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完正月初八,村子里出門打工的人就基本出門,又開始了新一年的異鄉奮斗,尋求發財之路,再也不會等過完正月十五了。而且出門打工的人越來越多了。
正月十五過后,上學的上學,忙種的忙種,一切又開始了周而復始的生活。
開學第五天,天氣很好,下午三四點的時候,陽光均勻地灑在大寶家的院子里,朱愛明從外面種土豆回來,看見曉躍和村里的幾個孩子騎著自行車回來,便驚訝地問:“你們怎么天天這么早放學了?”
“剛調來的語文老師辭職了?,F在語文課是自習課。”幾人異口同聲地回答。
何梅聽見院外的聲音,趕緊打開大門走了出來,問了明白,心里充滿了疑惑:“宋老師是位好老師,要說是辭職了還真不可理解?!焙蚊芬恢币詾榻處熓呛寐殬I,沒有辭職的理由,雖然工資少但是受人尊敬,還可以平日里種種田地。
“現在老師都往城里跑,誰還想呆在農村?”朱愛明答道,他知道所有人現在直奔的一個字“錢”。
當然無可否認,除了錢之外的東西,也有其他促成因素。
宋仲鳴這個當了小學教導主任幾年沒有得到升遷,反而自己的位置面臨著一種威脅。今年正月初八宋仲鳴便跑到城里尋找發財之路。這其中的原因還要從頭說來。這幾年義務教育開始推行,小學教室開始了翻建,原先一層的磚房已經變成了三層的教學樓,然后三層又翻成五層。門前的花園拆了建,建了拆。
就在正月開學的時候,有人看中了宋仲鳴,將其借調到鎮上的完中當初中語文老師。宋仲鳴到了初中部,發現天下烏鴉一般黑,初中的樓房也在翻建,明明是好好的平房卻翻建成樓房,而明明當年自己上學的那一排危房卻還在繼續給學生使用。
據說是高中部近些年在不斷擴招,現在中考的分數不夠只要花錢不需要找關系也可以進高中就讀了。家長們開始越來越重視孩子的高中教育了,大概他們已經知道打工并不是孩子將來最好的出路,甚至很多父母給孩子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學校周圍也在蓋樓房,因為陪讀的風氣越來越嚴重,目的就是舉全家之力幫助孩子戰勝高考。
樹挪死,人挪活。宋仲鳴瞅準了時機,干脆找關系隨了禮辦了一個教師內退,他向蔡大田借錢,跑到城里跟幾個老同學辦了補習學校,自己當起了補習學校的校長。
不過,這個校長也只是一個頭銜而已,宋仲鳴和幾個老師都是周末和平日放學后給學生補課,別人正常上班時間,他們在研究課后習題。這種上班方式,讓宋仲鳴的口袋也一天天地鼓起來,他再也不念著以前那每個月三百塊錢的死工資了。
他突然覺得自己這個老學究還很值錢!
八幾年剛開始的時候,鄉下教師工資就三十元一個月,九幾年工資是兩三百塊一個月,現在他可以達到三千一個月。按照現在的趨勢,要不了三年時間,他就會把在鄉下教書三十年的工資全部掙回來。
這年頭不僅只有升官發財,承包建筑項目可以發財,當補課教師也可以發財!據說大城市的課外輔導班到處是,名字五花八門,甚至還有不少做出了品牌效應。
這時,宋仲鳴突然又感覺自己他媽的以前都白活了!
“蔡嬸,宋主任也去城里發財了!”何梅遇見蔡蘭問。
“他呀,也是逼上梁山,為了攢錢給兒子宋仁買房結婚?,F在沒有房子,哪個姑娘肯嫁?”蔡蘭解釋道。如果按照他在鄉村的教師工資,那么他一輩子也掙不起城里的一套房。
“哎,這風氣不知道是誰提起的?現在結婚條件越來越高。誰家兒子還結得起婚?一個個必須得發財!”何梅嘆道。
“你小兒子是城里人,當醫生掙的錢多,以后又不怕買不起房。”蔡蘭回答。
“醫生也是那點工資,在城里買房那簡直連九牛一毛也不算?!焙蚊樊敵跣鹤涌忌洗髮W時的優越感此時已經淡化得差不多了。大兒子是窮,娶不起媳婦;小兒子考上大學,也是窮,買不起房,娶不起媳婦。
在這個水漲船高的年代,必須每個人都得發財去。宋仲鳴也許走的是一條正確的道路。用朱愛新的話說,這是城市在發展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