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 天剩
- 行之客
- 2159字
- 2019-10-01 16:14:53
兩界山,前方赤紅天地,后方莽莽群山……
天邊的風信鳥遠遠盤旋著降落此處,朝著那片赤紅的天地鳴叫了幾聲,蒼悠而又低愴……
安若躍下風信鳥,落于兩界山頂部,肩上蹲著白貓。
那無語言表的無窮無盡的赤紅蒼涼撲面而來,如血又如銹……
這高高的山峰之上無聲地寂靜著,沒有一丁點兒風聲。那茫茫天地似乎沉寂,而這后方群山也似乎遠離。
風信鳥在兩界山頂上盤旋著,就如同躊躇地徘徊,猶豫不決……
“呵,這就是蠻荒……”終于,安若長長吐了一口氣,開口道。
“這就是蠻荒……”白貓微微睜開了有些惺忪的眼睛。
安若只是遠遠凝望了幾息,就邁開腳步開始下山而去。
天空之上,風信鳥再次蒼悠地鳴叫了一聲,然后就振了振雙翼遠去……
天地再一次漸入清秋……
酆都,楚小白已經適應了殺人,一次又一次。在生命終結前,領會生命的弱小與強大,因此變得漠視而又尊重。這是一個合格的領袖所應該具有的,拿得起又放得下。
楚河,寬闊的楚河,在此匯入龍江。這一片曾經的亡者之都,天下的極陰之地已經被繁華所淹沒。然而臨淵府,還是位于這一處隱隱有著神秘傳說的地方執掌著暗面,如同楚王代表的巫教和政府執掌著明面一樣。
這不會是一個平靜的清秋。
這十一年來的秋天一直都不怎么平靜,只能說這個秋天更是暗流洶涌。
北方有曹國國戰即將進入一個關鍵的節點,草原即將入冬!
西有秦國邊境起烽煙,至今未聞太過明顯的戰報。
而越國,位于海境線上的狹小之國,迫于自身發展和生存空間的矛盾,已經和其鄰國,吳國小沖突不斷。但是迄今為止,越國都還克制著沒有北犯曹國。
對于臨淵府所執掌的暗面來說,這股暗流的浩大要比明面上的大得多!
這股暗流起自秦國,或者說起自西地,起自神倀部!
在臨淵府的情報網絡所能覆蓋的所有領域都或多或少地察覺到了這股暗流的存在!
神倀部的陰影完全籠罩住了這個昔日三大情報組織之一的所有觸角。作為如今臨淵府資格最高的元老,孔師,不得不猜測這是整個神倀部的行為,其意義已經不單單只是因為秦國了。這股意志只可能發自西地,發自白帝!
因此,孔師代替齊夭夭給整個臨淵府下達命令:靜觀其變,必要時配合神倀部一切行動!
同樣能夠清晰察覺到這股暗流的,還有接管了曾經帝國遺業的曹王!
然而如今的曹王已經不再是剛剛開始的曹王了。他身上背負的同樣也有一方黎民!
隨著各處的情報的匯聚而來,一股驚人的潮流浪頭慢慢顯現出來。因此,本欲趁此機會剪除神倀部露出的部分觸角的曹王沉默了。
且不說現今對神倀部下手可能引發怎樣的后果。從暗品閣發現的神倀部所布置的情報網絡雖然在預料之內,但也是達到了一個世人驚人的地步。如果暗品閣與之正面碰撞,無疑,暗品閣會不敵,甚至處于絕對的下風。這些都還不包括暗品閣觸及不到的地方……
而且,還有虎賁營!
如此大規模的行為絕對不是什么簡單的行動。同時也代表著神倀部,代表著整個西地不容阻擋的決心和意志。
曹王絲毫不懷疑,如果他真的下了剪除神倀部的命令。那么或許明天,秦國便會和曹國全面開戰!要不了多久,虎賁營也會無聲無息地找上門來!
這樣的后果,就是曹王也很忌憚。
而且,如此堅決的意志只可能來自西地,來自白帝!
這是于時代大變之后第一次出現的指路明燈嗎?
曹王不能確定,只能希望是如此。于是,曹王很嚴肅地下令:全力觀察,不能私自行動。必要時,全力配合!
暗品閣配合神倀部?接到此命令的負責人驚呆了,但是不容懷疑,這就是曹王的命令!
曹王的意志同樣堅決!
除此之外,能夠察覺到這股暗流的只有少數敏銳之輩。
越王呆呆坐于王座之上,有些茫然地嘆息:“終于,要結束了嗎?”
吳國王宮之中,老吳王流下了兩滴濁淚。風吹動燭光微微搖曳著,這位已經漸漸被遺忘的老吳王走到窗前,看著屋外有些陰暗的王宮,神情忽然有些難以自抑起來……
而吳國東宮,那位風流的太子殿下依舊躺在美人懷中,品嘗著各種難得的珍饈。
對于這股暗流,他亦有所察覺。但是他并沒有期待,也沒有擔憂,甚至就如同絲毫沒有察覺一般。只是偶爾會飄飛的思緒讓他顯得時光慵懶了許多……
江云登上一座高山,看腳下龍江滾滾而逝,心中亦不平靜。
神倀部找上了她!并沒有言說任何的目的,只是找上了她,然后又離去。如此平淡而又不平靜!
西地,那個讓儒家徹底折戟的地方!傳說,就是白帝曾經那一指,打碎了儒家圣人所有的信念,終生不能入帝境!可即使如此,在儒家所有的典籍之中,凡所提到那一處所在,或那一位存在的,無不飽含敬重之情!
而于帝國成立之后,神倀部和虎賁營也開始代行起那位的意志!
神倀部找上江云!江云感覺隱隱有些難以把握住這其中更深層的意義,是因為心底里面慢慢涌發的激動?
楚國邊境,樊蓮不自禁地睜大了她那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發著呆!同樣,神倀部找到了她!只是一次平淡但是怎么看都不平常的一次接觸。不止是她,還有弱水,業火……
然而,只有樊蓮感到內心的激動與茫然。
這就是緣?這就是她出自空無,行走世間,注定會遇到的,緣?
也許,那座古剎都已化作了空無了吧。親眼見證那一幕的樊蓮在此刻心中是極為不平靜的。
她出寺時,寺中是還有或慈祥或嚴厲的老僧老尼的。
但是,當她回眸時,就像一場夢突然醒來,所有虛幻通通空無,真實重新主宰。
空無寺消失了!毫無聲息……
她成了最后的傳承者!
她身上的一切告訴她,那都真實存在著。但是現實的痕跡已經空無,她只好去尋緣……
無聲間,樊蓮感到她忍不住要留下最后兩滴凡塵淚……
無論秦王理解的“火種”是什么,他都已經灑下了他的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