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核心技術與應用
- 鄒均
- 2174字
- 2019-01-05 10:03:37
作者簡介
鄒均,廣電運通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CEO、中關村區塊鏈聯盟副秘書長。主編技術暢銷書《區塊鏈技術指南》,在領先的國際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區塊鏈論文獲IEEE ICWS最佳論文獎,共識算法論文由國際頂級期刊《Transaction on Service Computing》收錄并刊登。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計算機博士、商學院MBA,曾榮獲澳中校友會“杰出校友獎”、麥考瑞大學“校長獎”。
于斌,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博士。主編《金融科技概論》等專著四本,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一等獎。是網絡教育、金融科技、區塊鏈等領域專家,現任北郵在線教育投資集團總裁、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委員、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專家,上海財經大學、亞洲財經商學院特聘教授。
莊鵬,現任IBM全球服務金融服務部高級顧問經理,資深架構師。擁有14年金融行業業務和應用架構、IT系統集成、應用系統開發和管理、戰略咨詢規劃經驗。特別是在金融行業面向服務架構轉型,企業服務總線規劃和實施,分布式系統架構,大數據分析,金融支付應用方面具有深厚的技術功底及實施經驗。最近三年專注于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架構研究,區塊鏈相關應用和數字貨幣咨詢研究,多次擔任區塊鏈峰會講師、培訓專家。
邢春曉,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Web與軟件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智慧城市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副主任與專委委員,IEEE和ACM會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數據庫、區塊鏈、數據和知識工程、海量數字媒體管理等。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SCI 40余篇、EI 150余篇,軟件著作權23項,發明專利40項,教育部科技成果1項。多次作為主要負責人和技術骨干參與國家重點科技項目。
張海寧(Henry Zhang), VMware中國研發中心技術總監,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Harbor開源企業級容器鏡像倉庫創始人,超級賬本Cello項目貢獻者,Cloud Foundry中國社區早期技術布道師之一,“亨利筆記”公眾號作者。目前著重關注企業區塊鏈應用、容器和云計算等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工作。
蔣勇,技術暢銷書《白話區塊鏈》作者。專注于分布式系統設計,10年企業信息化經歷。2012年開始接觸比特幣及其相關技術,熟悉區塊鏈1代技術(比特幣)、2代技術(以太坊、超級賬本),并進行過源碼級原理研究,目前在進行智能合約安全編譯以及多鏈架構的研發設計。
唐屹,教授,中山大學博士,廣州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信息科學系主任。曾訪問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高校。專注于區塊鏈安全與應用、網絡信息安全、分布式計算等領域的研究,為國外知名安全公司開發過橢圓曲線密碼軟件,獲密碼科技進步二等獎(省部級)。主持或參與完成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邵周,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委員、中關村區塊鏈聯盟金融專委會專家、TOGAF認證企業架構師、信息安全與風險管理專家,是以結果為導向的技術領導者,也是較早一批關注和實踐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布道者和踐行者。研究方向有高性能區塊鏈、分布式存儲、分布式算力、可衡量注意力、跨鏈協同、加密資產錨定等,著有數本科技書籍。目前就職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郭瑩城,IBM高級軟件架構師、咨詢師、敏捷開發技術教練、極客、登山愛好者。11年電信、金融、電子政務軟件研發經驗,參與了新一代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及多個外資銀行的核心系統研發,對Lisp編譯器有研究與心得,精通Java、Scala、Go、Python、Ruby、Lisp多種編程語言,Hyperledger與以太坊智能合約研究者,區塊鏈P2P算法專家,IBM區塊鏈研究小組成員。
劉勝,聯動優勢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構師、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委員、可信區塊鏈聯盟副理事長。承擔國家級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等課題的研究,參與《可信區塊鏈》《支付清算行業可信區塊鏈》等標準編寫。20余年移動支付、數字證書認證、安全支付、區塊鏈等領域一線研發和底層架構經驗,帶領團隊自主研發針對行業聯盟鏈場景的區塊鏈底層框架UChains(優鏈)。提交并公開發明專利50多項,其中區塊鏈專利8項,已授權發明專利5項,曾獲2015年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
范金剛,食品區塊鏈、金融區塊鏈和能源區塊鏈行業專家,太一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中國區塊鏈生態聯盟副理事長、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執行秘書長。曾任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副秘書長。主持開展過區塊鏈基礎平臺測評工作,組織并策劃了第一屆中國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大賽等活動。2016年在《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區塊鏈在能源互聯網中的應用》。
張桂剛,清華大學博士后、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人工智能、大數據及區塊鏈研究。出版專著1部,發表SCI/EI論文60余篇。
陳家豪,廣州大學碩士。從2016年開始接觸區塊鏈,在讀期間主導通用加密貨幣錢包的開發、區塊鏈網絡安全分析等。參與VMware公司區塊鏈即服務項目BOV(Blockchain On Vsphere)開發,是Hyperledger社區Cello項目的代碼貢獻者之一。擅長虛擬化、區塊鏈安全、密碼學應用等技術,熟悉區塊鏈平臺比特幣、以太坊、超級賬本并有相關開發經驗。
張權,本書特約策劃人,北郵在線區塊鏈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信息化與數字經濟研究中心(IDER)聯合創始人兼IDER學院院長、英國CCEG區塊鏈運營主管,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國際區塊鏈創新應用聯盟秘書長助理。關注區塊鏈相關的教育與研究方向及搭建專業實踐平臺構建人才培養體系;擅長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制造業等項目的產品營銷、市場業務拓展及平臺建設與運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