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內(nèi)篇諫下第二(3)

公又曰:“昔管文仲之霸何如?”晏子對曰:“臣聞之,維翟人⑥與龍蛇比。今君橫木龍蛇,立木鳥獸,亦室一就矣,何暇在霸哉?且公伐宮室之美,矜衣服之麗,一衣而五采具焉。帶球玉而亂首被發(fā),亦室一容矣。萬乘之君而壹心于邪⑦,君之魂魄亡矣,以誰與⑧圖霸哉?”

公下堂就晏子曰:“梁丘據(jù)、裔款以室之成告寡人,是以竊襲⑨此服,與據(jù)為笑,又使夫子及。寡人請改室易服而敬聽命,其可乎?”

晏子曰:“夫二子營⑩君以邪,公安得知道哉?且伐木不自其根,則蘗又生也。公何不去二子者,毋使耳目淫焉。”

[注釋]

①潢:積水池。②仞: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尺為一仞。③黼黻:古代禮服上繪繡的花紋。黼,黑白相次,作斧形,刃白身黑。黻,黑青相次,作亞形。④球:美玉的一種。⑤仲父:指管仲。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被尊為“仲父”。⑥翟人:即狄人,中國境內(nèi)少數(shù)民族。⑦萬乘:指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壹心:專心。⑧誰與:賓語前置,即“與誰”,和誰一起。⑨襲:穿。⑩營:迷惑。蘗:樹木被砍掉后又長出的芽子。

[譯文]

景公在都城的西邊修建了一個彎曲的水池,水池很深,能沒過車軸頭,水池上面,建有一座兩丈多高的宮室,只見橫著的木料上都雕刻著龍蛇,豎著的木料上都雕刻著鳥獸。景公穿著繡著黑白相間花紋的上衣,白底的繡著各色花紋的下衣,全身五顏六色。衣帶上鑲著玉石,帽子上系著絲帶,頭發(fā)四散在肩上,亂蓬蓬的沒有章法,只見他面向南站立著,神態(tài)矜持有禮。

晏子去見景公,景公說:“古代,管仲稱霸諸侯時情形怎么樣?”晏子低下頭,沒有言語。

景公又說:“古代,管仲輔佐先君桓公稱霸的時候是什么形象?”晏子回答說:“我聽說,只有狄人拿自己與龍蛇相比,如今君王在宮室的梁上雕刻龍蛇,柱子上雕刻鳥獸,不過是一間屋子的成就罷了,哪有閑暇去考慮霸業(yè)呢?再說,君王夸耀宮室的華美,贊許衣服的艷麗,一身衣服就各種顏色都齊備,衣帶上綴滿美玉,披頭散發(fā),也不過在一間屋子里打扮罷了。我覺得擁有萬輛戰(zhàn)車的國君,卻把心思用在這類邪僻的事情上,君王的魂魄都丟失了,還跟誰一起圖謀霸業(yè)?”

景公下堂走到晏子的面前說:“梁丘據(jù)、裔款把宮室建成的事告訴我,因此私下里穿上這身衣服,與梁丘據(jù)等一起取樂一番,不想被先生碰上,請允許我到另外的房里換了衣服再來聽先生的教誨,這樣好嗎?”

晏子說:“梁丘據(jù)、裔款這兩個人用邪僻的東西來迷惑君王,君王哪里還能懂得治國的道理呢!砍伐樹木要不連根拔除,新的枝條又會長出來,君王何不黜退這兩個人,這樣可以使自己的耳目不再受到誘惑。”

景公為巨冠長衣以聽朝晏子諫第十六

[原文]

景公為巨冠①長衣以聽朝,疾視矜立②,日晏③不罷。晏子進曰:“圣人之服中④,侻而不駔⑤,可以導(dǎo)眾⑥,其動作,侻順而不逆⑦,可以奉生⑧,是以下皆法其服⑨,而民爭學(xué)其容。今君之服,駔華不可以導(dǎo)眾民,疾視矜立,不可以奉生,日晏矣,君不若脫服就燕⑩。”公曰:“寡人受命。”退朝,遂去衣冠,不復(fù)服。

[注釋]

①巨冠:又高又大的帽子。②疾視矜立:迅速地掃視傲然自得地站立。③晏:晚。④圣人之服中:謂圣人的衣服不長不短,取其適中。⑤侻,簡易。駔,大。⑥導(dǎo)眾:引導(dǎo)眾人。⑦侻順而不逆:簡易輕便不違背常規(guī)。⑧奉生:有利于生命的延長。⑨法其服:效法他的穿著。⑩燕:通晏,休息。

[譯文]

景公命人給自己制作了一頂高帽子和一身長的服飾,并穿戴這身衣服來臨朝聽政,他目光迅速掃視朝堂,傲然自得地站立,天快黑了還不散朝。晏子進諫說:“圣人的服裝簡潔適中,可以引導(dǎo)眾百姓,他的一舉一動輕松得體,并不違背常規(guī),可以延年益壽,所以下邊的人都效法他的穿著,而百姓爭著學(xué)習(xí)他的儀容。如今君王的服裝,大而華麗并不能用來引導(dǎo)百姓,目光迅速轉(zhuǎn)動,傲然而立,勞形虧神,不可以延年益壽,天晚了,君王不妨脫掉這身衣服休息去吧。”景公說:“我接受您的勸告。”退朝后,立即就脫掉這身衣服,從此不再穿它。

景公朝居嚴下不言晏子諫第十七

[原文]

晏子朝,復(fù)于景公曰:“朝居嚴乎?”

公曰:“嚴居朝,則曷害于治國家哉?”

晏子對曰:“朝居嚴則下無言,下無言則上無聞矣。下無言則吾謂之喑①,上無聞則吾謂之聾”。

“聾喑,非害國家而如何也?且合升鼓②之微,以滿倉廩;合疏縷之緯③,以成幃幕④。太山⑤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夫治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惡⑥有拒而不受者哉?”

[注釋]

①喑:啞。②鼓:古量器名,即斛。③緯:織物的橫線。④幃幕:帳幕。⑤太山:泰山。⑥惡(wū):何,哪里。

[譯文]

晏子入朝,向景公稟報說:“君王臨朝聽政時是否太嚴厲了?”

景公說:“臨朝嚴厲,這對于治理國家有什么不好呢?”

晏子回答說:“臨朝嚴厲,那么臣下就不敢直言納諫,一旦這樣,那么君王就不知道下情了。臣下不直言納諫,我把它叫作啞,君王不知道下情,我把它叫作聾。”

君主和臣下又聾又啞,難道不是對國家有害又是什么呢?我們應(yīng)當知道,只有把一升一斛的糧食會聚起來,才能裝滿糧倉;只有把一根一根的經(jīng)緯線聚集起來,才能織成帷幕。泰山所以高大,并不是只用一塊石頭就能壘成;只有把一塊塊小的石頭累積起來,才形成了高大的泰山。治理天下也是同樣的道理,不能偏信一個人的意見。雖然說有的意見,我們聽了可以不采納,但是哪有拒絕廣開言路的道理呢?”

景公登路寢臺不終不悅晏子諫第十八

[原文]

景公登路寢之臺,不能終①,而息乎陛②,忿然而作色,不說,曰:“孰為高臺?病③人之甚也!”

晏子曰:“君欲節(jié)于身而④勿高,使人高之而勿罪也。今高,從之以罪;卑,亦從以罪。敢問使人如此,可乎?古者之為宮室也,足以便生,不以為奢侈也。故節(jié)于身,謂⑤于民”。

“及夏之衰也,其王桀背棄德行,為璇室玉門⑥。殷之衰也,其王紂作為傾宮靈臺。卑狹者有罪,高大者有賞,是以身及焉⑦。今君高亦有罪,卑亦有罪,甚于夏、殷之王。民力殫乏矣,而不免于罪。嬰恐國之流失,而公不得享也。”

公曰:“善。寡人自知誠費財勞民,以為無功,又從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非夫子之教,豈得守社稷哉?”遂下,再拜,不果登臺。

[注釋]

①不能終:不能登到頂點。②陛:臺階。③病:勞累,這里用作使動詞,④而:則。下句“而”字與此同。⑤謂:勤。⑥璇(xuán)室玉門:宮室及門都是美玉做成的。⑦身及焉:自己遭遇了災(zāi)禍。

[譯文]

景公攀登路寢宮前的高臺,一時半會到不了頂端,于是中途在臺階上休息,他怒容滿面,很不高興,說:“是誰修建如此高的臺!累死人了!”

晏子說:“君王要想節(jié)省體力,就不要讓人把臺造得如此高;既然讓人把臺造得如此高,就不要怪罪別人。如今臺高了,就因為此事怪罪別人,低了,也因為此事怪罪別人,請問可以這樣役使人嗎?古時候的人修建宮室,只求生活便利,不是為用來奢侈享受的,所以他們能節(jié)省體力,勤于民政。

“夏朝衰落的時候,其國君夏桀違背了作為君主的德行,修建用美玉做成的宮室和門戶;殷朝衰落的時候,其國君商紂建造頃宮靈臺,并命令修得低小的有罪,修得高大的有賞,因此禍及自身了。如今對君王來說,臺修高了有罪,修低了也有罪,你的這種做法比夏朝、殷朝的國君還要苛刻。百姓已經(jīng)精疲力竭,仍然要受到罪責,我擔心國家會有覆滅的危險,而君王也將要失去齊國了!”

景公說:“說得好!我也認為這確實勞民傷財,覺得沒有實際的用處,這次又怪罪他們,這是我的罪過了!如果不是先生的教誨,我哪能使國家長治久安呢!”于是走下臺來,再次拜謝晏子,最終沒有再登上臺頂。

景公登路寢臺望國而嘆晏子諫第十九

[原文]

景公與晏子登寢①而望國,公愀然而嘆曰:“使后嗣②世世有此,豈不可哉?”

晏子曰:“臣聞明君必務(wù)正其治,以事利民,然后子孫享之。《詩》云:‘武王豈不事?貽厥孫謀,以燕翼子③。’今君處佚怠④,逆政害民有日矣,而猶出若言,不亦甚乎?”

公曰:“然則后世孰將把齊國⑤?”

對曰:“服牛⑥死,夫婦哭,非骨肉之親也,為其利之大也。欲知把齊國者,則其利之者邪?”

公曰:“然,何以易?”

對曰:“移之以善政。今公之牛馬老于欄牢⑦,不勝服也;車蠹⑧于巨戶,不勝乘也,衣裘襦袴⑨,朽弊于藏,不勝衣也;醯醢⑩腐,不勝沽也;酒醴酸,不勝飲也;府粟郁而不勝食。又厚藉斂于百姓,而不以分餒民。夫藏財而不用,兇也。財茍失守,下其報環(huán)至;其次昧財之失守,委而不以分人者,百姓必進自分也。故君人者與其請于人,不如請于己也。”

[注釋]

①登寢:指登上路寢臺。②后嗣:子孫后代。③貽:給。厥,其,燕,通“宴”,安。翼,幫助。④佚怠:安樂懈怠。⑤把齊國:掌握齊國政權(quán)。⑥服牛:駕車的牛。⑦欄牢:關(guān)養(yǎng)牲畜的圈。⑧蠹:用如動詞,生蛀蟲。⑨襦袴:襦,短衣。袴,脛衣,類似后世的套褲。袴,后來寫作“褲”。⑩醯醢(xihǎi):醯,醋。醢,肉醬。府粟郁:倉庫里的糧食腐爛了。這兩句不好理解,姑作如下解釋:財物如果丟失了,下面的報告就頻繁地到來;其次是隱瞞財物丟失的情況,即使丟棄了也不拿來分給人民,這樣,就會逼得老百姓自己去分財物。

[譯文]

景公與晏子一起登上路寢臺,眺望齊國都城,景公滿面憂傷,慨嘆地說:“讓子孫世世代代都享有齊國,難道不可以嗎?”

晏子說:“我聽說圣明的君主一定很好地治理國家,只做有利于百姓的事,然后他們的子孫才能千秋萬代的享有國家。《詩經(jīng)》中說:‘難道武王閑著無事?留下安民好謀略,保護兒子把國享。’如今君王也是閑逸懈怠的狀態(tài),違反德政損害百姓已經(jīng)時間不短了,可是您還說出這樣的話來,不是太過分了嗎?”

景公說:“如此說來,那么齊國誰將執(zhí)掌齊國呢?”

晏子說:“耕牛死了,夫妻都替這頭牛傷心,他們與牛并不是有血緣關(guān)系,而是因為耕牛對他們的利益很大。您要想知道將來誰執(zhí)掌齊國的大權(quán),大概就是使齊國百姓得到利益的人吧?”

景公說:“的確是如此,用什么辦法來改變這種境況呢?”

晏子回答說:“君主可以政事清明,以此來改變這種情況。如今君王的牛馬在圈里都關(guān)老了,不能再耕地拉車了;車子在車庫被蠹蟲蛀壞了,不能再乘坐了;衣服皮襖等在衣櫥里腐朽了,不能再穿了;醋和肉醬腐爛變質(zhì)了,不能再出售了;美酒變酸了,不能再飲用了;糧倉里的糧食發(fā)霉了,不能再食用了;現(xiàn)在您仍舊加重稅賦搜刮百姓,而不把這些積存的東西分發(fā)給饑餓的百姓。如果把財物儲藏起來不使用,這是不吉利的事情。如果死守著財物,往輕里說,會惹來抱怨,往重里說,是死守著貪冒得來的財物,寧愿丟棄了也不愿分給百姓,百姓一定會前來自己瓜分享用。所以當國君的人如果打算改變目前的情勢,與其求助于人,不如求助于自己。”

景公路寢臺成逢于何愿合葬晏子諫而許第二十

[原文]

景公成路寢之臺。逢于何①遭喪,遇晏子于途,再拜乎馬前。晏子下車挹之②,曰:“子何以命嬰也?”對曰:“于何之母死,兆在路寢之臺牖③下,愿請命合骨。”晏子曰:“嘻!難哉!雖然,嬰將為子復(fù)之。適為不得,子將若何?”

對曰:“夫君子則有以。如我者儕④小人,吾將左手擁格⑤,右手梱⑥心,立餓枯槁而死,以告四方之士曰:‘于何不能葬其母者也。’”晏子曰:“諾。”

遂入見公,曰:“有逢于何者,母死,兆在路寢當牖下⑦,愿請合骨。”公作色不說,曰:“自古及今,子亦嘗聞?wù)埡显崛酥髦畬m者乎?”

[注釋]

①逢于何:人名,姓逢,名于何。逢,通“逄”。②挹:通“揖”,作揖打躬。③牖:“墉”的俗字,墻。④儕(chái):輩。⑤格:通“輅”(lù),車轅前的橫木,用來牽引車。⑥梱:通“捆”,叩打。⑦牖下:舊作“如之何”,據(jù)王念孫說改。

[譯文]

景公的路寢臺修建完工。逢于何遇上喪事,在路上碰到晏子,就跪在晏子的馬車前再三叩拜。晏子下車向他拱手還禮,說:“您有何事吩咐我?”逢于何回答說:“我的母親去世了,我家墓地的界域在路寢臺的墻基下,希望您請求國君答應(yīng)將我母親、父親合葬。”晏子說:“啊!這是難辦啊!盡管如此,我打算把這件事稟告給君主。如果此事辦不成,您打算怎么辦?”

逢于何回答說:“您肯定有辦法的,像我這樣的無用小民,我打算用左手挽著靈車車轅上的橫木,右手捶胸,始終站著,直到餓得枯干而死,用這種方式告訴四方的人士說:‘于何是連自己的母親都不能安葬的人。’”晏子說:“好吧。”

于是晏子入朝拜見景公,說:“有個叫逢于何的人,他的母親死了,他家的墓地的界域在路寢臺的墻基下,您說怎么辦呢?他請求將自己的母親與父親合葬。”景公臉色變了,很不高興,說:“從古至今,先生曾聽說過請求在國君的宮中安葬死人的嗎?”

[原文]

晏子對曰:“古之人君,其宮室節(jié),不侵生人①之居;其臺榭②儉,不殘死人之墓。故未嘗聞?wù)堅崛酥髦畬m者也。今君侈為宮室,奪人之居;廣為臺榭,殘人之墓。是生者愁憂,不得安處;死者離易,不得合骨。豐樂侈游,兼傲生死,非仁君之行也。遂欲滿求,不顧細民,非存之道也。且嬰聞之,生者不得安,命之曰蓄憂;死者不得葬,命之曰蓄哀。蓄憂者怨,蓄哀者危。君不如許之。”公曰:“諾。”

晏子出,梁丘據(jù)曰:“自昔及今,未嘗聞求葬公宮者也,若何許之?”公曰:“削人之居,殘人之墓,凌人之喪,而禁其葬,是于生者無施,于死者無禮。《詩》云:‘穀③則異室,死則同穴。’吾敢不許乎?”

逢于何遂葬其母路寢之牖下,解衰去绖④,布衣縢⑤履,元冠茈武⑥,踴⑦而不哭,躃⑧而不拜,已乃涕洟而去。

[注釋]

①生人:舊作“生民”,據(jù)王念孫說改。②臺榭:臺是高而平的建筑物,臺基用土堆成。榭是建在高臺上的敞屋。③榖:活著。④衰:亦作“缞”,古代喪服,用粗麻布做成。绖:古時喪服中的麻帶,在首為首經(jīng),在腰為腰經(jīng)。⑤縢:繩索。⑥元:通“玄”,黑色。茈:草。武:通“”,系帽子的帶子。⑦踴:以腳頓地。⑧躃:通“擗”,用手拍胸。

[譯文]

晏子回答說:“古代的君主,他們對于居住的宮室,修飾的非常節(jié)儉,從不侵犯活著的人的居所,樓臺亭榭也儉樸,不毀壞死人的墳?zāi)梗虼藦奈丛犝f有請求在國君的宮中埋葬死人的。如今君王把宮室修建得如此豪華,不但侵占了百姓的居所,而且到處建樓臺亭榭,毀壞了死人的墳?zāi)梗@樣的做法,使得活著的人憂愁,不能安居,死去的人分離,不能合葬。這種過度奢侈玩樂的行為,對活著與死去的人都是一種輕慢無禮的做法,不是做國君的德行啊。如果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與需求,不顧念百姓的感受,這不是使國家長久的辦法。”再說,我聽說,活著的人不能安居,被稱作蓄積憂愁,死去的人不能安葬,被稱作蓄積悲哀。憂愁蓄積就怨恨,悲哀蓄積就很危險,君王為什么不答應(yīng)他的請求。”景公說:“好吧。”

晏子從朝堂中退下之后,梁丘據(jù)前去對景公說:“從古至今,從沒有聽說過請求在君主宮中埋葬死人的,您為什么答應(yīng)了?”景公說:“侵占別人的住處,毀壞別人的墳地,冷觀別人的喪事,阻止人家埋葬,這樣就是對活著的人不施恩惠,對死了的人不講禮儀。《詩》上說:‘活著不能住一屋,死后也要葬一墓。’我豈能不答應(yīng)呢?”

于是,逢于何就把他母親與父親合葬在路寢臺的臺基下,他脫去了孝衣孝服,穿上布衣和草鞋,戴上黑帽子。腳用力踏著地,但沒有啼哭。手使勁捶著胸,但沒有跪拜。埋葬完了以后,才流著鼻涕眼淚離開了。

景公嬖妾死守之三日不斂晏子諫第二十一

[原文]

景公之嬖妾嬰子死,公守之,三日不食,膚著于席①不去。左右以復(fù),而君無聽焉。

晏子入,復(fù)曰:“有術(shù)客②與醫(yī)俱言曰:‘聞嬰子病死,愿請治之。’”公喜,遽起曰:“病猶可為乎?”

晏子曰:“客之道也,以為良醫(yī)也,請嘗試之。君請屏潔③,沐浴飲食,間病者之宮,彼亦將有鬼神之事④焉。”

公曰:“諾。”屏而沐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陇南市| 二连浩特市| 淳化县| 班玛县| 城口县| 安福县| 温泉县| 临沂市| 玛多县| 方山县| 辽宁省| 大荔县| 尚志市| 宝兴县| 连南| 通许县| 九龙县| 江山市| 耒阳市| 雷波县| 施秉县| 丰台区| 克东县| 舟山市| 安塞县| 长汀县| 霍邱县| 淳安县| 嫩江县| 武平县| 梁平县| 当阳市| 留坝县| 文成县| 贵溪市| 南皮县| 宁晋县| 叶城县| 比如县| 鹿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