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貓次元:中國吸貓現象研究報告
- 騰訊研究院
- 690字
- 2019-05-08 10:08:05
第二章吸貓的社會功效:治愈

不同時代、地域、文化的人類,為何近年來都如此為貓著迷呢?
吸貓族將之歸納為兩個字:治愈。
“治愈系”是日本在1999年后半期開始出現的詞語,原本是指電視上演出的女性藝人中能讓人感到平靜,治愈,舒暢的人,以及她們的動作。2000年時這個詞也為男性所使用,有溫柔穩重氣場的一部分男性偶像、演員等也被稱為“治愈系”。
后來,“治愈”被引申為貓咪專用名詞。
與貓咪互動可以減少個體的焦慮、抑郁和孤獨感,提升幸福感、自尊和良知(Knight & Edwards, 2008; McConnell, Brown, Shoda, Stayton, & Martin, 2011),甚至能對罹患精神疾病的病人產生積極影響,幫助他們更好的康復(Barker &Dawson, 1998)。對兒童、老人、特殊群體和空巢青年們而言,貓咪的陪伴甚至比人類伙伴更為重要。
現代社會中人際關系逐漸淡漠,生活節奏飛快,生活壓力倍增,人們愈發渴求一份純粹的、穩定的、安全的、不帶功利色彩的情感支持。這種真誠的關系在人與人的互動中可遇而不可求,即便遇到了,也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情感來維持。而貓咪與人類之間的情誼十分純粹,主人只需要備好充足的貓糧和水,或是點開互聯網上任意一個貓咪短視頻,即可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獲得穩定的陪伴和撫慰。
我國“空巢青年”是貓咪“治愈”功效的受益群體之一。
這一群體從2017年開始獲得大眾的關注。數據顯示,他們大都是80、90后,絕大數遠離故鄉,獨自在大城市打拼,單身且獨居。空巢青年群體是社會的重要人力資源和主要勞動力,也是網民中最愛發聲的群體之一。他們面臨著缺乏感情寄托和居住條件差兩大困境,容易通過網絡來逃避現實中的孤單。這一群體具有的特征,與本次報告中提到的養貓/吸貓人群的吻合度達到90%以上。可以說,貓咪和貓內容,正是這些青年內心的填補和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