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徐徐,一位青衫長褲,腳上穿著草鞋的少年,一臉焦急,東張西望。
少年滿臉汗水,也不知道是因為著急心切,還是奔跑的太過迅猛急切。少年正是‘骕骦一骨獨當御’,一刀殺彭飛,飛劍斬阿魯力的曾乞兒。
曾乞兒此時仍然穿著碧慈門的服裝,來回折返奔跑,迂回著靠近溪山鎮。
骕骦劍離家出走之后,曾乞兒甚至完全感受不到骕骦的絲毫氣息。這柄由錦瑟贈予,跟了曾乞兒三年的寶劍,似乎是真的再也找不到它了。
這還是曾乞兒第一次,切斷了與骕骦的感應。他雖然實力大不如骕骦的前兩任主人,可對于寶劍那是一個無微不至。以前哪怕不隨身佩戴骕骦,曾乞兒也能夠由心湖之處,與骕骦產生絲絲微妙感應。不會像今天這樣,徹徹底底失去與骕骦的聯系。
曾乞兒恨不得犁地三尺,只要能讓這柄脾氣不小的寶劍,重新握在自己手上。少年唯有握劍,心頭才能踏實。
突然之間,一個光點,在遠處的溪山鎮鎮口,一閃即逝。哪怕只有一瞬間,曾乞兒卻是感受到了,一股非常熟悉的氣息。
曾乞兒楞在原地,朝著溪山鎮鎮口望去。能被曾乞兒看見的,只有隱隱約約,密密麻麻的黑點。
“骕骦?不對,骕骦的氣息似乎不是如此。那里究竟是什么,會讓我有這種感覺。”
曾乞兒突然莫名的揪心,因為光點只是一瞬即逝,那道熟悉無比的氣息,亦是一瞬即逝。曾乞兒也無法確定,那里究竟是什么,能讓自己莫名的熟悉。
熟悉之中,似乎還有一絲溫馨。
“娘親?”一位身著藍色樸素衣衫的女子,在曾乞兒腦海之中,緩緩呈現。
曾乞兒瞬間如同五雷轟頂。
這種想法,那道身影,剛剛呈現在曾乞兒腦海之中,就再也無法被抹去。
就像是決堤之水,水浪無窮無盡的拍打,孤獨渺小的少年。
自從娘親走后,少年就長大了。自從娘親走后,少年就一直是一個人。
“娘親...不會的,怎么可能會是娘親。”曾乞兒渾身不自覺的顫抖,淚水已經涌上他的眼眶。
曾乞兒雖然一遍又一遍的重復,“不會的”,“不可能”。可少年內心深處,卻是泛起了濃濃的期待,以及思念。
思念那個,自己最想念的人。
曾乞兒再也站立不住,也不先去管丟失的骕骦了,整個人化作一尾流星,朝著溪山鎮鎮口飛去。
曾乞兒馬不停蹄,他還沒有趕到氣息散發的位置,密密麻麻的黑色螞蟻逐漸擴大,映入眼簾的是,螞蟻們瘋狂吞噬、匯集于一處。
原來密密麻麻的黑點,全部都是手握兵器的武夫。而武夫們瘋狂吞噬、匯集的那處地方,仔細觀察之下,會看到幾十個手握大槍之人。
上千的武夫,已經和手握大槍的幾十人,戰成一團。與其說是作戰交手,不如說是淹沒吞噬。
無論是人數,還是實力。手握大槍的人,都遠遠比不上,快要將他們淹沒的上千武夫。
一時之間,刀光劍影,長槍破空,劍氣也是濃郁到了極致。
然而這里數千人匯聚的殺意和劍氣,竟然是比不上螞蟻群深處,也就是光點綻放之處的劍氣。
曾乞兒完全沒有去想,哪里聚集來的這么多的武夫,也完全不管前方等待著自己的是什么。
他現在只是想立刻趕到,劍氣最盛之處。親眼看一看,那里為什么會出現,和娘親如此相似的氣息。
兩道身影,擋住了曾乞兒前進的道路,打斷了少年的思念。
一位身著樸實麻衣的老人,一位高大魁梧的漢子。
麻衣老人白須黑發,下巴處的白色胡須,被扎起麻繩辮子。精致之中,頗有賢者風范。
高大魁梧的漢子,一臉和和氣氣的笑容,左手牽著毛驢,右手牽著劣馬。魁梧漢子有兩米來高,而他的背上,背著比他還要長上不少的三桿長條包裹。
“小兄弟,這么著急,是要趕去哪里?”麻衣老者看向曾乞兒,問道。他的手上,握著一把如刀如劍的兵器,兵器黯然無色,連平日里一直散發的黃色光輝,都是消失不見。
見到這兩個半路殺出的程咬金,曾乞兒整張臉都是沉了下去。少年握了握拳頭,此時的他,手中無劍,亦無刀。
麻衣老人見到曾乞兒這般架勢,啞然失笑道:“小兄弟,年紀輕輕,戾氣卻是重得很啊。”
麻衣老人就是望月宗第六代宗主,宋清海。而高大魁梧的漢子,自然就是宋清海的隨身扈從,阿文。
阿文笑瞇瞇的模樣,不知道他是不是擔心,被曾乞兒誤會,連忙笑著解釋道:“小兄弟,我們不是你的敵人。”
曾乞兒內心深處,有種強烈的感覺,眼前的這兩個人,絕對很強很強。若是真如高大魁梧的漢子所說,不是敵人,自然是最好。
曾乞兒頓了頓,開口道:“那麻煩你們讓一讓,還有這位老人家,請把我的劍還給我。”
“你的劍?老夫只知道這把骕骦劍,八百年前,由天下第一巧匠魯濱打造。其后成為了那位‘大劍仙’,七十七把名劍之一。”麻衣老人笑容玩味,這是一向嚴肅雷厲的宋清海,很難出現的一種表情,“之后數百年,骕骦劍都是銷聲匿跡,不知所蹤。五十年前才得到確切訊息,這把名劍被韓家所收藏。據說近幾年來,都是由韓家的那位小丫頭,佩戴此劍。”
“小兄弟說這是你的劍,那倒是老夫孤陋寡聞了。請問小兄弟,你和韓家的小丫頭,是有什么說不清楚的關系?小兄弟你放心,你要是不方便說,老夫絕對不會多問。可老夫總不能把這柄好劍,隨便交給一個不明身份之人吧。”
宋青海言畢,隨手把骕骦遞給一旁的阿文。阿文松開了牽毛驢的手,就要去接劍。被阿文松開的毛驢,猛地抬起腦袋,發出了憤怒的嘶叫。
阿文無奈地聳了聳肩,只好重新牽起毛驢,松開了牽劣馬的手。誰知道,阿文剛剛松手,劣馬又是一陣更大聲音的嘶叫。
毛驢還有劣馬,這兩位大爺,相互大眼瞪小眼,非得爭一個高下不可。
宋清海哈哈大笑,只好把骕骦插在地上,笑著望向曾乞兒。
這位宋衡風眼中,嚴厲苛刻的老子,此時竟然是燃起了,熊熊八卦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