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主論壇主旨演講

“放、管、服”三管齊下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馬建堂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國內外發展新形勢,立足于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著眼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本屆政府把簡政放權等改革作為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政府轉變職能的“當頭炮”,統籌規劃、全力推動,取得了明顯進展和成效。2015年5月12日在國務院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對過去兩年來這項改革取得的進展進行了全面總結,對于下一步的“放、管、服”作出了重大部署。

下面我就如何推進“放、管、服”三管齊下,轉變政府職能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深化簡政放權,進一步激發市場社會活力

簡政放權包括“放開”和“下放”兩層含義。“放開”就是取消,凡是市場和社會能做而且能做好的,堅決放給市場、企業、社會,由企業和個人自主決策,依法自主行為;“下放”就是下級政府能管而且能管好的,上級政府要堅決放給下級政府,這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三個一律的剛性要求。《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一是對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審批;二是對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更為有效的經濟社會事項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層管理;三是對關系國家安全和生產安全,涉及全國重大的生產力布局、戰略性資源開發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項目外的項目,一律由企業依法依規自主決策。

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核心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實質是讓價值規律、競爭規律、供求規律等市場經濟規律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下放是將政府必不可少的審批、核準和備案項目,根據實施能力和便利行政的需要,在不同政府層次間合理劃分,并明確公布。當前要多講放開,把應由市場調節的真正放給市場,改革的總體方向是“營業執照+負面清單+政府監管和服務”。營業執照是出生證,負面清單是畫紅線,紅線以外的地方,企業市場主體可以自主經營,政府進行有效監管并提供充分服務。

當前,簡政放權改革要聚焦準入和辦事兩個領域。放開準入的關鍵是盡快將正面清單改為負面清單,縮小負面清單項目數量和長度。我國過去長期實行以正面清單為基礎,以行政許可為主導的市場準入制度,把允許進入的領域都列在清單上面,沒有列入的清單領域和項目則不允許進入。這種管理方式有其歷史的客觀必然性,但現在看來,已嚴重落后于生產力的發展,阻礙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下一階段要按照中央五個“再砍掉一批”的要求,加大放開力度。要提高取消放開項目的含金量,放開什么,不放什么,由市場企業點菜。在放開上以是否滿足群眾需求論英雄,而不是單純以數量多少論功績。進一步變先照后證為先照減證,把審批、核準辦證等前置審批改為后置審批。放松管制的核心是對企業和市場主體經營行為干預少一些。必要的干預要透明,要依法,更要簡約。

二、改進政府監管,營造公平有序的發展環境

一要轉變政府監管理念。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營造良好的公平環境,一方面是“深化放”,另一方面是“改進管”。正如李克強總理強調的,“放”和“管”是車之兩輪、鳥之兩翼。長期以來,政府部門習慣于管,但是如何科學地管、有效地管、適當地管、簡約地管,是政府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在簡政放權持續推進、市場主體數量大幅增長,新業態、新模式不斷產生的狀況下,傳統政府監管需要改進的余地還很大。首先要改進政府監管理念,要認識到監管是政府的法定職能,管好是職責,不管是失職。要把握好政府監管的度,既不能監管缺位,更要防止監管過度。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面對許多新事物、新業態、新行當,要保持寬容的監管理念,監管部門要處理好發展與監管的關系。要轉變監管定位,監管是市場的裁判,而不是直接的參與者。要從傳統的對微觀事物進行干預,轉向營造公平有序的良好發展環境。

二要創新政府監管方式。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出現,要進一步創新監管方式,尤其是要探索互聯網下和“互聯網+”政府監管方式,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政府監管方式。

三要完善政府監管體系。制定統一、權威、系統的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和規矩,使監管可操作、可監督、可追責,要建立跨部門、跨行業的綜合監管體系,把相關部門的監管事項統一到一個平臺上來,把幾個大蓋帽合成一個大蓋帽,一支隊伍管監控,一支隊伍管市場,一支隊伍管執法。

三、優化公共服務,更好履行政府職責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動政府職能向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放是為市場主體松綁減負,管是對市場社會秩序進行規范。要創造良好的營商和發展環境,政府必須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改進公共服務質量。

一要提供優質公共產品。提供公共產品是現代政府的基本職能,優化公共服務,首先要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大政府對教育、衛生、社保等短板領域的投入,還要鼓勵社會參與,以提高供給效率。既能補短板、惠民生,也利于擴需求、促發展。要設身處地為企業著想,通過設立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做到態度好、手續少、速度快、成本低,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豐富多樣、便捷高效的公共產品。

二要優化公共服務環節。近年來,我國公共服務環境大為改善,但像李克強總理批評的那種名目繁多、無處不在的審批“當關”、證明“圍城”、公章“旅行”、公文“長征”等現象依然存在,而且有的方面還比較突出。這些現象對個人來說,耗費的是時間精力,增添的是煩惱無奈;對企業來說,浪費的是人力物力,貽誤的是市場機遇;對社會來說,削弱的是公平公正,擠壓的是創業創新空間,尤其是抑制勞動生產率提高;對黨和政府來說,影響的是形象威信,挫傷的是人心民意。所以必須不斷優化公共服務,改善企業發展環境。

三要完善公共服務供給機制。要充分發揮政府、社會、企業和市場的各自優勢,建立公共服務領域的公私合作伙伴關系。對于一些社會服務,政府不必大包大攬,可以將作為最終投入者和實際操作者的職能分開,建立公共服務購買機制,通過向市場購買服務,提供公共產品。大量實例證明,這不僅可以降低政府提供服務的成本,而且可以提高服務質量,調動不同市場主體參與公共服務的積極性。

四要搭建服務平臺。政府要借助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手段,加大基層服務平臺的整合力度,打通數據信息壁壘,推進“一張網工程”,搭建審批事務少、行政效率高、方便群眾的綜合辦事平臺,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是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政府現代化過程中的一次偉大變革。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國務院的大力推動下,這些改革舉措一定能夠得到貫徹落實,并繼續取得重大進展和成效。


(馬建堂: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平县| 嘉义市| 甘孜县| 五台县| 榆中县| 龙游县| 会宁县| 盱眙县| 洱源县| 寻甸| 金溪县| 林芝县| 于田县| 象山县| 郯城县| 洪湖市| 石阡县| 八宿县| 旬邑县| 稷山县| 义乌市| 长汀县| 高碑店市| 靖江市| 高淳县| 中超| 兴海县| 泾阳县| 苍南县| 绵竹市| 兴山县| 汉沽区| 商洛市| 偃师市| 凤山市| 鄂伦春自治旗| 黎川县| 深圳市| 梨树县| 万盛区| 林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