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都察院右副都御使
- 大郡馬
- 大漠孤云
- 2220字
- 2018-10-08 21:17:37
云長山的反應讓韓容生無比尷尬,許久以后,云長山才鎮定下來,問道:“你可知三萬兩白銀是多大一筆數字,何事要用?”
于是,韓容生為云長山詳細描述說書館的規劃,并著重強調:“如我所想,一個月便足以還上。”
云長山聽后眉頭緊皺,他雖不是商人,卻有獨自的考量。
“你也知道,王府內消耗甚大,沒什么多余銀兩,唯有宮中賞賜的一萬兩黃金,水災之時,本王都不敢輕易拿出,一個說書館而已,你讓本王如何放心。”
“王爺,我又不是一個人做,還有鄒家的鄒言。”
“鄒家?鄒均義的兒子?”
韓容生哪里知道鄒言的父親叫什么,不過也顧不上那么多,連連點頭。
看云長山還在猶豫,韓容生只能接著強調好處。
“王爺,這銀子我不白借,付利息的。再說,如果說書館利益大,我也用不了多少,到時,王府急需錢,我都會無條件支持。”
能許的好處,韓容生一個不落。
“萬一賠了呢?”
韓容生一時啞口無言,他又不是算命的,做生意從沒有百分之百掙錢的,真不敢夸下海口。
云長山見韓容生不回答,接著說道:“唉,你來我王府許久,從未有求過本王,本王也不好太過冷漠。你先回去吧,讓本王考慮考慮,明日給你答案。”
云長山這么說,韓容生也沒有理由胡攪蠻纏,只能同意,甚至不抱希望。說起來,云長山和韓容生非親非故,怎么會因為一個說書館,借出一大筆銀子。
韓容生剛要告辭,云長山話峰一轉說道:“對了,今日府衙來了消息,都察院的人這幾天應該就到了,你小心一些。”
“我?”韓容生十分疑惑。
“何文鼎要不是因為你,會落到如此地步?小心駛得萬年船,萬一都察院來人與何文鼎有干系,定會遷怒于你,雖不敢明著為難你,暗地里做出什么,并不稀奇。總之,提前有些準備,不至于亂了陣腳。”
韓容生點點頭,離開書房,回了院子。
因為擔心銀子的問題,云長山的提醒,沒有太過放在心上,很快便拋置于腦后。
第二天上午,云長山再次派下人請韓容生去書房。
當韓容生來到書房,見書房內放置了一堆金光燦燦的黃金,頓時心思雀躍,喜上心頭。
“今日,本王去了一趟鄒家。”
韓容生哭笑不得,這是對自己多沒有信心,竟親自跑到鄒家詢問,王爺的身份都不顧。
“王爺辛苦。”
既然金子都已準備好,說明這事定下了,也不需要再提心吊膽。
“鄒均義此人眼光獨到,他并不看好你們的說書館。”
韓容生突然搞不懂,為何他不看好,還會如此痛快的拿出銀兩。
云長山緊接說道:“無需緊張,之所以借給你,一是因為你甘愿入贅我武王府,武王府總要幫襯你。二是,你在外有產業也好,王府的身份未必能長久。”
云長山的話里有話,這讓韓容生突生危機感。
“怎么?王爺聽到什么風聲?”
云長山搖了搖頭,說道:“沒有,未雨綢繆而已,我只希望,若武王府倒了,你能幫本王照顧好璃兒。”
韓容生知道,云長山定是有什么事瞞著所有人,而且此事關乎于武王府的存亡。不過,云長山不肯說,他也沒有那個分量追問。
“王爺多慮了,武王府定會屹立不倒。”
“希望吧。”云長山長嘆一聲,擺了擺手接著說道:“好了,這是三千兩黃金,兌換銀子正好三萬兩,你是自己拿走,還是讓下人送去鄒家?”
在這里,一兩黃金能換十兩白銀,十兩白銀能換十貫銅錢,十貫銅錢便等于一萬枚銅錢。
“送去鄒家吧。”韓容生不想搬過來搬過去的,便直接讓下人送去鄒言手中。
不久后,下人便帶著三千兩黃金送去鄒家。
下人回來后,鄒言托他帶了句話。
“郡馬爺果然痛快,出手便是黃金。記住將故事備好,若我遇到好的說書先生,舉薦給你。”
韓容生可清晰記得,那天鄒言嘲笑自己,身為郡馬爺,拿不出銀兩。如今,黃金到手,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接下來,韓容生的注意重心,重新回到謄寫故事上,將說書館的準備工作全權交由鄒言。
韓容生的生活再也離不開筆墨紙硯,當然,大多都是練手,一篇成品都沒有,好在有云璃兒的指導,總算看得出進步。
這天,一件事讓望城大小官員緊張不已,那便是都察院的人到了。
都察院素有巡按城縣,專事官吏的考察、舉核,大小官員都憋著一股勁,好好表現一番。
官員們聚集到一起,迎接都察院來人。
都察院的人在府衙簡單巡視一圈后,便主動拜訪武王府,這是從京城來的官員,必行的慣例。
云長山的接待規格自然很高,把韓容生和云璃兒也拉出來,宴請都察院來人。
都察院來人是個四十歲左右的男子,威風凜凜,身后跟著許多隨從,不過到了武王府,這些隨從連門都不能進。
云長山與男子寒暄一番后,才向韓容生、云璃兒引薦,不過當韓容生聽到男子的姓名時,內心咯噔一下,突覺大事不妙。
“來,璃兒,容生,這位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何呈秀何大人。”
何呈秀與何文鼎都姓何,不得不讓人起疑心。
“何大人,這是璃兒和璃兒的夫婿韓容生。”
兩人抱拳,齊喚道:“何大人。”
何呈秀笑著說道:“哎,什么何大人,我與王爺年齡相仿,叫我一聲叔叔便是。”
眾人坐下,云長山和何呈秀一左一右,何呈秀說道:“這次我來,皇上讓我給王爺帶了一封信。”說著,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普普通通的信,遞給云長山。
云長山并未急著拆開,而是和何呈秀聊一些近況。
何呈秀似乎真的只是來拜訪的,全程未曾提過半句公事。
接近飯時,何呈秀便要告辭,云長山再三挽留。
何呈秀說道:“王爺,飯便不要吃了,下官還有公務在身,待處理完公務再與王爺敘舊。”說完,便要離開。
云長山拗不過,只好妥協,帶著韓容生和云璃兒,一起送何呈秀走出王府大門。
何呈秀在邁過臺階后,突然轉身說道:“王爺,下官與犯人何文鼎乃叔侄關系,不過請放心,下官絕不會徇私舞弊,定公正判決,給漁陽縣百姓一個交代。”
韓容生的預感應驗,雖然何呈秀說出公正判決的話。不過,他絕不相信,親叔侄會毫不徇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