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無恥無下限
- 農家悍女之空間有田
- 魔念那西色斯
- 2569字
- 2019-03-22 20:55:54
喬壽雖惱柳氏對他不理不踩,但他對柳氏還是有感情的,不愿父親說她的壞話,忙說沒有的事,柳氏最是純良,沒有什么彎彎繞繞,那與人有染,八成是別人補風捉影,爹娘不可當真。
老爺子沉默了一會,才說我也不愿意做這個惡人,我只給你分析分析,說柳氏八成和那姑娘串通好了來算計你的,那姑娘前一天晚上來,叫你第二天一早就去躲起來,等她一落水,你就現身救她,她為何不叫別人去,單叫你?
一是你早就傾慕她,二是因為你老實好騙,她要是個清白姑娘家,以她的條件她何愁嫁不到好人家?這其中必有緣故,可能是她已不是女兒身……
喬壽打斷老爺子的話,柳氏是不是女兒身,他最清楚,可能柳氏心里是有別人了,可她已經是自己的妻子了,說什么也要護著的。
喬壽是痛苦的,妻子心里想的是別人,老娘又無理取鬧,日子沒一天消停,可他是個真正的孝子,要他忤逆父母,還不如殺了他。
再加上柳氏對他冷若冰霜,老爺子又時常關心他,又幫著張氏說好話,喬壽的心漸漸地偏向父母了。
對柳氏漸漸地由關心坦護到后來的看起來的小心翼翼,實則是不管不問,由著張氏鬧騰。
再后來,挺著個大肚子的柳氏,由原來的青磚大瓦房里,移到了這間加蓋的茅草房里。
原來這一切都是柳氏作的,喬壽原也是愛她的,只是她自己放不下過去,她也是傻,那個男人真要愛她,就不會娶別人了,就像當年喬壽為了娶她絕食一樣,那姓李的大可以以死相逼,她就不相信他的爹娘是鐵石心腸,會看著兒子去死。
姓李的大概是嫌棄她被別的男人抱過了,這種人最惡心,還不如喬壽,起碼喬壽有擔當。
喬壽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大概老爺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得不到柳氏的一點關愛,天長日久,心里必然扭曲,加之老爺子這老逼登的PUA外加暗戳戳的上眼藥抹黑,變成這樣也不奇怪了。
有這老不死的在這中間攪合,這倆夫妻能把日子過好才怪!
沒看老家伙隨便說兩句喬壽就要回來打杏兒嗎,這三觀都扭曲成啥樣了。
喬欣突然想知道老爺子是怎么發家的,在古代,生產力低下,種田不容易發財,一般地主財主,都是祖上傳下來的產業。
老爺子祖上也都是些老老實實的農民,祖祖輩輩守著那幾畝薄田艱難度日,難道是張氏的嫁妝,所以老爺子才對張氏百依百順,才處處維護她?
喬欣百思不得其解,干脆就看看,這一看,再次刷新了她的三觀,果然是無恥無下限啊。
原來老爺子年輕時,曾給一個大戶人家做過下人。
那家人家財萬貫,良田百傾,那家夫婦二人只有一個公子,疼得眼珠子似的。
老爺子當時就是那公子的貼身小廝,巧的是,張氏也是那公子的貼身侍女,不得不說,張氏年輕的時候可真是個美人,比柳氏也不差到哪兒去。
那公子到是個正人君子,與張氏相處久了,竟有了幾分情意,卻不肯輕慢了張氏,只說待娶妻之后再納張氏為妾。
誰知老爺子也早已傾心張氏,怎奈老爺子長相普通,入不了張氏的眼,一心一意只愛那公子,公子敬她愛她,說了要給她一個名份,她服伺公子幾年,竟未曾輕浮于她,她如今還是完壁之身。
不久后,公子就要成親了,老爺子心急如焚,公子成親后就會納張氏為妾,這事老爺夫人也是答應了的,老爺子不甘心,張氏是他喜歡了很久的人,一定要想辦法阻止公子納妾。
老爺子想了一整夜,居然真讓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公子未過門的妻子家里也是高門大戶,上有三個哥哥,她是家里最小的,且是家里唯一的女兒,爹娘視她如珠如寶,家里人都捧著,護著,因此,此女最是心高氣傲,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
老爺子多方打聽,知道此女性情后,想出了一套計策。
這日,老爺子借替公子送些小玩意給她,故意在她面前說漏了嘴,待她追問,才把早就編好的故事說出來。
老爺子說公子房里一丫鬟想攀高枝,成天在公子面前搔首弄姿,幸好公子心里只有她一人,未曾被那丫鬟迷惑,但天長日久,公子未必不會動心,且那丫鬟長得很有幾分姿色,老放在眼前,誰也說不定會發生什么事。
那小姐先是氣得不行,后冷靜下來覺得這事不能怪公子,都是那些下賤的小蹄子,整天想爬公子的床,試圖想一步登天,倒是想得美,看她怎么收拾那個賤蹄子。
老爺子何等人?最會逢迎拍馬,要不然怎么在短短幾個月里就從最為低賤的雜役,變成公子身邊最親近的貼身小廝呢?
那小姐沒見過什么世面,也沒什么見識,被老爺子三寸不爛之舌哄得高興,又給她出主意,又告訴她自家老爺夫人十分慈祥,告訴她如何討他們歡心,又把她夸成一朵花,說她這樣的小姐打著燈籠也找不著,心地善良,性情又好,自家公子能娶上她這樣的,那是上輩子燒了高香。
只把那小姐夸得天花亂墜,儼然忘了自己姓甚名誰了。
她家奴仆都是些寡言少語的老實人,哪見過如此巧舌如簧的下人,當下覺得非常有趣,心想我要是有個這么個機靈的奴才就好了,有些自己不方便的事,都可以交給他了。
這么想著,越發看老爺子順眼,叫人拿銀子來打賞,老爺子千恩萬謝,又趁機表忠心,說有什么事打發個人來說一聲,奴必隨叫隨到。
后來,公子成親,第二天新媳婦的首飾不見了,在張氏的枕頭底下找到,新媳婦大怒,欲發賣了張氏,公子和老爺夫人都替張氏求情,說打幾下就算了,張氏這些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最后還是老爺子下跪求情,說奴才如今也已到娶妻的年紀,不如把張氏許給他吧。
盡管張氏不愿意,可她也沒有別的辦法,少奶奶容不下她,變個花樣打發了她,她根本沒有偷東西,這肯定是栽贓,可她有什么辦法呢,人家是主她是仆,人家要辦她還不是現成的?
老爺子和張氏成婚后,公子給了他們一筆錢,大概是百來兩銀子,把他們的賣身契還給他們,讓他們走了。
給他們那么多錢主要是怕張氏以后過苦日子,有這些錢,可以買幾畝田或是做點小生意也不怕餓肚子了。
公子對張氏還是有感情的,至于為什么趕他們走,是因為有一次跟媳婦閑聊,結果就說到了老爺子在他們婚前去替他送禮,言語中多是對老爺子的贊賞,公子一問,單純的新婦就把那天的話和盤托出了。
公子這才知道都是老爺子搞的鬼,公子是個寬厚的人,并沒有當著媳婦說老爺子的壞話,只是放了身契給點銀子趕走了事。
誰知幾年后的一天,那少奶奶來尋老爺子,原來她們那里來了一群山賊,他們占山為王,專門搶劫當地的富戶,相公和公婆都被山賊殺了,自己被忠仆護送著逃了出來,一路上仆人們也都被殺了,自己僥幸逃過一劫。
自己娘家也逃到南邊去了,自己舉目無親,這才想起老爺子來,希望老爺子給找個地方落腳,銀子不是問題。
又見她大著肚子,問她何時生,她說差不多再過半個月就要生了,求他幫忙找穩婆等一應事物,老爺子一口答應,并說自家婆娘這幾天也要生了,正好一起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