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8章 長城內外

  • 大明秦國公
  • 耕心堂一學童
  • 3075字
  • 2018-12-18 23:12:31

林丹汗作為察哈爾的大可汗,即是察哈爾部的大可汗,同樣也是草原韃靼四部名義上的可汗,作為正兒八經擁有黃金家族血脈的林丹汗,十三歲繼承汗位,到今年四十四歲,二十一年的時間,林丹汗為了恢復曾經橫跨整座大陸的大元帝國所付出的心血,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到的。

二十一年時間,從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到現在兩鬢斑白,于外聯合大明掌控土默特部和科爾沁部的話語權,曾經的北元四部,被他以一己之力整合三部,于內在察哈爾腹地阿巴亥哈喇山中,效仿先祖建立白城,不過這只是十年前的功績。

十年后的今天林丹汗的心血在與大明交惡后,幾乎損失殆盡。雖然在與大明交惡的時候,將原本歸屬大明的朵顏三衛吞并,察哈爾的勢力已經膨脹到了極致,在與大明交惡后,察哈爾盛極而衰,兩年前被女真八旗搶走了科爾沁部話語權,土默特部也漸漸離心離德,這時候大明已經不可能在與其聯合抵抗女真八旗了,失去了大明這個盟友,流入察哈爾的鹽鐵也逐年降低。

雖然幾年前將自己的親軍擴為左右各三土蠻,整合親軍六萬。加上察哈爾八部的八萬正軍,雖然兵力強盛,但是帶甲的戰兵只剩下五千帳前親衛。

草原民族說起來一直侵略中原王朝,但是每每與中原王朝交惡,草原都會喪失重要的鹽鐵來源,察哈爾部是這樣,北元四部也是如此,女真八旗就更慘了,除了主要將領有甲可穿,普通的軍隊只能用棉甲作為戰甲。

為什么剛才袁凌鳯這兩千騎兵可以在十幾萬的大軍面前耀武揚威,就是袁凌鳯這兩千輕重騎兵依仗兵甲之利。

這一次林丹汗抽調了察哈爾部所有可以抽調的軍隊,也不過左右土蠻各兩部,加上朵顏三衛湊出來的一萬騎軍,剩下的十五萬牧民,察哈爾八部每部湊出來一萬五千牧民,再從王廷帶出來兩萬牧民,朵顏也來了一萬牧民準備在戰事有利的情況下打打大明的秋風。至于為什么察哈爾不全軍出動,別忘了東部女真八旗和科爾沁部正在虎視眈眈。

林丹汗的主要目的其實只是劫掠大明順天府,至于京都城,他連看都不想看,只要劫掠足夠的糧食和物資,他就有資本對科爾沁部進行利誘,重新掌握科爾沁部的話語權,甚至對曾經在背后捅刀子的女真八旗進行反擊。

白城太靠近女真八旗和科爾沁部了,所以在科爾沁部背離后,林丹汗就將汗帳西遷至罕哈,因為這里南靠沙漠,北邊是潢河,水草雖然不如白城附近,而且也沒有城池可以固守,不過比之現在的白城,安全性更高。

蘇尼特、烏珠穆秦、卜爾報、克石旦、篙齊特、敖漢奈曼、塔塔兒、察罕塔塔兒八個部落。作為大元皇室之后,不可能背叛察哈爾本部這個正統,但是大元已經故去,林丹汗本人雖然有心恢復先祖霸業,無奈時代已經改變了。

八大斡耳朵,八大太后,察哈爾本部六個萬戶,也稱萬戶為固山,這就是整個察哈爾部的頂層貴族了。

在林丹汗的預想中,這一次攻擊大明,一方面可以繳獲戰敗大明軍隊的盔甲兵器,另一方面,突破長城之后,掠奪糧食,再以這些糧食為資本,攻擊女真八旗。

雖然林丹汗想的很好,但是實際情況卻與他想象的不太一樣。二十萬人原以為可以一夜攻破長城,之后就可以按照他所想的步驟一一進行,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在第一步就碰了壁。

到了晚上,四位固山,八個八部萬戶,聯袂前來林丹汗的汗帳。

一天一夜絲毫沒有停止的十幾輪攻擊讓剛來時的二十萬人,損失了兩萬人,雖然大明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依仗長城的險要,大明受傷的人比戰死多,除了昨夜一開始的突然襲擊損失了兩千人外,之后的大明軍隊雖然人少,但是在延慶衛指揮使孫寧的指揮下越打越有章法。

察哈爾聯軍雖然損失了兩萬人,但是只死掉了兩萬牧民,正軍五萬一兵一卒都沒有調動,三萬大明邊軍加上西鎮武司的護旗千戶所,也并不好受,戰死四千多人,輕傷不算,只論重傷就有五千多人,可以說雙方,林丹汗還有資本可以揮霍,但是大明軍隊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十戰十死而不退的軍隊,袁凌鳯曾與朱臨昭幾人講過,不過這樣的軍隊,在歷史上也不過出現了寥寥數次,大秦鐵鷹銳士為其一,曾經的大漢羽林軍算一個,大唐的陳慶之的白袍軍算一個,怛羅斯之戰的那支唐軍算一個,岳飛的背嵬軍算一個,其他的都是小股軍隊只是在特定的形勢下才做出十戰十死而不退行為。

在野史中唐代的李靖曾經在他的兵書中論述道,戰損三成則潰,戰損五成再潰的就是強軍,守城之軍,戰損六成則潰就已經極為少見的,除非明知投降也是死,而且逃也逃不掉,才會死戰。這也正是項羽破釜沉舟,韓信背水一戰的真正原因。

所以現在做為守軍的大明軍隊,三萬兩千人,去掉傷亡的近萬人已經戰損三成多,在大明軍隊中,正軍可以做到戰損六成則潰,但現在長城上現在只有渤海所,延慶衛前軍所和西鎮武司護旗所三千多人,密云懷柔方向支援來的兩千人,加起來只有五千多正軍,剩下的兩萬七千人,要么是輔兵,要么是軍戶,所以孫寧下了死命令,不許任何人打探傷亡情況,就是為了穩定軍心,現在手上四千正軍就是孫寧最大的籌碼。

只要手上的正軍不潰,那么長城還有一守之力。

汗帳中的林丹汗再和眾位固山萬戶們商議明天的進攻序列,長城上的孫寧,白復,渤海所千戶,密云懷柔來的兩位千戶,以及統領軍戶臨時擔任千戶職位的暫千戶們也在商議如何在兵力緊缺的情況下守住長城。

長城外林丹汗和他的屬下一籌莫展,這樣的戰局只有加大攻擊的強度才能取勝。而長城上的大明將軍們除了白復所說的明日西鎮武司兩千戰兵和將作三百人會趕來支援這一個好消息外,剩下的都是長城防線各段缺兵少卒的壞消息。

雙方都在等待對方先撐不下去,雖然察哈爾占到了先機,看似手握極大優勢,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勝利的天平逐漸向著大明的一方傾斜。

商議完明日出站的序列,林丹汗揮退了眾人,自己一個人揉著剛才被一眾固山萬戶吵得頭痛的腦袋。

而這時候的大明軍隊還在不停的做著準備,滾木擂石火油箭矢,老弱軍戶用著瘦弱的身軀一點點的送上長城,為明天的大戰做好準備。

白復也在做最后的準備,明日是一場惡戰,長城上下的人都明白,孫寧分給了白復一個艱巨的任務,護旗千戶所一分為十,以百戶所為一股,百里防線,十里一所,流動支援防線薄弱之處。

孫寧手上剩下的三千正軍,以千戶所為單位,守衛今天防線上戰況最激烈的地方,至于一萬七千人的軍戶,除了七千人分為七部,十里千人,死守自己的防線,至于薄弱處,剩下的一萬人隨時準備上長城,到時候一切以狼煙為準,每一位暫千戶到時候也是同樣的十里千人,將所有的兵力分散在百里防線上也是孫寧的無奈之舉,因為他不知道明天長城下哪位征服草原各部的林丹汗會從哪一處進攻。

支持孫寧這個策略的底氣就是大明軍戶普遍會騎馬,談不上馬上作戰,只要長城后面的這一萬人可以機動起來,加上城墻上流動的護旗千戶所,一靜兩動的布置方式可以發揮出大明所有軍隊的力量。

“希望西鎮武司說話算話,再來兩千正軍,我才有底氣守住長城。”一天一夜沒有合眼的孫寧在布置完所有的安排后,是勝是敗在此一舉了。

這個時候孫寧反而有些如釋重負,自己三代人世受皇恩,做了三代人做了三任指揮使,自己已經四十多歲了,哪怕明日戰死,也無憾了,將門就是這個命,孫寧從懷中拿起老妻從寺廟中給自己求的平安符。

婦人們不懂什么是軍人,戰場上神鬼不忌,神擋殺神,鬼阻滅鬼,指望佛祖還不如指望自己手中的刀夠利,身上的甲夠厚好一些。

不過二十多年的夫妻了,這些孫寧并不想去點破,至少老妻可以有一點依托。

生死在天,富貴在命,占著了富貴就不要再奢求生死了。

不僅僅是孫寧這會兒在胡思亂想,大明在這里的軍隊和老弱軍戶幾乎每一個人在做完自己的事情之后,腦袋里都是思緒萬千,心里都是愁思。

明日也許就要天人兩隔了,誰不怕死,誰都想活,可是戰爭就是你死我活,拿軍餉,吃兵糧,身為軍人,當亡于戰場。

戰場才是他們的歸宿,身后是幾百萬的百姓,肩上是大明邊軍打下的赫赫榮耀,誰敢言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水县| 乌兰浩特市| 晋江市| 广平县| 镇康县| 远安县| 西安市| 突泉县| 茌平县| 延安市| 婺源县| 安宁市| 博湖县| 偏关县| 新郑市| 社会| 青田县| 陆河县| 德昌县| 长治县| 乌拉特前旗| 古蔺县| 绿春县| 平南县| 光泽县| 封开县| 襄城县| 天长市| 洪泽县| 冀州市| 共和县| 云梦县| 泰和县| 原平市| 探索| 惠东县| 厦门市| 阳曲县| 炉霍县| 宁陕县| 长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