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些國家的政府債務主要用于消費性支出不同,我國的政府性債務主要用于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條件改善等相關項目建設,大多有相應的資產和收入作為償債保障。為促進發展,地方政府適度舉債很有必要,關鍵是風險要可控、債務管理要有序、投向要符合規定。
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16萬億元,比上年年末增長3.9%,占G D P的比重為23.6%。中央政府負債率更低,僅為17%,即使今年...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全書完
推薦閱讀
- 美國公益圖譜:從傳統到現代
- 中國金融改革路線圖:構建現代金融體系(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書系)
- 第四產業:Web3.0與數字化未來
- 區塊鏈改變未來:區塊鏈應用與數字產業革命
- 基于知識的高技術企業抗風險能力研究(云南財經大學前沿研究叢書)
- 股票市場結構性分歧視角下的擇時與擇股
- 鄉村振興:中國式現代化·協調發展之路
- 建筑碳中和行動:數字化重塑未來建筑新形態(碳中和行動指南)
- 政協智慧:聚焦經濟新常態和全面深改路
- 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2019—2028):建設高標準市場經濟
- “一帶一路” 合作共贏
- 穩中求進 真抓實干 再創我國發展新佳績
- 數字經濟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北京數字經濟發展的綜合考察與評價
- 基礎設施與經濟發展
-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路徑探析:李向平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