王有自信直搗吳國。以前,越王近乎一直壓制隱忍著自己的雄韜偉略,只想國富民強之下破吳破楚又破曹,直登西地,加冕天下!
然而計劃不如變化。來不及國富,來不及民強,甚至北方草原上遠設的港口都來不及顧忌,越王就不得不開啟戰端。
幸好,如此大災之下,吳國那幫商賈掌政的世家都被嚇破了膽。而寥寥幾個有些武勇的大將,此捷之后,已不值得太多顧慮。楚國已破,而曹國又要顧草原,又要防秦國,已經無暇多顧了。
如果不是如此天下大災,生民氣都要凋敝不知多少。如果不是戰場中那些越國兒郎們的浴血犧牲,越王真想縱馬仰天長嘯一聲:這真是天佑越國啊!
可惜,沒有如果……
偌大氣勢滔滔的龍江也浮若一灘死水。沒有如果!
縱是大捷,也沖不散越王心頭的悲愴。
絕岸之上,越王劍指蒼天,只覺心中郁氣依舊難抒。
實在是,就連一貫豪富的吳國軍隊里也沒有幾分油水。沒有搶到多少糧食不說,反而多了好多俘虜……
越國大軍能如此快的大捷,有越國軍隊悍勇的原因,也有吳國政體失力的原因,更多的是大量的吳國軍隊倒戈!他們相信沖殺起來如此勇猛的越國軍隊里面有著糧食,所以愿意就此倒戈,哪怕做個階下囚,也要填飽肚子……
目光逆溯龍江而上,越王的眼神變得越發幽深。終于那指向蒼天的一劍也緩緩垂下,他慢慢勒馬從絕岸上返回。
越王,始終沒有得見,渺渺千里龍江上的那一葉孤舟……
而越王,或許也并不知道,也許他離死亡最近的時候,并非當初在草原新港上面對的那一次刺殺。而是在他看不見的那一葉孤舟上“篤篤篤”的敲擊聲中消弭于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