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東周策(1)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原文]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顏率①。顏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借救于齊?!鳖伮手笼R,謂齊王曰:“夫秦之為無道也,欲興兵臨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內(nèi)自畫計,與秦,不若歸之大國②。夫存危國③,美名也;得九鼎,厚實也,愿大王圖之?!饼R王大悅,發(fā)師五萬人,使陳臣思④將以救周,而秦兵罷。

齊將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顏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解之。”顏率至齊,謂齊王曰:“周賴大國之義,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獻(xiàn)九鼎,不識大國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齊王曰:“寡人將寄徑于梁。”顏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暉臺之下⑤,少海之上⑥,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饼R王曰:“寡人將寄徑于楚?!睂υ唬骸安豢伞3加镁哦?,謀之于葉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終何途之從而致之齊?”

顏率曰:“弊邑固竊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壺醬⑦耳,可懷挾提挈以至齊者;非效鳥集烏飛,兔興馬逝,漓然⑧止于齊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萬人挽之,九九八十一萬人,士卒師徒,器械被具,所以備者稱此。今大王縱有其人,何涂之從而出?臣竊為大王私憂之?!?

齊王曰:“子之?dāng)?shù)來者,猶無與耳。”顏率曰:“不敢欺大國,疾定所從出,弊邑遷鼎以待命。”齊王乃止。

[注釋]

①顏率:周臣。②大國:指齊。③危國:指周。④陳臣思:齊威王的名將田忌。⑤暉臺:魏國臺名。⑥少海:故址在今開封附近。⑦醯:醋。:小口的壇子。⑧漓然:水急流的樣子。

[譯文]

秦國發(fā)兵逼近周國的邊境,欲索取周國的傳國之寶九鼎。周君內(nèi)心感到擔(dān)憂,就把這件事告訴顏率,顏率回答:“大王不要過于擔(dān)心,我愿到東邊的齊國去,借兵來救援。”顏率到了齊國,對齊王說:“秦國現(xiàn)在不講道義,發(fā)兵想奪取周國的九鼎。周國的君臣合計,與其給秦,還不如給貴國。拯救瀕危的國家,是美名;得到九鼎之寶,是很實在的利益,希望大王能仔細(xì)考慮一下。”齊王聽罷非常高興,于是發(fā)兵五萬,命大將陳臣思率領(lǐng)去拯救周國,秦兵于是撤回。

齊王于是向周國索要九鼎,周君再一次寢食難安。顏率這次又是自告奮勇:“大王勿憂,請讓臣東到齊國去了結(jié)此事吧?!鳖伮实搅她R國,對齊王說:“周國幸得貴國仗義相助,社稷才安然無恙,我們愿意獻(xiàn)上九鼎以表答謝意,就是不知貴國打算從哪條路把它運到齊國?”齊王說:“我打算借道于魏國。”顏率說:“這恐怕不妥。魏國君臣為得到九鼎,在暉臺之下、少海之上謀劃,已經(jīng)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啦。九鼎既然入魏,豈有再出的道理?”齊王說:“那么取道于楚國,先生看怎么樣?”顏率還是搖頭:“不行,楚國的君臣也想得到九鼎,在葉庭之中密謀,也很久了。九鼎一旦送入楚國,哪能復(fù)見?”齊王于是問道:“那么依先生之意,我究竟該經(jīng)哪條道方能運九鼎到齊國呢?”

顏率回道:“我們東周君臣也在私下為大王謀劃這件事。因為之所以稱為‘九鼎’之寶,并非像醋瓶子或醬油罐子一類的俗物,提著掖著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弄到齊國;也不像雀鳥落、烏鴉飛、兔子跳、馬兒跑那樣可以一路順風(fēng)地到達(dá)齊國。當(dāng)初周武王伐殷紂王獲得這九鼎之后,為了搬運其中一鼎就動用人力九萬人,何況九鼎,那么九九就是八十一萬人,此外搬運工具和被服糧餉等物資也要一應(yīng)俱全。現(xiàn)在大王即使有這樣的人力和物力,但不知道從哪條路把九鼎運至齊國,這也是一個大問題。所以臣私下一直在為大王擔(dān)憂此事?!?

齊王說:“賢卿多次來我齊國,巧舌如簧無非就是不想把九鼎給我罷了!”顏率趕緊為自己開脫說:“我怎敢以這樣的心思欺騙貴國呢,只要大王能即刻決定好從哪條路搬運,我周國君臣隨時待命,準(zhǔn)備遷移九鼎?!庇谑驱R王打消了獲取九鼎的念頭。

秦攻宜陽

[原文]

秦攻宜陽①,周君謂趙累曰:“子以為何如?”對曰:“宜陽必拔②也。”君曰:“宜陽城方八里,材士③十萬,粟支數(shù)年,公仲④之軍二十萬,景翠⑤以楚之眾臨山而救之,秦必?zé)o功。”對曰:“甘茂⑥,羈旅也,攻宜陽而有功,則周公旦也;無功,則削跡于秦。秦王不聽群臣父兄之義,而攻宜陽,宜陽不拔,秦王恥之。臣故曰‘拔’?!?

君曰:“子為寡人謀,且奈何?”對曰:“君謂景翠曰:‘公爵為執(zhí)圭⑦,官為柱國⑧,戰(zhàn)而勝,則無加焉矣;不勝,則死。不如背秦。援宜陽,公進(jìn)兵,秦恐公之乘其弊⑨也,必以寶事公。公仲慕公之為己乘秦也,亦必盡其寶。’”秦拔宜陽,景翠果進(jìn)兵。秦懼,遽效煮棗,韓氏果亦效重寶。景翠得城于秦,受寶于韓,而德于東周。

[注釋]

①秦攻宜陽:指周赧王七年,秦武王派甘茂出兵宜陽。②拔:攻陷,攻破。③材士:材,同“才”,指英勇善戰(zhàn)、訓(xùn)練有素的兵士。④公仲:指韓相國。⑤景翠:楚國之將。⑥甘茂:秦國的左丞相,楚國下蔡人。⑦執(zhí)圭:指執(zhí)玉圭上朝朝見君主,是一種高級爵位的象征。⑧柱國:指最高的武官。⑨弊:疲弊。

[譯文]

秦派軍攻打韓國的宜陽城,周赧王對下臣趙累說:“你認(rèn)為這次戰(zhàn)事如何?”趙累回答說:“宜陽城被秦軍攻破,指日可待?!濒鐾跽f:“宜陽城雖然八里見方,可城內(nèi)英勇善戰(zhàn)的士兵有十萬,糧食足以支用好幾年;另外韓相國公仲的軍隊屯守在這里,足有二十萬,更何況楚國景翠率領(lǐng)的兵士,依山扎寨,占據(jù)優(yōu)勢位置,一旦伺機發(fā)兵救援,秦國的敗局已定?!壁w累回答說:“甘茂此時只是寄居在秦國的客將,如果攻打宜陽城有功,自然就成了秦國的周公旦;如果失敗,勢必將在秦國被罷免官職。秦武王既然不聽從群臣父兄們的意見,執(zhí)意要攻打宜陽城,一旦攻城失利,秦王會以此為恥。所以我說宜陽一定能被攻下來?!?

赧王說:“那么你替我謀劃一下,這該如何是好???”趙累說:“請大王對景翠說:‘你的爵位已經(jīng)達(dá)到執(zhí)圭,你的官職也已經(jīng)是上柱國,這次你即使打了勝仗,官爵也不可能再升了;如果打了敗仗,那就必定是死罪了。不如見機行事,背離秦國去救援宜陽。一旦你出兵,秦國就會忌憚你三分,他們唯恐你乘秦軍疲弊之時,去攻打它,那一定會拿出寶物來賄賂你。公仲也會敬慕你乘虛攻打秦國而使宜陽解了圍,也一定會把他的寶物拿來孝敬你?!?

秦軍一攻破宜陽,景翠果然發(fā)兵。秦國畏懼了,趕緊把煮棗割讓給了景翠,韓國也果然獻(xiàn)出貴重的寶物給景翠。景翠不但獲得了秦國的城池,而且還獲得了韓國的寶物,更重要的是讓東周感激他的恩德。

東周與西周戰(zhàn)

[原文]

東周與西周戰(zhàn),韓救西周。為東周謂韓王曰①;“西周者,故天子之國也,多名器重寶。案兵而勿出②,可以德東周③,西周之寶可盡矣?!?

[注釋]

①為:猶替。②案:通“按”。③德東周:使東周感恩戴德。德,感激。

[譯文]

東周與西周之間開戰(zhàn),韓國欲出兵救助西周。有人作為東周的說客,前去對韓襄王說:“西周之前是天子的國都,那里器皿和寶物琳瑯滿目。如果貴國按兵不動,東周勢必感激貴國的恩德,東周一旦得手,那西周的寶物也盡可以歸貴國所有了?!?

東周與西周爭

[原文]

東周與西周爭,西周欲和①于楚、韓。齊明謂東周君曰:“臣恐西周之與楚、韓寶,令之為己求地于東周也。不若謂楚、韓曰,西周之欲入寶,持二端②。今東周之兵不急西周,西周之寶不入楚、韓。楚、韓欲得寶,即且趣我攻西周③。西周寶出,是我為楚④、韓取寶以德之也,西周弱矣?!?

[注釋]

①和,聯(lián)合。②持二端:言東兵急則人,不急則已。③趣:通“促”,促使。④是:則。

[譯文]

東周與西周發(fā)生沖突,西周想與楚國、韓國聯(lián)手對付東周。齊明對東周國君說:“我擔(dān)心西周會用寶物賄賂楚、韓,讓楚、韓兩國向東周發(fā)難,替自己索取土地。您不如先發(fā)制人,派人去對楚、韓兩國說,西周也有送給你們寶物的打算,但現(xiàn)在還在兩可之間?,F(xiàn)在東周的軍隊如果不緊逼西周,西周就不會甘愿把寶物拱手送到楚、韓兩國的手里。楚、韓想要得到寶物,就必定輔助我們東周去攻打西周。西周的寶物送出來,那是我們東周為楚、韓爭得的寶物,是我們施予的恩德,這樣西周就會軟弱下來。”

東周欲為稻

[原文]

東周欲為稻,西周不下水,東周患之。蘇子①謂東周君曰:“臣請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見西周之君曰:“君之謀過矣!今不下水,所以富東周也。今其民皆種麥,無他種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為下水,以?、谄渌N。下水,東周必復(fù)種稻;種稻而復(fù)奪之。若是,則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蘇子亦得兩國之金也。

[注釋]

①蘇子:即蘇秦,戰(zhàn)國時期縱橫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開始的時候主張連橫,游說泰王但不被采納,后主張合縱,被采納。②?。汉?,損害。

[譯文]

東周到了該種水稻的季節(jié),但西周就是不放水,東周為此事很是憂慮,蘇子就對東周君說:“請允許臣前去說服西周放水,好嗎?”于是蘇子到了西周,前去拜見西周國君,說:“您這次打錯了算盤!現(xiàn)在您不放水,反而幫助東周富裕起來。現(xiàn)在東周的百姓都種植麥子,因為沒有其他的可以種植了。您如果想要加害于東周,還不如為東周放一次水,這樣一來就沖毀他們所種植的麥子。一旦放了水,東周必定再次種植水稻;種植了水稻,那么你就再次停止放水,讓他們顆粒無收。如果這樣做了,那么東周的百姓勢必仰仗西周,因此就聽命于您了?!蔽髦芫f:“你說的很對啊?!庇谑墙o西周放水。蘇子因此也得到兩個國家的賞金。

昭獻(xiàn)在陽翟

昭獻(xiàn)①在陽翟,周君將令相國往,相國將不欲。蘇厲②為之③謂周君曰:“楚王與魏王遇也,主君④令陳封之楚,令向公之魏。楚韓之遇也,主君令葉公之楚,令向公之韓。今昭獻(xiàn)非人主也,而主君令相國往;若其王在陽翟,主君將令誰往?”周君曰:“善。”乃止其行。

[注釋]

①昭獻(xiàn):楚相國。②蘇厲:蘇秦之弟。③之:代指周柑國。④主君:指周君。

[譯文]

楚相國昭獻(xiàn)到了陽翟,東周國君想派相國前去接見,未曾想相國卻不愿意去。蘇厲就替他前去對周君回復(fù),說:“從前楚王與魏王之間會面,主君派遣陳封到楚國去,派遣向公到魏國去。楚國與韓國之間相會,主君派遣葉公到楚國去,派遣向公到韓國去?,F(xiàn)在昭獻(xiàn)并不是君主,您卻派遣周國的相國去;假使他們的大王到了陽翟,您打算派遣誰去呢?”國君說:“對?!庇谑峭V沽讼鄧叭サ倪@次行動。

秦假道于周以伐韓

[原文]

秦假道于周以伐韓,周恐假之而惡于韓,不假而惡于秦。史黡謂周君曰①:“君何不令人謂韓公叔曰②:‘秦敢絕塞而伐韓者③,信東周也。公何不與周地,發(fā)重使使之楚④,秦必疑,不信周,是韓不伐也?!种^秦王⑤曰:‘韓強⑥與周地,將以疑周于秦,寡人不敢弗受?!乇?zé)o辭而令周弗受,是得地于韓而聽于秦也?!?

[注釋]

①史黡(yǎn眼):韓國史官。②韓公叔:韓氏公族,魯國大臣。③絕塞:橫越邊境的險塞。④重使:以重臣或公子做使者。⑤秦王:此指秦武王。⑥強(qiǎng搶):竭力。

[譯文]

秦國借道東周用來討伐韓國,東周擔(dān)心借道給秦國會使韓國不滿,如果拒不借道也會得罪秦國。史黡對東周國君說:“主君為何不派人前去對韓公叔說:‘秦國之所以敢于橫越東周借道以攻打韓國,是因為信任東周無覬覦之意。您為何不拱手出讓東周土地,另派有身份地位的重要的使者前去楚國?這樣一來,秦國勢必會懷疑楚國,對東周也心存芥蒂,韓國因此就不會再受到秦國的征伐了?!倥扇藢η赝跽f:‘韓國執(zhí)意要把土地出讓給我們東周,借此使秦國懷疑我們東周,我們國君也實屬無奈,不敢不接受韓國的贈地?!赝醣囟]有理由不讓東周接受韓國的土地。這樣一來,東周既可以得到韓國的土地,又未開罪秦國?!?

楚攻雍氏

[原文]

楚攻雍氏①,周糧②秦、韓。楚王怒③周,周之君患④之。為周謂楚王曰:“以王之強而怒周,周恐⑤,必以國合于所與粟之國⑥,則是勁王之?dāng)骋病9释醪蝗缢俳庵芸?,彼前得罪而后得解⑦,必厚事王矣。?

[注釋]

①雍氏:韓國的封地。②:糧米,此處活用為動詞,供給糧米。③怒:怨恨。④患:擔(dān)心,憂慮。⑤恐:擔(dān)心、害怕。⑥所與粟之國:代指秦國和韓國。⑦解:諒解。

[譯文]

楚國發(fā)兵圍攻了韓國的封地雍氏。楚王也怨恨東周,就因為東周之前曾經(jīng)拿糧食賄賂過秦韓兩國,為此東周國君也異常憂慮。有人便對楚王說:“以大王您的國力之強大竟然對小小的東周動怒,東周必定為此事戰(zhàn)戰(zhàn)兢兢,他一定會傾盡舉國之力與之前他供給糧食的秦、韓兩國聯(lián)手,以求自保,這樣一來,恰恰增強了敵人的力量,所以我奉勸大王不如趕緊消除周君的恐慌。東周之前得罪了大王您,之后卻得到您的原諒,勢必將畢恭畢敬地事奉于您?!?

周最謂石禮

[原文]

周最①謂石禮②曰:“子何不以秦攻齊?臣請令齊相子,子以齊事秦,必?zé)o處矣③。子因令周最居魏以共之④,是天下制于子也。子?xùn)|重于齊,西貴于秦,秦、齊合,則子常重矣?!?

[注釋]

①周最:周君之子。②石禮:當(dāng)為呂禮,齊國人。當(dāng)時魏冉相秦,意欲殺呂禮,呂禮逃亡魏國時途經(jīng)東周。③處:病痛,后患,憂慮。④共之:猶言以齊、魏共同事秦。

[譯文]

周最對呂禮說:“您何不利用秦國去攻打齊國呢?請允許我說服齊王,任命您做齊國的相國,您可以借著齊國的名號,去服從秦國,一定不會有什么后患的。您還可以派我周最到魏國去做官,以便使齊、魏兩國共同事奉秦國,這樣,天下各諸侯都會受制于您。在東方您會受到齊國的尊重,在西方也會受到秦國的禮遇,秦、齊兩國一聯(lián)手,那么您將長久地受到敬重了?!?

周相呂倉見客于周君

[原文]

周相呂倉①見②客于周君。前相工師藉恐客之傷己也③,因令人謂周君曰:“客者,辯士也,然而所以不可者④,好毀人?!?

[注釋]

①呂倉:東周相國,②見(xiàn現(xiàn)):舉薦,引見。③工師藉:在呂倉之前任東周相國。④不可:猶言不可聽信。

[譯文]

東周相國呂倉向周君舉薦一位客人。但前任相國工師藉唯恐那個客人在周君前進(jìn)讒言損傷自己的利益,便打發(fā)人前去對周君說:“這個客人雖然是一個能言善辯之士,可是,他之所以不可信賴,是由于他善于毀謗別人?!?

周文君免士工師藉

[原文]

周文君免士工師藉,相呂倉,國人不說①也。君有閔閔之心②。

謂周文君曰:“國必有誹譽③,忠臣令誹在已,譽在上。宋君奪民時以為臺,而民非之,無忠臣以掩蓋之也。子罕釋相為司空④,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齊桓公⑤宮中七市,女閭⑥七百,國人非之。管仲⑦故為三歸⑧之家,以掩桓公,非自傷于民也!《春秋》記臣弒君者以數(shù)百,皆大臣見譽者也。故大臣得譽,非國家之美也。故眾庶成疆⑨,增積成山?!敝芫觳幻狻?

[注釋]

①不說:不高興。②閔閔:憂慮的樣子。③誹譽:猶言褒貶。④司空:管理工役的官。⑤齊桓公:春秋時齊僖公之庶子,名小白。⑥女閭:本義在宮中為門為市,使婦女聚居,以便行商,后專指妓院。⑦管仲:字夷吾,被薦之于齊桓公,任相國,輔佐齊桓公為霸。⑧三歸:一說為管仲自筑之臺名;一說為齊桓公賜給管仲的封地名;一說為娶三姓女。⑨疆:同“強”。

[譯文]

周文君罷免了工師藉的職務(wù),卻改用呂倉為相國,周國的民眾對呂倉有諸多不滿。周文君為此感到很擔(dān)憂。

為你推薦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shù)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zhàn)爭已經(jīng)進(jìn)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zhàn)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江南 7.1萬讀過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guān)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chǔ),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fēng)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quán)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jìn)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zhàn)爭、帝王心術(shù)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dāng)時政治經(jīng)濟(jì)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wǎng)絡(luò)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睹鞒切┦聝骸窞槲覀兘庾x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dāng)年明月 275萬讀過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jì)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guān)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tài)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tǒng)。

三弦 29.5萬讀過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會員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fā)。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fēng)度翩翩優(yōu)質(zhì)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zhuǎn)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xué)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yè)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yōu)質(zhì)大叔誰能拒絕?

籽月 11萬讀過
麻衣神算子
會員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guī)腿怂懔巳蚊?,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騎馬釣魚 738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邻水| 元氏县| 兴业县| 甘孜县| 衡水市| 屯昌县| 洱源县| 兴安县| 从江县| 白朗县| 健康| 北辰区| 洱源县| 宝鸡市| 馆陶县| 师宗县| 博湖县| 莆田市| 盱眙县| 天峻县| 鹿邑县| 潞城市| 宜阳县| 喀什市| 胶南市| 新巴尔虎左旗| 繁昌县| 佛冈县| 泾川县| 华亭县| 伊通| 临夏市| 汶川县| 定远县| 乐都县| 尼木县| 宜丰县| 广西| 德钦县| 郧西县| 曲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