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大寶拖著平板車回來了,上面堆放著幾籃子雪里紅,何梅和桂花、蓉花準備的幾個菜也好了,何梅把米飯盛好,先端了兩大碗上來,擺在朱愛新和朱愛明的面前。
“你這是雜交大米嗎?”朱愛新明知故問。
朱愛明一直都心不在焉地聽著,他急需知道大寶的對象有沒有著落,但是就不好開口,忽然聽到這里,便小聲地問:“什么?”
“雜交”這乍一聽多么刺耳難聽,難于啟齒。什么雜交?村里人乍聽便還以為是驢子和馬在亂搞呢?這水稻也雜交?當然這雜交現象在村里不是沒有,只是大家沒有這個叫法。
朱愛新心領神會,向四周張望一下,于是便耐心地解釋起來。
村里人稱作一種洋鴨的家禽,大概不是本地的,羽毛是雪白色的,樣子像只大飛鳥,它是家禽中飛得最遠的,估計是還保持著飛鳥的特性。這種洋鴨氣性特別大,誰惹它生氣了,它會一口氣飛個一兩里路不在話下。
而這種雄性的洋鴨體型比當地的麻鴨大兩倍左右,發情的時候也厲害。它騎在當地的麻鴨身上,麻鴨乖乖就范,匍匐在地,兩只鴨疊在一起,不久周圍就散發出難聞的騷味,久久才散去。
然后那麻鴨下蛋孵出來的后代,體型還是像雄性的洋鴨,但是羽毛主體是黑灰色,還帶有一種孔雀羽毛的熒光綠,飛行的本領也大為減弱,但是沒有繁殖后代的本領。這大概就是洋鴨和麻鴨雜交的后果吧。
這種雜交行為后來被村民們利用。由于洋鴨渾身肉多且結實,非常適合吃肉。麻鴨瘦肉少且松弛,非常適合下蛋。而且雄性的洋鴨可以長到凈重六七斤,雌性的洋鴨凈重只能長到三四斤,村民們便希望多養些雌性的洋鴨多吃肉。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這兩種鴨雜交出來的后代就像雌性的洋鴨體型,具備洋鴨的全身瘦肉的優點。村民們便開始有意讓它們雜交,提高瘦肉產量。
朱愛明聽后,似乎恍然大悟。原來自家院子里就有幾只雜交鴨嘛。
雜交就是這么回事!因此這雜交水稻并沒有什么好害怕的!這雜交水稻畝產千斤,朱家村人聽遠方的親戚說過。可是人們對新東西總是抱著不確定的態度。因為山區每戶人家田地有限,人均也就幾分田,如果一旦種植失敗,就不可收拾。
朱愛新看著朱愛明擔心的表情,說:“老大,我知道你保守,你可以劃出三分田試試,我保證沒問題,很多地方都種植成功了。”朱愛明表示愿意試試。
等人到齊了,兩家人和和氣氣地吃著飯菜,聽著朱愛明一板一眼地講述城里的新鮮事。朱耀也在講述他知道的天文歷史地理。
“城里人多好!有知識有學問!”這幾乎是他們得到一致的結論。
“聽說,馬上農村人也可以買城鎮戶口,成為城里人。”朱愛新突然把話鋒一轉,把他得到的最新消息告訴了大家。
“可是我們農村人哪有條件買戶口?我們吃飽穿暖就謝天謝地了。大寶還沒對象,你們也幫忙張羅張羅。不然我們要斷子絕孫了。”何梅趕緊把話題引了出來。
“哎,大寶要是個村里的姑娘,我還好張羅。如今姑娘們都往城里嫁,哪有城里的姑娘愿意到農村來?要不讓大寶到城里當上門女婿,倒是有個姑娘家條件不錯,你們可肯?”朱愛新的妻子梁巧珍問。
“那不行,只要我有活著還有口氣,大寶絕對不能做上門女婿,哪怕對方條件再好也不行。”朱愛明趕緊接過話茬。
屋里說話的氛圍立馬凝結了。何梅立即招呼大家先吃飯。吃完飯,朱愛明帶朱愛新一家三口把朱家村上上下下又走了一遍。逛完朱家村,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朱愛新一家急著回城。何梅一家再三挽留,三人還是執意回城,他們已經很不習慣農村的住宿條件。
送走朱愛新一家之后,何梅和朱愛明兩人剛從村頭回來,遇見六指姑娘帶著孩子大山回村,手里的補丁袋子空空的,似乎一天乞討無果。
六指姑娘每次白天去乞討,漆黑才回村。何梅要是見到她和孩子,總是給些充饑的,要么是一根紅薯,要么一根玉米,有時也會給一小碗米飯,看著吃完飯的孩子還是眼巴巴地看著她們不走,何梅又不忍心再給一把米。
朱小虎是個無爹無娘的孤兒,分田到戶的時候,他也有一塊田地。只是當時他沒有父母,村長朱前只好把山腳下那塊被人嫌棄不要的田地分給了他。他靠自己種的糧食每年都吃不飽,只好靠著平日里獵捕些兔子什么野味充饑。他除了一把土槍外,一無所有。當年差一點和孤兒朱小喜送進了村里的敬老院。
山頂的朱小虎覺得年紀輕輕,寧愿挨餓,也不愿意去敬老院。后來朱小虎年齡也不小了,村長朱前便和村里人打招呼,哪里有招上門女婿的讓他去,一來是看他可憐,孤苦無依;二來是怕他在村里惹事,添麻煩。
后來何梅的娘家有人招上門女婿,便給他介紹,但是朱小虎還不愿意去,表現出一副窮人特有骨氣的樣子。
他原來住在村子里一間破舊的牛棚旁邊,幾乎天天和牛為伴。一到夏天,牛棚里不僅臭味熏天,還有很多吸血的蚊蟲蒼蠅。他想自己單獨找塊地方搭建茅草屋,可是沒有地方。村子里的宅基地都是劃分好的,他又沒錢買,于是他自己跑到龍王廟后面,開辟了一塊荒地,壘砌了一間房屋,四面的墻是用石頭、樹枝和泥巴糊起來的,屋頂是茅草鋪蓋的。
山頂沒有電,一到夜晚就黑成一片,有時他會把寺廟里燒剩的蠟燭撿回家照明。他覺得獨居的生活挺好,雖然孤獨,但是空氣清新,蚊蟲蒼蠅少了許多,也不用被村人嘲笑,偶爾還可以享受下神明的貢品。
就在搬到山頂的第二年春天,山花爛漫的時候,突然有一天他帶回了一個姑娘,姑娘長相一般,心地善良,就是右手靠近大拇指的地方多出了一根手指,后來人們一直稱呼她為六指姑娘。
村里人做夢都沒想到,朱小虎今生還會有女人和他睡覺,給他生子。這個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發生后,便有人說龍王廟后那塊荒地是塊風水寶地。
然而幸運的朱小虎并沒有給這個六指姑娘帶來什么幸福的生活,兩人生子之后,日子就更加艱難了,以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現在突然增加兩個人吃飯,家里變得吃了上頓沒下頓了。
于是朱小虎平時夜里偷著去打獵,那時野雞、野兔、豬獾還是不少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朱小虎的這把槍是不能被人發現的。國家已經不準私自藏槍了,所以他絕不會當眾人面拿槍出來。在朱家村人的心目中,他這個神槍手只是一個傳說,并沒親眼見過他的槍,所以也無人舉報他。
六指姑娘呢,便帶著孩子去其他村子里去要飯。她一般不是迫不得已,是不在本村乞討的。心善的人都知道朱小虎家的日子不好過,只要她帶著孩子來到門前,總會抓上一把米。遇到吃飯的時候,也會給一碗飯。有人看著六指姑娘和她的孩子衣服太破舊了,也會給件破舊的補丁衣服。
今天何梅看見他娘倆可憐的樣子,趕緊招呼兩人在門口停下。廚房的盤子里還剩下一只雞爪,何梅將它一起和飯湯裝好端了出來,倒在孩子那只破舊的鐵皮碗里,皮包骨頭的孩子一邊走,一邊狼吞虎咽起來。
何梅見到娘倆走遠了,便嘆了一口氣說:“哎,好端端的姑娘跟了小虎自己受罪,孩子也受罪!”朱愛明也跟著嘆了口氣。兩人關上院門后,又是一夜沒合上眼,大寶這輩子到底能不能討到媳婦?難道還不如山頂沒爹沒娘的朱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