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掌握第一人稱的寫法
跨越三個障礙
大澤:這堂課的主題是“第一人稱的寫作方法”。我之前布置了“以第一人稱寫作”的課題,大家也已提交了相應的作品,所以我就邊點評大家的作品,邊講解這部分內容。首先,我來說說為什么要布置這個課題。
以第一人稱寫作,首先是為了消除視角混亂。“上帝視角”并不為日本人所接受,尤其是參加新人獎時,更會帶來負面影響。正因為視角混亂絕對有害無益,所以我希望大家練習如何用第一人稱寫作,從而克服這個問題。
其次,以第一人稱寫作只有一個信息入口。這將成為情節發展的一大枷鎖。有的作者寫著寫著,就會忍不住透露超出視角人物所知范圍的信息,光是這一點就已經失敗了。換句話說,我希望大家務必親身體驗這種寫法的難處,檢驗自己在受限的視角中能為讀者提供多少信息,能把故事框架構建到何種程度。
最后,還要看自己能把視角人物——作為講述者的“我”——的個性向讀者傳達多少。由于不是第三人稱,所以不能用“他(她)以前如何如何”之類的方式直接描述主人公。那該通過什么方法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呢?譬如,有某個女性角色對“我”這一講述者說出“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這樣的話,讀者就會覺得這個“我”很有女人緣。同樣,如果有其他男性角色對“我”說:“我知道你是個壞人,但沒想到竟惡劣到如此地步。”就會給讀者留下“這個‘我’是個大壞蛋”的印象。也就是說,通過對話可以突出角色的性格。
想以第一人稱寫作,必須掃清上面提到的這三個障礙。這說來簡單,其實很難。很多人一嘗試,就會覺得很不順手,結果往往不顧第一人稱的限制,造成視角混亂,寫出“某某氣得面紅耳赤”這樣的句子,其實應該寫成“某某看起來氣得面紅耳赤”才對。
通過“以第一人稱第一視角寫作”,能檢驗自己的寫作水平,進而穩步邁入下一級別的課堂。
下面進入作品講評環節。需要事先說明的是,盡管我起初曾表示拒絕,但編輯部仍然決定,這次講座的講評全由我一人負責,學生之間不做互評。我接下來的點評,有些話可能說得很重,但請大家理解,我既不是要否定你們成為作家的決心,也不是在跟你們做什么保證。受到嚴厲批評的人就算覺得難堪,也請不要放在心上,但一定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要反復犯錯。我會通過課題發現大家的長處和短處,并盡量將揚長補短的具體方法教給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