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從門外又走進來一群人,拯救了險臨絕境的趙卜道。為首的人衣裳如云霞般光彩奪目,一看就是當大官的。李太守陪在一旁。謝天謝地,趙卜道心想,瓊花石差點被人奪走。“這位是京城來的禮部江侍郎,專程來視察我們這里的辦學情況!”李太守向大家介紹。眾人連忙行禮。“江寧城文化底蘊豐厚,有鳳凰臺、烏衣巷、朱雀橋等古跡。我們官辦的學堂為什么不講講古代文人寫這些古跡的名文佳作?”江侍郎問司馬老師。那老師無言以對,李太守趕忙出來打圓場:“我們這里的教學風格是主張讀書、行路兩不誤。我們會讓學生們到江寧城中游覽名勝古跡。”
“這樣甚好!”那江侍郎說,“聽說江寧近日風災,學館場地遭遇不測。現在學員人數雖少,但你們堅持辦學,我回京以后一定會奏明皇上。”李太守、司馬老師等人滿臉堆笑,說了一大筐感謝的話。“那你們得抓緊時間修復場地!你們這里的云錦這么好看,修出來的學館可不能太寒磣了!”江侍郎說完,就帶領一行人離開了。李太守臨行前和司馬老師耳語了幾句,然后加快腳步追了上去,繼續陪著江侍郎。
“李太守說了,今天下午就放你們到江寧城中游覽一番!”司馬老師對趙卜道他們幾個年輕人說,“不過明天還得回來,不要妄想就此跑了。我們李太守的父親李總監已經把你們每個人的畫像交給官府!”那司馬老師說完看了趙卜道一眼就甩袖走了。
趙卜道獨自離開,任憑白衣少年等幾個臨時學員在身后怨聲載道。他不想再回來了,哪怕被官府通緝也無所謂,因為對于他來說,沒有約束的生活最為重要。
走過當年名士薈萃的烏衣巷,來到如彩虹凌波的朱雀橋,趙卜道感受到了江寧城在繁華外衣下的悠悠古韻。拐彎抹角,沒想到朱雀橋就在夫子廟附近。江寧在古代又叫金陵,趙卜道曾經讀過唐代詩人劉禹錫寫的《金陵五題》,于是隨口念出了其中一首:“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沒想到有人跟著他一起吟誦,是一個清脆而又熟悉的聲音:“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趙卜道回頭一看,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大姑娘,正笑盈盈地看著自己,身邊站著一只大雁。趙卜道不記得自己認識哪個姑娘,但確信見過她。“請問姑娘是……”趙卜道連忙問道。“趙公子,你不認識我了嗎?”那女孩咯咯笑了起來,“我是李清怡啊!”什么?李清怡是女孩?趙卜道想到自己昨天晚上還和她抱在一起,不由得羞紅了臉。看著他難為情的樣子,李清怡笑得更厲害了。
“一個女孩子行走江湖不方便,所以我才女扮男裝!”李清怡說。“那你為什么要丟下我一個人?”趙卜道突然不高興起來。“就是不方便啊!”李清怡說,“你不會懂的!其實我最主要的原因是想早點離開張家少爺!”于是她向趙卜道訴說了剛才的經歷。原來李清怡為了擺脫張家少爺的糾纏,回去向張員外辭行。但她放不下趙卜道,所以后來又回到學館,準備伺機拉趙卜道一起逃跑。沒想到李太守給大家放假了,更沒想到的是那只傳書的大雁也跟著她一起離開了張家。“我給它起名叫錦書……”李清怡說。“可是你為什么愿意恢復女裝?你不是說不方便嗎?”趙卜道急切地問,不等她把話說完。“為了你呀,傻瓜!”李清怡又笑了起來,“我們以后結伴同行怎么樣?”
“好啊!可是我不想回什么學館去了!”趙卜道說,“我們一起去揚州吧!”李清怡欣然同意了。“不過先等等!還是江侍郎說得對,江寧有太多名勝。象鳳凰臺我還沒去過。”趙卜道游興未盡,于是提議到鳳凰臺一游。
登上鳳凰臺,天高地遠,江水浩蕩。“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李清怡念起了古文。場景非常貼切,趙卜道心想,可惜用錯了地方。“這是蘇軾的《赤壁賦》,”趙卜道說,“我們應該念李白的詩……”“你以為就你會,”李清怡淺淺一笑,“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再一次同念一首詩,兩人相視一笑。能和心愛的人一起游玩、吟誦,人生的樂趣盡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