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恐怖的薛蘭

  • 圖雄爭霸
  • 牛奶果茶
  • 3128字
  • 2018-09-27 06:35:50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可來自后世的姬陽卻知道,在糧草先行的同時,不管是戰前,還是戰時,情報工作也一樣是重中之重。

“斥候!”

在戰爭中就是軍隊的“偵察兵。”

若少了斥候的協助,任何軍隊的指揮官都成了瞎子和聾子。

姬陽的外掛,“傳國玉璽疆域圖”是厲害。可這個外掛只有在姬陽的實際控制區中才有效,離開了樓邑境內后,如今的他就跟瞎子差不多。

北方趙國的土軍縣封君,趁著姬陽剿滅西酂和東酂“匪患”的時候,已經強勢占據了除北酂小城外的所有地盤。

其兵鋒,甚至已經指向了樓邑的“內閭。”

“內閭”也叫直系領地,是姬陽封國內唯一沒有經過“盜匪,”大規模摧殘的土地,也是他民心支持的基礎。

已經基本整合力量,有了與土軍縣封君和三千趙國邊軍一戰之力的姬陽,怎么可能會放任趙國繼續肆虐下去?

“一戰功成,直搗黃龍。”

這是姬陽的既定戰略,早在西酂剿匪的時候,姬陽就有了初步的想法。

他準備玩一把大的,直接打殘趙國土軍縣的封君,一舉拿下安和與石邑,徹底掌控石樓縣,完成玉璽發布的第二階段任務。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如今的姬陽還無法建立屬于自己的情報組織,但軍隊的偵察兵是一定要的。

依靠繳獲自魏營的三十余匹戰馬,姬陽兌換了三十名“輕騎兵,”與之前的二十騎湊成一隊,又編制了一隊步軍,姬陽的“斥候營”已經有了基本的雛形。

軍隊的基本框架是整編完了,可姬陽的積分也見底了。看著剩余不到一千二的積分,姬陽可謂欲哭無淚,他加強自身實力的計劃只能再次擱淺。

好在!這次的擴軍整編也是短期內的最后一次了,否則他非被逼瘋不可。

如今姬陽麾下的武將基本夠用。

除了虎賁和鍵銳兩營的宋憲,郝萌和高雅外,劉何鎮守樓邑,李封與王賀被壓在北酂防御城池。

雖然被趙國欺負的有點慘,除了被動防御外沒有任何作為,但實力和兵力的差距太大,姬陽也不能過于苛責。

更何況,姬陽基本整編完成,戰力已經完爆列國普通常備軍的虎賁和鍵銳兩營,再加上戰力剽悍的一隊“陷陣營,”一百“斥候營,”共計一千一百五十人的精銳部隊即將北上,所以他對武將的渴求并不強烈。

再說了,姬陽對呂布麾下“八健將”以下的武將,也完全看不上眼。

但“文臣”的缺口就大了。

別說姬陽即將謀劃占領的石樓縣全境,就是如今僅有一個鄉邑的樓邑,在少了許汜這個“司空”之后,運轉也有了遲滯。

因為如今樓邑文臣要干的事情太多。

不說運送糧草,轉運傷員,安置北酂逃亡的民眾等與戰事相關的工作。

僅僅是已經剿滅匪患,急需安定的東,西,南,三酂,僅僅靠一個王楷都忙不過來。

所以,姬陽剩下的一千一百多點積分,瞬間便只剩下了一百多。盡管知道呂布麾下的文臣有點不上檔次,可“能拔膿的,就是好膏藥”有總比沒有強吧?

只是這次出現的人物卻讓姬陽大跌眼鏡,沒想到在呂布麾下,居然還有這樣牛x的人物。

薛蘭,豫州相縣人。(漢末“士林八駿之一,”“名士。”漢末溫侯呂布麾下“兗州別駕,”山陽郡守,曾為主將,與李封共守鉅野,后被于禁,李典,樂進圍攻而死。)

武力:67

智力:69

兵法:《鐵壁》,《奮勇》,《疾行》,《奮戰》,略........

內政:《九章算術》,《漢律》,《洞察》,《郡學山長》(郡公學校長。)略.........

技能:騎,射,劍。

我....................

看著新出現的薛蘭,姬陽的腦子有點不夠用了。他覺得自己被傳國玉璽給騙了,難道越往后,同級別武魂的實力也越高嗎?

這個薛蘭在姬陽看來哪還是什么文臣啊!簡直就是個變,態。

武力高,是不折不扣的三流武將,再培養一下甚至能升入二流。智力更是處在突破二流的邊緣。

至于兵法?比姬陽麾下所有武將的兵法加起來都多。僅入流的兵法就有《鐵壁》,《奮勇》,《疾行》,《奮戰》四個,剩下不入流的起碼十幾種。

除了姬陽已知的《奮戰》和《鐵壁》外,《奮勇》是攻城技能,增加攻城軍隊15%的綜合能力。

《疾行》就更有用了,在三個時辰內,增加軍隊30%的奔襲能力。這簡直就是打閃電戰,出其不意偷襲的標配。

雖然增強的上限全都是“三部。”也就是三千人,可姬陽麾下總共才多少人?

至于內政就更恐怖了。

《九章算術》和《漢律》還只是常規范疇,可《洞察》和《郡學山長》就不得了了。

《洞察》!

(通過匯總情報,分析敵軍動向,能夠洞察自身智力以下對手的動向和目的,有一定幾率,查探出超過自身智力對手的動向。)

如此技能,簡直是姬陽征戰敵境的標配。

就趙國土軍縣封君的麾下,怎么可能會有二流文臣?有一員二流武將就不錯了。

這要是帶上薛蘭出征,趙軍的所有部署,簡直就跟假的一樣。

相對于這個技能,薛蘭的另一個內政技能就更變,態了。

有了這個技能,姬陽再不必為后續的文臣發愁,也不再擔心領地內沒有文臣治理。

雖然“郡學”教授畢業的,最多也就是三流文臣,可如今的姬陽連一縣都沒有,占據一郡之地還不知道何年何月呢,這樣一座學院也足夠他用了。

可緊接著,已經融合完成的薛蘭就給姬陽潑了盆冷水。

“主公!若無一郡之地,怎能稱之為郡學?時,里酂出生員,鄉邑出貢生,縣學成茂才,郡學多孝廉,若有一成可堪一用之士,已屬不易。”

什么意思呢?

就是說,若想發展教育,里酂都要設立“私學。”酂是最基礎的學校單位,學成之后,大部分都有“生員”的學識,可以作為基礎小吏使用。

有潛力的,會進入“鄉學”進修,培養出來的人才,大多是智力在30點以上的“貢生。”

“縣學”對應智力40點以上的茂才,“郡學”才能有小概率培養出三流文臣,而大部分都是智力50以上的“孝廉。”

姬陽現在的地盤只有一個樓邑,在“學院體系”中,僅僅處于“鄉學”范疇,根本就沒有文臣晉級的土壤。

即便如此,作為廣安伯國的君主,姬陽也暗下決心,在情況穩定后,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建立“官學系統。”

因為人才這個東西,還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出來的。

八歲以上進私學,十二歲左右進“鄉學,”十五六歲入“縣學,”等進入“郡學”進修的時候,這些學子的年齡都在十七八,二十歲左右了。

而系統學習知識,沒有長年累月的水磨工夫,根本就無法實現。

在正常情況下,私學啟蒙三年,鄉學三年,縣學三年,郡學二到四年。

一個三流文臣,除了那些天賦異稟的妖孽之外,若想成才,至少要經過十年左右的刻苦學習。

你真當“十年寒窗苦讀”是個玩笑嗎?

哪怕是后世大學泛濫的年代,你若沒經過小,初,高,這十二年的努力,你也沒有進入的資格。

如今戰國時代的人才從哪來姬陽知道,全都是“諸子百家”的門徒,他們有一套自己培養人才的機制。

可姬陽沒弄明白的是,既然郡學才能小批量生產三流文臣,那兩漢如此多的人杰是哪來的?

答案是,姬陽忘記了漢朝還有“州”這個行政體系,以及太學這個變,態玩意。

兩漢最牛的時候,同年有三萬太學生。

大爺的!

三萬二流文臣武將以上的人才儲備!想想都讓人絕望,難怪人家說“強漢盛唐”了。

如此多的人才儲備,能不強嗎?

對此,姬陽也只有流口水干瞪眼的份。如今的他,就連縣學都搞不動,那就更別提太學了。

對于薛蘭如此牛X的人物,姬陽若真把他調回樓邑做文事,那姬陽就真是個棒槌了,至少現在還不行。

“軍師祭酒!”

這是薛蘭的新職位,就連“斥候將軍”這個職位,姬陽也同樣交給了他。

有《洞察》這個技能,薛蘭在短期內就是姬陽唯一的軍師。

而軍師的話,姬陽是一定要聽的。所以當薛蘭告訴姬陽,讓他暫時留在東酂,繼續剿匪練兵的時候,姬陽連原因都沒問便直接同意了。

哪怕他知道北酂的李封和王賀已經頂不住了,只能龜縮在北酂小城自保。

哪怕姬陽知道趙國的土軍縣封君,已經開始繞過北酂,開始向樓邑的內閭滲透,可姬陽卻選擇了聽取薛蘭的建議。

因為薛蘭融合的,是姬陽從魏營俘虜的一名三流文臣,魏軍的行軍司馬。

100%的融合過后,薛蘭對如今魏國的內部,以及天下列國的局勢,都有了清楚的認知。

既然如此,當然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了。

而重生后的薛蘭,哪怕忠誠已經達到了100點滿值,可依然對姬陽的信任由衷感嘆:“若溫侯前世如此信任屬下,又有何人會反?不說統一天下,獨占青徐,割據一方還是不難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碌曲县| 宁德市| 长治县| 库尔勒市| 渝北区| 灯塔市| 砚山县| 松桃| 旬邑县| 武邑县| 昌邑市| 柳江县| 赞皇县| 吉安市| 来安县| 许昌县| 吉水县| 锦屏县| 金川县| 黔西| 定州市| 永城市| 长泰县| 喀喇| 扎鲁特旗| 东宁县| 灵台县| 华亭县| 瑞金市| 郎溪县| 青海省| 江山市| 昌都县| 平安县| 基隆市| 江都市| 喜德县| 外汇| 平陆县| 微山县|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