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042:鸞閣
- 庶女謀臣
- 阿九AJ
- 2881字
- 2018-10-01 18:13:39
清晨的朝陽初升起,天空下起了微微細雨。
朝會結束,孟瑤出了正殿,緩步下了玉石階梯。
此時雨下的有些大了,有一個內侍撐了把傘,走到她身邊,行禮,“太姬遣奴才送姑娘出宮。”那“遣”說的極重。
孟瑤皺了皺眉,不動聲色的行禮“有勞大人了!”
“姑娘客氣了。”那內侍回了禮,而后做了個請的姿勢,孟瑤不再多說,提步離去。
跟著那內侍出了宣政殿,行了一會,轉過永巷、穿過長廊、經過一處半新不舊的宮殿,路越走越偏。
但此處顯然不是出宮的路,孟瑤卻也沒有說什么。
終于二人到了一處偏僻的閣樓處停了下來,那內侍退了一步,恭敬的立在一旁“陛下在上面等候孟姑娘多時了。”
閣樓威嚴肅穆,高聳入云端,抬頭可見牌匾上“鸞閣”二字卻是清晰無比。
“鸞閣”意為鸞鳥棲息之高閣,高祖為了紀念當初為大楚開國立下汗馬功勞的臣子所建,只不過到了現在這里卻已經荒廢多年——
站在鸞閣之下,孟瑤神色微顫,卻是沒有多問什么,直接進了閣樓。
鸞閣足有五層樓,每一層都是擺滿了精致的桌案、軟塌,很是舒服,孟瑤卻沒有停留,直接上了最高層。
鸞閣最高層位于第五層,歷來是帝王休息之所。
孟瑤上了最后一個臺階,站在門口,深吸了一口氣,這才轉過屏風,就看到窗邊站著一個少年,此時外間大雨瓢潑,少年身穿孝衣,背對著孟瑤,站在窗前,周身卻散發著一股凜冽的寒氣。
“陛下,”孟瑤見了少年,雙膝下跪,伏在地上,行了一個端正的臣子之禮。
“起來吧!”少年天子微微開口,聲音略微沙啞。
“陛下身子無妨吧!”自半年前那件事之后,孟瑤還從來沒有這樣單獨與他相見,此時聽了他的聲音,不免擔憂。
“無事!”玄昊哲立于窗前說了這么兩個字,沉默良久才又開口,“漠北的局勢如何了?”
“柔然叛亂,漠北史部、石部、杜馳卜大為削弱,今年之內恐怕在無力南下。”孟瑤陳述事實。
“真可惜,”少年天子卻在惋惜,“如此良機卻因我國亂而無法給他們沉重一擊。”
大楚武安侯之亂,北境十萬守軍伏誅,此時哪有力氣進攻漠北?
孟瑤也是知道這一點,方才勸道“陛下來日方長,大楚建國初期,漠北軍隊就屢次南下侵擾,如今已歷兩百年,數十位先帝的努力,好不容易掙得了如今的局面,此時不宜操之過急。”
“正因為如此朕才覺得機不可失啊!”玄昊哲仰頭望天,語氣中不乏感嘆,“大楚歷代先王休養生息以抵外敵,可是如今一場叛亂,就令我國內空虛,你忘了嗎,前幾日影衛的密報,南方古越之族糾結了舊日之臣以及當地流寇欲趁火打劫,真是不知什么時候就打到我長安皇城之外了。”
“南蠻越族早在數十年前就已經平定了,此時見戰亂平定,長安防衛嚴禁,他們斷不敢此時來攻,如果陛下實在不放心,臣愿為陛下跑一趟。”
“不必了,”玄昊哲嘆了口氣,“以前南蠻安居一隅,如今卻屢屢試探,還不是因為我朝堂內部,風起云涌,而朕無實權,只能任這些亂臣賊子,覬覦我國政了。”
他這話說的有些無奈,孟瑤不忍,“陛下,”說著身子伏在了地上,“請陛下放心,臣雖實力有限,但必定殫精竭慮,為陛下死而后已。”
玄昊哲聽了不禁轉身,親自扶起孟瑤,“阿瑤,在我心里你永遠不是臣子,”玄昊哲說著在桌案前坐,把玩著一個金玉杯,眼中寒光閃過,一字一句的道“那林氏逆黨陷害巖弟、逼死母親,亂我宮闈,朕定不會放過他們。”
“陛下,臣有一策,請陛下細心聽完,”孟瑤見他情緒沒有什么變化,接著說道,“前幾日,臣在御花園中見到了林氏的侄女,林氏無女,最是疼愛這個侄女,我想她是有心讓此女做陛下的皇后的,既然如此,陛下何不率先下旨,這樣還能掌握主動權。”
“可是那甄燕”那女子常跟在林氏之后,因此玄昊哲對她還算有點印象。
“是,”孟瑤點頭。
“此女心性高傲,入后宮是福還是禍,”玄昊哲思考了一會,又道,“況且如此做法,豈不是讓那甄氏做大。”
“陛下,可還記得先皇薨逝前所說的話,”
“那甄氏本就不甘只做一個商賈之人,此時雖與林氏為姻親,但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陛下如今納他的女兒,給他國丈之名,在設計讓他與林氏決裂,此人必定不會再顧及那么多。”
“可這樣一來豈非養虎為患。”玄昊哲問。
孟瑤笑了笑,道,“后宮佳麗三千,天子納妃也從來都不是只有一個,陛下大可下旨選秀,廣納天下女子入宮,以權衡后宮局勢。”
“可這天下氏族,又有哪一個是能夠與那甄家相抗衡的。”
“瑯琊盧氏。”
“瑯琊盧氏?”玄昊哲楞了一下,“可是瑯琊盧氏歷來不涉朝堂之爭啊!”
“是,”孟瑤點頭,“可這天下氏族,又有哪一個有這實力可以與甄氏相抗衡,陛下不必擔心,這京城之事告一段落,臣替陛下去瑯琊走一遭,定能促成此事。”
“好,朕信你,”玄昊哲說著端起桌案上的茶杯提給孟瑤,“前幾日,我與阿玨說起,他還要邀你一起喝牡丹釀,不過今日他不在也沒有牡丹釀,就以茶代酒吧,我敬你。”
孟瑤在他對面落座,接過茶杯,端起來一飲而盡,“真是好茶。”
不過茶入肚,孟瑤才想起今日出門前還沒有吃早飯,此時腹中咕咕作響,看著滿桌子的糕點,她也不客氣,哪起一旁的筷子夾了一塊桂花糕放到嘴里,滿意的嚼著。
玄昊哲笑看著她,眼中充滿寵溺與愛憐。
——
半個時辰后,孟瑤下了鸞閣,盡管此時雨已經下大了,剛剛那名內侍卻還站在原處,見了孟瑤下來,趕忙撐了傘,過來扶孟瑤“雨下大了,奴才這就送姑娘出宮。”
“不必了,”孟瑤卻是搖了搖頭,看向那內侍,“想必公公是陛下信得過得人,太后新喪,陛下卻無法守孝,想必心理不好受,大人陪著陛下吧!我無妨的。”
“這。。。。。。”小太監看了看欒閣里,又看了看孟瑤,顯然也在猶豫。
“放心吧!從這里出宮的路我很熟悉的。”孟瑤見她猶豫,不得已提醒道:“而且當下也不太合適,太姬那邊見你與我過多的交流會生疑的。”
說道這里那內侍也終是恍然,將一把未撐開的傘拱手送與孟瑤面前,“是奴才思慮不周了,既然如此,請姑娘路上慢點。”
“多謝了,”孟瑤卻不在多說什么,從他手里接過傘,撐著走入雨中。
孟瑤的背影漸漸的消失在雨中,不知為何小太監看得呆了,直到一道伶俐的聲音從背后想起。
“阿奴,”小太監驚了一下,趕忙回身,就見天子不知何時已經從樓上下來了,此時站在堂內,冷冽的臉上一掃多日的愁云,雖然此時穿著孝衣,可微風一吹,卻自有一股威嚴氣概,小太監低了頭,躬身踱步走了幾步,而后雙膝跪地,整個身子伏在地上,等候差遣。
“去傳召,”少年天子的聲音良久之后,終是傳來“朕要召見太姬與魏王,明日林相壽宴,朕會親自過去。”
這是兩道命令,卻是此時朝中最大的事情,小太監不敢耽擱,撐了傘就往外跑。
與此同時,孟瑤也終是到了宮門口,素衣再次等候多時卻不見孟瑤出來,此時正打了傘,焦急的等著,見孟瑤出來了,趕緊將她扶進車內。
車內此時染了爐火,挺暖和的,孟瑤進去便倚在軟墊上,素衣則命人驅使馬車前行。
馬夫驅車行駛在雨中,車內素衣到了一本熱茶給孟瑤,“我還以為小姐在宮里出什么事了呢?”看孟瑤裹著狐裘,身子瑟瑟發抖,素衣給暖爐里加了一把炭火,推得離孟瑤進了些。
孟瑤接過喝了口,而后就將茶杯放在手心暖著,“有什么事嗎?”
素衣猶豫了一下,卻還是說道,“剛剛小王爺進了府邸——”
她說道這里,孟瑤眼睛量了一下,素衣知道也不用再說下去,孟瑤已經明白過來。
霍玨今日還在孟宅,而她還沒向王府那邊坦白。
想到這里,孟瑤雙手捏了捏鼻梁,呼吸略顯不穩,“他們有碰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