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白衣卞翩
- 我的明朝我的王
- 西北風雪
- 2136字
- 2018-10-05 09:52:13
想到郭威,梁康有了注意,就將行刺之人同郭威同黨余孽關聯在一起。合情合理的解釋,當初畫舫交手,有郭威隨從逃脫,潛伏尋仇也是極有可能。
內心苦澀,稀里糊涂穿越成了殺人嫌疑犯,如今自己被刺殺又因為云里霧里的身份原因還要替刺客遮遮掩掩。
恐怕再也沒有比自己苦情的穿越者。
身體稍微的觸動,一個余音繞梁的聲音落入耳際;
“公子勿動”
一襲白衣靠近,淡淡清香撲鼻,梁康身體就像被釘住,真一動不動!
梁康首先肯定自己見過眼前這個明艷無倫的女子,時間不久,就在酒肆。
酒肆中梁康給卞翩的感覺是目不斜視。孤寂、卓爾不凡兩種很難融合的氣質并存,獨飲自品。其實哪有,即便是世界冠軍的梁康在另外空間見識過無數環肥燕瘦姿態各異的女子,穿越后又遭遇了董婉兒、李香香傾城傾國名伎,但卞翩眉目間冷暖相見,眼波中風情萬種,一顰一笑驚月羞云,怎么會有人視而不見,目不斜視。
所謂的目不斜視也不過是對方沒有察覺,而梁康又具備掩飾一切的天分。
就像卞翩看到梁康有鶴立雞群的悅目,會情不自禁留意一樣。梁康暗中同樣給予了卞翩關注,只不過站在了欣賞的角度。
如今這個在酒肆讓自己印象深刻女子自窗格間滲透而入的光線中圣女一樣娉婷婀娜而來,人背著光,烘托的更加不可方物。
梁康神態卻展現出了擅長交際、應酬,眼神在卞翩精致華麗的五官稍微停留,表達出一種感激和欣賞、肯定,遂即倏離,然后就將自己周身放松臥躺在軟塌之中。
就是這種重于細節的表現讓卞翩對梁康又多了幾分賞識,卞翩此時是忘記了自己身份,只感覺到梁康對自己容貌的肯定,援手的感激以及陌生環境中的信任。
要是其他人,多半會強自支撐去表現出一種男子氣節,但眼前這個公子卻沒有,落落大方。
“郎中叮囑不宜多動,身體傷口會迸裂感染,公子安心歇著,回頭向府上通告一聲”
言落卞翩等待梁康回復。
沒有指名道姓,但卞翩等同于又在詢問梁康姓氏、住處,還讓人感覺到如沐春風。
梁康想了想;
已經確定是在一艘奢華畫舫之中,女子的容貌、說話的張弛、滿屋的麝香以及窗格外不時飄過的紅綠身影,加上酒肆當中所見一幕的回憶,基本就能判斷眼前女子身份。
不可能讓董婉兒、李香香到畫舫來接應自己,交情是不淺,但也沒有深到食不暇飽照顧自己的程度,再說了男女還有別,也麻煩李香香、董婉兒太多。
只能是祝馗。
斟酌言辭,梁康道:“勞煩姑娘送信到上元巡檢司祝馗,在下梁康”
“公子梁康!”
“正是”
名字很熟悉,然后想到了什么,眉目間自有冷暖的卞翩稍微驚訝求證:“擒拿盜匪郭威的公子梁康”
梁康并沒有太多的吃驚卞翩知道郭威一事,擒拿郭威時董婉兒身在畫舫中,自然是從霽樓傳出的消息。
“僥幸”梁康很謙遜,往事不可提,如今自己傷重臥床中。
令梁康意外都是卞翩并沒有太多的提及郭威,話題轉移,卞翩到:“妾身卞翩,梁公子擒拿盜匪郭威替天行道,仗義解婉兒姑娘之危,俠義無雙,妾身敬佩,霽樓近日傳出一首‘菊花臺’曲子,傳聞也是公子所做,可是當真?”
梁康有尷尬之色;
“偶然聽聞到婉兒姑娘吟唱‘煙花令’,感覺旋律表現性突出,韻味處理形散神聚,意境妙不可言,隨心隨意出了‘菊花臺’,曲名還是婉兒、香香姑娘拿捏敲定”
卞翩雙瞳剪水,傳神動人,稱贊:“好一個隨心隨意,也只有隨心隨意才能破而后立,看似缺乏邏輯、機動的統一性,但卻表達出了完整的樂思,注重感性的揮發和表達,梁公子樂理造詣已自成風格,‘煙花令’自秦淮河廣為傳唱以來有多少才藝墨客想尋求突破但屢屢不得,卻被公子隨心而為寫出佳作。”
“卞翩姑娘見笑了”梁康點到為止,卞翩和董婉兒、李香香一樣,都是行家,言多必失。
原本想著梁康會順著話題深入表現自己樂理心得、感悟見解,卻沒有想到梁康點到為止,不過想到梁康的虛弱以及之前表現出的謙遜,卞翩也釋懷。
也不多打擾梁康靜修,叮囑梁康幾句郎中交待的事項,出房間交待丫鬟小蝶煎藥。船夫到上元巡檢司送信,卞翩內心卻琢磨著一定要讓梁康為自己隨心隨意一次。
逐一交待,卞翩接客,歡笑中琴聲瑟瑟,古韻悠揚,卻是一曲‘陽春白雪’;
梁康是聽過‘陽春白雪’。
琴音仰揚頓挫,凜然清潔,雪竹琳瑯之音落入耳際,如癡如醉。
小橋、流水、畫舫、古曲、美人;
確實有高深典雅、陽春白雪的意境。
入夜,遠遠近近的燈火沿著秦淮河畫舫蔓延開來,河流如帶,燈光似霜,映襯著遠處城市巨大輪廓。
畫舫燈火通明,琴聲、笑聲、猜拳聲,聲聲入耳;
卞翩飲酒,這是畫舫獨成的風景。
歡笑聲寥落時,畫舫燈光依舊搖曳,燈光下明眉皓齒的卞翩卻淪落在一封留書、歌詞當中。
接收到信息的祝馗心急火燎的趕到畫舫接走梁康,離開時畫舫內歡暢正酣,梁康沒有刻意的去打擾,只是托丫鬟小蝶答謝。
卞翩有客,也不相送,但梁康踏岸時卻有琴聲悠悠揚揚傳送來,好像是‘陽關三疊’。
曲調仰揚,落入耳際如長亭柳依依,相別十里亭的告陳。
想到自己的留書,梁康也覺得應景,但沒有想到在才華橫溢,性格不桀的卞翩心中投下一塊落石并掀起難以平復的漣漪。
…………
故事在城外,濃霧散不開,看不清對白;
夢醒來,是誰在窗臺,把結局打開,
那薄如蟬翼的未來,經不起誰來拆,
我送你離開,天涯之外,你是否還在;
琴聲何來,生死難猜;
…………
卞翩蘭質蕙心,看詞就知道是一曲和“菊花臺”、‘煙花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佳作,且更有代入感和觸景的情懷。
想到梁康辭別時自己一曲相送,再看到梁康留書歌詞,一種契合、相默開始在卞翩意識中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