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蘭,有理想的土地
- 張頻
- 1785字
- 2019-01-05 10:57:29
先驅東蘭
1894年,東蘭出了個韋拔群。
數十年后,這世界才知道,幾乎在同一時期,中國南方出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農民運動三大領袖:誕生于1893的毛澤東和誕生于1896年的彭湃以及韋拔群。
這是二十世紀的中國最重要的歷史印記之一。
正是由于他們,二十世紀上半葉,中華大地出現了以湖南湘區、廣東海豐、廣西東蘭為代表的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聲和發源地。
直奔真理,直奔真理,直奔真理!韋拔群用短暫的一生,書寫了一部發生于桂西山地波瀾壯闊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農民革命的史詩,伴隨他青春歲月的就是一種追求真理義無反顧的探索踐行。因為不滿,所以革命;因為不滿,所以求新。在東蘭武篆一個巖洞里,他創造了一個“快樂事業,莫如革命”的理想國,模擬了一個未來中國理想社會的模型。為此,韋拔群奉獻了包括他自己在內的一家17口人的生命。桂西山區紅水河谷的這段東蘭故事,與它的鑄銅制鼓的悠久傳統一樣,足以使這片土地青史留名并名垂千古。轉眼間百年過去,當人們回望這段風起云涌的歲月,不僅仍能感受槍林彈雨中的硝煙和火熱,感受鮮紅旗幟和鮮紅熱血這些以紅色為象征的理想激情,同時,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了其中屬于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與信仰——先驅精神。

矗立在東蘭烈士陵園內的“東蘭起義”群雕
先驅、先鋒、先哲、先行、先進,這是人類社會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它凝聚了具有英雄主義色彩的理想人格、社會意志和時代主旋律的價值精髓;先驅精神的特點是憂國憂民,探索前人沒有探索過的道路,提出前人沒有提出過的問題,尋找新的綠洲和新的家園,發現前人沒有發現的新世界,解決的是沒有先例的難題,提供的是最新的經驗,并具有百折不撓、革故鼎新、敢為人先、敢于殉道、直奔真理的勇氣。
在人類追求真理的文明進程中,先驅精神并非特指社會革命,而是浸潤在包括自然科學在內的一切領域中,具有廣義性和普適性。在自然科學發展史中,先驅者的故事,同樣也是科學發展的主旋律和主要的歷史事實。
這是一部部充滿著文明與野蠻的較量、正義與邪惡的拼殺、智慧與愚昧的博弈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是人類史詩和民族史詩中最壯美、最陽剛、最優美、最育人、最給力、最感人、最振奮、最昂揚、最激越的英雄交響曲;這是一部部充滿了義無反顧的犧牲精神、獻身精神和樂觀主義精神的英雄贊歌,是時代史詩中永遠值得驕傲的一頁。
“先驅東蘭”理念與概念的提出,對于贏得更廣泛的社會認同特別是世界性認同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先驅精神有一種超越性,它可以超越政治的、國家的、民族的樊籬,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紅色東蘭中先驅精神所具有的廣義性和普適性詮釋,既保留了東蘭精神的核心理念和價值,也突破了長期以來對紅色文化近于凝固的狹義理解和定義。隨著歲月的流逝、時代的發展,特別是隨著海峽兩岸認祖歸根求同發展的大趨勢和隨著文化交流日益世界性的大趨勢,我們對于以韋拔群為代表的先賢和時代英雄的理解更需要一種開闊的胸懷和世界性認同。
狹義地說,“先驅東蘭”,就當下行政區域而言的東蘭,它先后出現了眾多的時代英雄,如抗倭英雄韋正寶、韋虎臣父子,人民群眾的領袖韋拔群以及韋國清、韋杰、覃健、韋祖珍、覃士冕等一批東蘭籍的共和國將軍。還有鄧小平、張云逸等一批曾在東蘭戰斗過的共和國建國元勛。由于他們勇敢無畏的愛國精神,東蘭一度成為歷史的先驅者和代表時代方向的示范地。
廣義地說,先驅東蘭可以說是先驅河池,而在這一更為廣義的概念之下,整個河池社會的先賢和更為豐富的內容都將進入我們的視野,而且這種精神延綿直到改革開放,如成立中國第一個村民自治組織等。東蘭的先驅精神同時也能延伸為廣西精神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先驅廣西:古駱越人最早發展的稻作文化、染織文化和以獨木舟為標志的舟楫文化,古駱越、漢代合浦首拓海上絲綢之路,等等,這些一脈相承的先驅精神,正是當代廣西精神的核心價值和重要特征,代表了當代廣西人上下求索、追求真理和社會理想的正能量。
毫無疑問,這一理念和概念,對于東蘭尋找更廣泛的區域定位和國際化定位,構建當代東蘭、當代河池、當代廣西乃至全國的精神家園,樹立新的文化歷史品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彭洋,男,漢族,廣東順德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收藏協會會長。歷任廣西文聯文藝理論研究室主任、廣西文藝理論家協會副主席、《南方文壇》雜志社社長、研究員。現為廣西北部灣書畫院常務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