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位姓張道人的帶領,從尋仙道往后的兩道天域關卡,也都是暢通無阻。越到昆侖的山頂之處,就越是能感受到昆侖風雪的震撼,好不容易到了臨近山頂的一間石室以后,終于,有兩個天域的小童子迎了上來,拜禮道:“見過九師叔,見過張真人。”
九公子回了一禮,問道:“老祖宗和尊者呢?他們怎么安排上山的幾位客人的?”
兩個小童子抬起頭,看著九公子身后的洛楓三人,道:“請問三位客人,哪一位是水流香?”
這個問題倒是令眾人奇怪了起來,九公子一開始不是一直說洛楓的身份在天域極為的特殊嗎?怎么到了現在,天域的兩位大人物卻是要先接見水流香呢?九公子的心里亦是非常的迷糊,他問兩個小童子道:“是老祖宗和尊者要見水流香姑娘嗎?”
小童子搖頭道:“是老祖宗要見水流香姑娘,還有,九師叔,尊者大人要你現在立刻去見他?!?
“去見他?”九公子越發的搞不懂老祖宗和尊者的安排到底是什么意思了,他追問道:“我去尊者那?可是這幾位客人……”
那位張道人這時說道:“九公子只管去便是,洛老前輩之前有吩咐過,他托我在此一定要好好的指點一下洛公子的武學。”
“呃……”九公子看著兩個小童子,對于這位張姓道長的話,他還是有一些懷疑的,大師兩個小童子卻是面色淡然,肯定的說道:“九師叔,在幾位客人還未上山之前,老祖宗和尊者就將一切已經安排妥當了,而且尊者還說了,他找你是有要事,讓你不要拖延?!?
九公子無奈的點了下頭,他回過身,看著洛楓三人道:“抱歉,我們現在只能是暫時分別了,洛楓……記著你之前答應古臣的話,一切交給你了。”
洛楓抱拳:“九公子放心便是,我必當記住之前的諾言。”
……
從石室離開后,水流香跟著兩個小童子的身后,拐進山腰間的一個山洞里,向前之行,邊走兩個小童子邊向水流香解釋道:“再往前就是天域當中的重地——鎖龍淵了,老祖宗說了,此處之地乃是天域的福澤之地,水姑娘到此當細心留意,或許會有意外之喜?!?
水流香蹙了蹙眉頭,她跟著兩個小童子的身后,穿過這一條山洞,總算是到了在大山的腹中,但見眼前的層層鐵鏈封鎖在深淵周圍的崖壁上,遮天蔽日,由上及下,仿佛就像是上古傳說中昆侖囚禁惡魔的地方一般。
水流香被眼前的景象深深的震撼,一時竟是忘了前行。兩個小童子站在水流香的身邊,淡然的等候這水流香,稍許,見水流香有所回神以后,其中一個小童子道:“水姑娘,老祖宗就在鎖龍淵之下等候你?!?
水流香點了點頭,她跟在兩個小童子的身后,一邊沿著山道前行,一邊仔細的觀看著鎖龍淵當中的條條粗鏈。剛才因為震撼,所以水流香并沒有仔細的看出什么,可是現在,在這一根一根的鐵鏈之上,水流香竟是看打了各類深深淺淺額痕跡。
“這是……”水流香不由得伸出手來觸摸這些痕跡,在手指剛碰到這些痕跡的瞬間,水流香的心中忽然閃過這樣的一個畫面:一個人手中揮舞著霖云尺,在身前隨意的劃過,非常的普通,甚至說是沒有運用絲毫的內力,可是在他霖云尺劃過之后,那尺子劃過的軌跡上,竟是凌空出現了一道冰痕!
“這是……淬陰訣!”
水流香不知道自己為何腦海中會出現這樣的畫面,但是鐵鏈上所留下的那一道痕跡上,她確實是感覺到了非常熟悉的淬陰訣氣息。
“難道說,淀陽和淬陰雙修的秘訣就在這里嗎?”水流香隱隱的心動,這時,她身旁的小童子提醒道:“水姑娘,老祖宗在下面等你?!?
水流香按耐住自己心頭的悸動,隨著兩個小童子繼續前行……
……
“洛公子的天賦不錯,年紀輕輕,在沒有任何人教導的情況下就能有如此的內力,難得!難得!”
聽著這位張姓道人的話,洛楓頓時心生防范,也不知道這個老頭是什么人?鐘陽老道那天不是說了嗎,天域當中除了洛姓和現在少數的容姓人之外,是沒有一個外姓人在這里的,可是偏偏就讓自己在這里碰見一個姓張的人了呢?
洛楓定了定神,質問道:“前輩的眼力不錯,不與晚輩交手就能一眼看出晚輩內力的深淺,倒不知你是這天域當中的哪一位高手呢?”
張姓道人樂呵呵的道:“洛公子不必心懷疑慮,我不是天域的人,只是我仰慕洛老前輩的威名,所以才以遲暮之年登上天域,今日受洛老前輩之托,所以來指點洛公子幾招罷了。”
洛楓嗤鼻一哼,這個老道的實力他見過,單是以他那一手可以輕松化解的洛白衣招式的手法來看,他的武功絕對不低,可是,如此身份不明的人,洛楓可不會那么輕易的相信。
“前輩要指點晚輩,晚輩榮幸之至,單是,若是晚輩不想讓前輩指點呢?”
“那我不指點就是了!”
洛楓懵住了,這個老道士回答的倒是挺干脆,竟是讓洛楓一時無話可說了。
張姓道人淡淡的笑道:“武道需要自己的隨心領悟,我對你的指點不過是將我的經驗說與你聽罷了,但是不同的人對于武學的理解都不同,洛公子不需要我的指點,想來是對我的武道不認同吧,無妨,無妨!”
洛楓旁邊的喬尹梅站在一旁聽二人話說,忽然眉頭一臺,疑惑額看著張姓道人道:“前輩……方才我聽前輩說話,似乎是有一種荊襄一帶的口音?”
張姓道人點頭,算是確認。
喬尹梅又問道:“前輩既是荊襄一地的人,不妨說說姓名,或許晚輩之前還聽說過前輩的大名呢?!?
張姓道人猶豫了一下,道:“姓名本是代號,并無意義……唉,老道乃是武當山山上的一位出家苦修的道士罷了,俗姓姓張,名為三豐!”
“張三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