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茶館與酒樓
- 大郡馬
- 大漠孤云
- 2152字
- 2018-09-22 20:38:54
“公子,您想去哪?”小青語氣中透著興奮。
韓容生對望城又不熟悉,當然說不出去哪,本想讓小青決定,可一細想,還是算了,有了目的地就會忽略掉很多經過的趣事。
“走走看吧。”
二人隨意選擇一個方向,慢慢悠悠走著。未行多遠,一個場景吸引了韓容生的注意力。
距離福澤樓幾十步左右,有一店鋪,招牌簡單,上書茶館二字,離得老遠,就能聽到陣陣喝彩聲傳至耳中。
韓容生十分好奇,歪著頭向內看去,小小的茶館坐滿了人,多是五大三粗的漢子,皆聚精會神的盯著一個方向看。
原來,在茶館的深處擺著一個桌子,桌子后方站著一位中年男子,正慷慨激昂的講著故事,也就是說書。
韓容生哪里見過這種場景,頓覺有趣,便走了進去,隨便找了個空座坐下。
小青一回頭的功夫,竟然發現韓容生進了茶館,站在門口,面色焦急的對韓容生揮手示意。
韓容生好不容易發現了有趣的事,注意力正集中在說書先生所說的內容上,哪里顧得上小青。
小青糾結了很久,一咬牙走進茶館,小心翼翼的坐在韓容生旁邊。
這也怪不得小青,來茶館聽書的人,大都是在望城做工的男子,有閑暇時間,便來這里掏出幾文錢,喝著大碗茶,聽著書,來消磨時間。小青和韓容生雖然算不上權貴,可畢竟是王府的人,衣著與他人比起,華貴許多。
而事實確實如此,當小青坐在韓容生一旁時,周圍的人都好奇的打量兩人,不過也僅僅是打量而已,片刻之后,便又專心聽故事。
韓容生發覺還是這種場合適合自己,檔次不高,卻充滿人間煙火氣,比窩在王府舒適許多。
說書先生的說的故事,是大云國開國初期,幾位開國功臣艱難的奮斗生涯,故事中人物性格飽滿,再加上說書先生激情的描述,似乎當年的金戈鐵馬被展現在眼前。
不過,韓容生總覺得缺少幾分味道,相比他所知的白蛇傳、西游記等等,少了些離奇和想象的空間。
但是,他最近實在是憋壞了,就算給他講小豬佩奇,估計也能聽的津津有味。而小青也從一開始的坐立不安,到聚精會神,甚至會隨著眾人一起喝彩。
福澤樓三樓,是不允許任何人隨意進入的,只提供給望城有頭有臉的人物,舉辦聚會所用。此時的這里已人頭攢動,有男有女,皆衣著華貴,互相見面打著招呼。
當云璃兒踏上三樓,原本嘈雜的場面瞬間安靜下來,頓時成為焦點。
隨著云璃兒向內走去,凡是距離不遠的,都會抱拳稱一聲郡主,云璃兒也會點頭回敬。
這時,一個長相較為成熟,充滿風韻的女子迎了上來,拉住云璃兒的手,嬉笑著說:“璃兒妹妹,你終于肯出來了,還以為新婚的熱情沒過,不愿出來見人呢。”
“采英姐姐莫要嘲笑妹妹。”云璃兒嗔笑道。
看得出來,兩人關系極好,圍觀的人見此情景,又恢復原狀,開始與身邊的人聊天。
宋采英拉著我云璃兒找了個角落坐下,不停地打量云璃兒,云璃兒摸了摸臉,問道:“姐姐看什么,難道有什么不同?”
“我看看璃兒妹妹成親后,有沒有什么變化?”
“哪里會有變化。”云璃兒面帶羞意,她知道宋采英指的是什么。
“姐姐是過來人,普通女子成親前后差異極大,可妹妹卻不然,還是成親前的少女模樣。”宋采英的話看似夸獎,卻又內含疑惑。
云璃兒知道宋采英成親早,又有一雙慧眼,怕徒生猜疑,半開玩笑的說道:“妹妹剛剛成親,哪來那么大變化。”
宋采英似乎也贊同,可話題卻沒有偏離。
“說來,我那妹夫呢,怎不一同前來?你成親當日,姐姐只是遠遠看了一眼,連長相都沒有看清楚。說起來,你堂堂郡主,喜事怎會如此簡單?”
云璃兒怕的就是這個,若兩人關系不熟,也不會問的這么詳細。可云璃兒和宋采英情同姐妹,宋采英自然有什么問什么。
好在,云璃兒既然肯出來,就早已想好托辭。
“相公生性灑脫,喜愛的事物與我不同,想必此時正在大街上,蹲在哪里看熱鬧。至于喜事,也是完全秉承相公的意愿,他不愿太過隆重,被各種規矩折磨的乏憊。”
這一段時間,韓容生不喜拽文,不愛武術,每天在武王府中大喊無聊,可見他的性格。
而云璃兒也確實猜對了,此時的韓容生正和小青一起,在茶館中聽說書。
宋采英連連點頭,說道:“倒是與某些書呆子不同,這么有趣,你更要介紹與我認識認識。”
“姐姐哪天有空,我與相公去府上拜訪。”
“那感情好,妹妹若來,我哪天都有空閑。”
兩姐妹正聊的火熱,一男子三步并作兩步走向兩人,面帶喜悅,插言打斷了兩姐妹的敘舊。
“璃兒妹妹,多日不見,讓為兄甚為想念。”男子不管是表情和語氣,都透漏出對云璃兒有別樣的情愫。
云璃兒的臉色瞬間垮了下來,卻又不好發作,正要敷衍回答,卻被宋采英搶了先。
“尹公子,璃兒已是有夫之婦,你這稱呼是不是該改一改了。”
這位尹公子顯然有幾分心機,馬上換了一副表情,笑著說:“這點倒是被我忘了,對了,郡馬爺可在,我巴不得趕緊結識一下,看一看是哪路豪杰,竟然將望城第一才女,納入懷中。”
云璃兒依然來不及開口,再次被宋采英搶先。
“尹公子,人家郡馬爺可不像你,靠著長輩的風光,每天無所事事。”
城府再深的人被宋采英這樣貶低,也無法繼續裝紳士。尹公子的臉當即陰沉下來,不過話語中倒是未顯不敬。
“鄒夫人,小弟只是與璃兒敘敘舊,何必言語諷刺小弟。再說,小弟雖是知府之子,卻從未依仗過家中勢力,小弟的文名全是靠自己上進好學所得。”
宋采英聽得眉頭直皺,陰陽怪氣的說:“哎呦,上進好學?你可有功名在身?對望城可有貢獻?竟然好意思扯什么文名。”
這邊兩人的吵嘴,吸引了全場側目,當看到是這兩個人的時候,都露出理所當然的表情,似乎覺得他們兩人互相看不順眼,唇槍舌劍是天經地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