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唐無愧于天下
書名: 卒國作者名: 濁酒飲清歡本章字數: 3245字更新時間: 2019-02-11 15:44:09
待人走遠,眼見四下無人,霍平安突然從懷中掏出一個青玉小葫蘆,拔開木塞,倒出一顆通體血紅的藥丹來。
“給,趕緊吃了,”霍平安根本不顧明宗皇帝伸手阻攔,蠻橫的一把捏住明宗皇帝的腮幫子,待他張嘴,就將丹藥一把塞進明宗皇帝口中,再伸手一拍他后背,明宗皇帝還未來得及反應,丹藥已經被他咽下。
明宗皇帝片刻后只覺得四肢百骸一陣通透之意傳來,舒服的緊,周身困乏無力感頓時去無蹤影,丹藥散發出的強大藥力正不斷彌補他失去的生機。
“你!唉……”明宗皇帝心中淌過一陣暖流,對于孫兒一開始近乎無禮的動作并沒有多大的抗拒,因為他知道孫兒是為了他好,眼下這情形,也知道是突然又被孫兒孝敬了一回,嘴上雖然不說,但心中不感動那是假的。
“我,我什么我!待會兒見了祖母,什么都別說,就說丹藥是我從武當山清虛觀的老道人那兒求來的。”霍平安邊說邊要走,可皇帝陛一下拉住了他。
“這理由行不通,你祖母剛剛問起此事,朕……朕一時不知如何作答,所以……這會兒,你祖母還在同我置氣呢……”明宗皇帝一副苦惱的模樣,說出的話噎得霍平安整個人都不好了,氣得直往后仰。
“平日里那么能說會道!那么會忽悠人!一到祖母那兒就唯唯諾諾,老實得像個傻子!嘴也笨!哪像個皇帝!當真笨死了!笨死了!”用力搖搖頭,他干脆坐在祖父腳下的石階上,把臉側過一邊,一只手撐著下巴想了想,轉頭到“那便說是霍揚聽聞祖母身體不適,命人入終南山尋一隱世藥王為她煉得此神藥。”
“不錯不錯,還是平安你會哄人。”明宗皇帝小心翼翼的挨著霍平安坐下,霍平安回過頭來瞪了他一眼,再沒說話,望著眼前出神,似乎在計劃著某事。
“還在氣朕呢?”明宗皇帝突然伸出手摟著霍平安的肩膀,笑呵呵的問道。
霍平安低頭看了看搭在肩膀的那只手,一把抬肩將其抖掉。
你少來這套!我知道我娘最討你歡心,可我不信你當年的逼不得已,更何況就算如此,我也不會原諒你。我現在孝順祖母是真,對你的好,那都是因為母親和祖母,那是看在她們的面子上,你不許自作多情,自我感動!說真的,霍揚那個木頭腦袋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我要是他,早拍拍屁股走人了,憑什么給你守著邊關還要背負滿身的罵名,忍受猜忌。岐山關那個破地方,誰愛去誰去!”霍平安氣勢洶洶地說完這番話,突然沖著門外吼了一嗓子:“杜川,去把我的槍給我撿回來!”
明宗皇帝等他的火氣消了一陣,沉默半晌才道:“自漢亡,天下五分,可遍觀五國,只有當初的高祖皇帝出身草莽。漢末,皇帝昏聵,朝中奸臣當道,苛捐雜稅無數,北地又逢天災,餓殍遍地,百姓易子而食,慘不忍睹!而我大唐如今所處的地域,在當時更加凄慘:除了忍受朝廷的苛捐雜稅,入關的胡虜更是劫掠不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當時管漢人叫什么你知道嗎,“兩腳羊”!這幫蠻夷,他們拿漢人當畜生!所以,快要活不下去的高祖皇帝領著最初的十八個部下攻破安州縣衙,打開糧倉募兵,自此,便在亂世中揭竿而起,抗暴政,滅強漢,驅胡虜,捍河山!初以十八騎開唐,后與陳、楚、吳、梁五分天下!如此風采,千古一人也!”明宗皇帝說得神往,不自覺握緊了拳頭,以拳擊掌,一時振奮,站起身來道:“高祖皇帝之后,孝武皇帝,和崇文皇帝,孝武從吳國手里打下關中蜀地,扼住中土咽喉,憑此天險可不懼與我大唐接壤的陳、楚、吳三國的進犯,讓我大唐后背無憂。崇文皇帝側出征塞北,打下北陵、錦州、東平三郡養馬之地,更在岐山修建岐山關,如此一來嗎,讓我大唐從此幾乎立于不敗之地。”明宗說到這里,回頭看了一眼一言不發的孫兒,轉過身,負手而立,望向遠方的天空。暮色黃昏中,有一行大雁飛過,又漸漸地消失不見。
祖孫倆一時無言。
“雖說世事無絕對,可只要蜀地不失,岐山關不破,我大唐無外敵侵擾,自可高枕無憂。所以自崇文皇帝以后,繼任先祖們,皆秉承先祖遺訓,寬厚待民,使其休養生息,絕不干窮兵黷武的事。經過這數十代人的努力,這才有了今日的大唐。這天下,做我大唐的子民,才是最幸福的事情!這是朕的驕傲,是我大唐百姓的驕傲!”明宗皇帝的語氣,充滿了自豪與感慨。自崇文皇帝后,似乎大唐再也沒有更出色的君王,可大唐在諸國中卻是最繁盛的國家。大唐的百姓,如今不用繳農稅,雖服徭役,卻也并不繁重,甚至國朝會適當給與補貼,這已經遍觀歷朝歷代,都是前所未有過的事情了。
崇文皇帝后,并非沒有雄才大略的英明之主,甚至大多繼任皇帝其實亦有經天緯地之才,可他們沒有選擇興兵動武,反而一代又一代,勵精圖治,尋求治國安邦之策。除了秉承祖訓以外,更重要的,便是塞外胡人,始終對大唐虎視眈眈。雖然一直以來,異族幾大部落都是各為其主,彼此之間也會戰亂不休,可大唐,從來不敢有絲毫松懈。既守著中土門戶,便該為了天下漢人枕戈以待,雖然其他四國或許不領情,甚至冷眼旁觀,可三百年的中土歷史可以證明,那些游牧民族的戰馬,自三百年前被攆出關外后,再也不曾踏入過中土。
大唐,憑此功績,可無愧于天下漢人,無愧于天下!
霍平安站起身來,抻抻懶腰,望著祖父的背影道:“今日為何打算答應歐陽雄那老頭,我就搞不懂他為何老想著欺負我們姓霍的!”
明宗皇帝戀戀不舍地收回遠眺的目光,心中默念了一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啊!”隨即轉過頭,對滿臉憤懣的孫兒正色道:“你能不能有個晚輩該有的樣子,今日你那么對待楊豎,待會等他醒來,若是想不開尋了短見,朕該拿你如何治罪?”
“該怎么辦便怎么辦,我隨您老人家開心就好。”霍平安自個兒是真的一點都不在乎的模樣,氣得明宗皇帝胡子都開始一顫一顫的抖動起來。“行了!行了!我也是被氣暈的頭,說起來還不是怪你!為何就要答應歐陽雄?”霍平安撇撇嘴,“要我說,這女婿啊,就是討不了老丈人的歡心!他兢兢業業,殫精竭慮想著怎么固守邊關,到頭來卻落得個被朝堂懷疑傭兵自重的下場,圖什么?不值當啊!不值當!”毫不客氣地說完這番話,霍平安便要走。
“過來!坐下!”明宗皇帝唬著一張嚴肅的老臉,“唉——老頭兒,你……”霍平安轉過頭撞上老頭一臉凝重的表情,摸了摸鼻子,乖乖隨著老人坐回石階上。
這姜,自然是老的辣。明宗皇帝心中得意,面上依舊維持著剛剛的表情。
待兩人坐定,明宗皇帝先是問了霍平安一個問題。
“當年事,你覺得祖父有沒有做錯?”
“身為皇帝,沒錯,身為父親,大錯特錯!”
“唉……”明宗皇帝嘆了嘆氣,望著此時冉冉升起的一輪新月半晌沉默不語,在霍平安等得快要睡著的時候才道:“可朕在那件事情上,先是皇帝,之后才是父親啊……”
霍平安沒有說話,他雙手搭在膝蓋上,瞇著眼,一副昏昏欲睡懶得搭理他的模樣。
明宗皇帝沒有繼續就這個話題說下去,他道:“朕,知道你爹是個什么樣的人,更知道你爹對朕對大唐的忠誠,朕從未疑心于他。”沒有理會鼻子發出一聲冷哼的孫兒,他繼續道:“今日之事,不過是百官借著你作由頭向朕發難,削你爹的軍權。朕,本想就此答應,此舉,并不是為了朕的利益,而是為了打消他們對你爹的猜忌。”
“我說的是歐陽老頭兒,”霍平安不滿道:“楊豎先前明明就是受了他的指使才不答應此事就此揭過。”
“唉,總有一日你會明白的。有些事,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以后在他面前,今日大殿之上的那些話,不許說第二次!”明宗皇帝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并沒有就此事再提太多。隨即他想到了什么,道:“你是真的緊急軍情要稟告?”
霍平安好似才想起來,探手從懷里摸索一番,取出一封密信,遞給了明宗皇帝。
給,不是軍情,是你女婿的家書,讓我帶給你。”
明宗皇帝眼神閃爍,將信接了過來,沒拆開。
霍平安也不再說什么,無良的打量著斷壁殘垣的大夏宮。正好此時皇后派的宮人到了,說是叫他去風棲宮用膳,于是他便嚷著餓,一步三晃瀟灑離去。
明宗皇帝獨自留了下來,看著手中的信件。
許久,他才拆開信封,取出信件,在面前展開。
借著清冷的月光和遠處的燈光,他花了很久才看完信。
他只覺得一股悲涼之意自胸膛炸開,讓他渾身不由自主的顫抖,胸腔的血明明炙熱,又忍不住一陣發冷。
一滴淚,從明宗皇帝眼中涌出,隨即,更多的淚水接踵而至,布滿臉頰。在這四周寂靜的石階上,這位老人無聲的落下淚來,哭的是那么悲傷無助,和說不出的小心翼翼。
而這一幕,霍平安永遠都不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