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
- (英)奧利弗·詹姆斯
- 669字
- 2018-11-08 19:11:38
前言
人類基因組計劃(HGP)的最新研究證明,基因并非是心理特征在家族中世代相傳的原因。諸如身高、相貌及眼睛顏色等生理特征的確會在基因的作用下由父母遺傳給子女,而現在的研究似乎在極大程度上表明,諸如精神疾病、高智商以及內向羞澀這些特征則與子女遺傳自父母的基因序列聯系不大,或者可以說基本毫無關聯。
換言之,后天培養的模式才是讓我們與父母或祖父母相似的真正原因。準確來說,在家族中世代相傳的是諸如斤斤計較、幽默感、尖酸刻薄、廚藝精湛、棍棒教育、愛的感召又或者是暴躁易怒等特征。
為什么你會成長為現在這樣的人?這是因為無論是在積極方面還是消極方面,某些特別的方式讓你與父母雙方聯系了起來。在自己成為父母之后,你的所作所為有可能與父母毫無二致或極為相似,但也有可能刻意反其道而行之。
養育方式,尤其是幼年時期的養育對你的成長至關重要。而父母對你的養育方式則受到他們接受的養育方式影響,我們可以將根源追溯到祖父母,甚至是更早的祖先那里。有力的證據表明,90%的受虐兒童在成年之后會患上精神疾病;而70%的受虐兒童在成為父母后,也會虐待自己的孩子。
當然,后天養育大部分都是積極正面的,比如父母表現出的關愛體貼、親自傳授技能或是建立親密無間的關系,但幾乎所有家庭的養育模式中都免不了消極陰暗的部分。在此我要強調的是,重復過去完全沒有必要。
我們常常希望通過改善物質條件為孩子提供更加富足的生活,而政客則對我們的這種心理大加利用。如果我們能夠明白這點,就知道一旦物質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那么,比起為子孫后代留下房產、股票、股份這些物質層面的東西,將愛傳遞下去才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