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8 我們在各個時間點之間調配“胳膊運動”

現(xiàn)在,讓我們回到之前關于人類1天的運動的問題。人類的運動遵循的是正態(tài)分布,還是遞降U分布,又或者是其他的分布?實驗結果表明,遵循的是遞降U分布。那么這意味著什么呢?

首先我們來確認一下,一個人的行動中是否存在很多反復運動和統(tǒng)計要素。

當然是存在反復的。如果將你1天的行動按分鐘累積起來,那么1天大約有超過900分鐘的活動時間。這是一個很龐大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現(xiàn)在我們再看看圖1-3中30×30的方格。用一張網(wǎng)格圖代表1天,網(wǎng)格中的一個方格對應1分鐘。1分鐘做什么可能取決于各種情況,并由此決定了這1分鐘里胳膊的活動次數(shù)。如果方格中有10個小球,就表示每分鐘胳膊運動了10次。

我們每天活動的時間大約有900分鐘,胳膊活動約7萬次。將這7萬次的運動分配到每分鐘,如果我們在各個時間點的行動類型都是隨機的,那么小球的分配應該會呈正態(tài)分布。中心值就是70,000/900的平均值。

但實際上,小球的分配呈現(xiàn)“斑點狀”的遞降U分布。這一分布規(guī)律的本質,是小球在方格之間的反復移動。類推到人類行為的話,一張網(wǎng)格圖相當于1天,由900個1分鐘組成,在每個1分鐘(方格)之間,胳膊反復調配著7萬次的運動。

“調配”是指在哪個時間點活動胳膊。胳膊1天大約活動7萬次,這一總數(shù)基本是固定的,我們只是配合優(yōu)先活動程度調整了胳膊的運動。

例如,上午減少活動量(胳膊的活動),下午全身心投入工作,向顧客提出方案(頻繁活動胳膊)就屬于這種情況。又比如,有時候我們會在11點之前集中精力按時完成資料制作(頻繁活動胳膊),之后稍事休息(減少胳膊活動)。胳膊的活動次數(shù)是有限的,不需要優(yōu)先活動胳膊時就保存體力,而需要優(yōu)先活動時就多分配一些,這就是“胳膊運動的調配”。或許我們都在下意識地調整行動,這種調整細致入微、不計其數(shù)。我們每分、每時、每天都在使行動最優(yōu)化。

你根據(jù)是否需要優(yōu)先活動胳膊而無數(shù)次地調整胳膊的運動,遞降U分布則正好證明了這一點。如果你停止這種優(yōu)化行為,那么胳膊運動的分布應該會接近圖1-3的正態(tài)分布,而實際上這種情況不會發(fā)生。人類每天都會將有限的胳膊運動資源分配到每時每刻的行動之中。

現(xiàn)在讓我們回到本章開篇提出的問題,即人的行動會像物質一樣受到能量的限制嗎?宇宙中的所有變化都源于能量的轉換,唯獨人類的行動就取決于意志、喜好和情緒嗎?只有人類是特別的嗎?

結論就是,人類的行動并不特別。對于人類的行動,我們不能像原子運動和電磁波一樣,來嚴格定義“能量”。但是,胳膊活動次數(shù)的分布與原子能量的分布可以用同一個公式表示。

這并非偶然。因為兩者都在反復調配有限的資源,并呈現(xiàn)出相同的結果。

在物質中,熱能在分子間被反復調配。而你每時每刻也都在調配胳膊的運動。一個是“能量”,一個是“有限的資源”,雖然名稱不同,但本質相同。更準確地說,能量是有限資源的一種,可以視為特殊的資源。

實際上,胳膊的運動是我們活著的重要資源。你身體的運動,也可以說是你得以采取行動的唯一來源。在模擬實驗中,我們將該資源形象地比作小球。小球隨機地反復移動是再簡單不過的模型,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模型解釋人類行為這一復雜的體系。它將表面的宏觀現(xiàn)象與其背后微觀下的反復狀態(tài)聯(lián)系到了一起。下面我們來進一步思考這種宏觀和微觀的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敏县| 乐平市| 苍山县| 凌云县| 汶川县| 沂水县| 梨树县| 肥东县| 万荣县| 正定县| 环江| 桂林市| 博罗县| 方正县| 平度市| 深泽县| 修水县| 宜兰县| 汝州市| 攀枝花市| 洮南市| 舒城县| 资中县| 灯塔市| 资溪县| 惠来县| 玉树县| 扎鲁特旗| 深圳市| 沭阳县| 微山县| 年辖:市辖区| 兰考县| 宜丰县| 霍山县| 长海县| 巨鹿县| 青浦区| 东丰县| 根河市|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