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三國紛爭魏晉風(2)

12月,周瑜率領軍隊在樊口與劉備會合。然后兩軍逆水而上,行至赤壁,與正在渡江的曹軍相遇。曹軍當時瘟疫流行,而新編水軍及新歸附的荊州水軍難以磨合,士氣明顯不足,因此初戰被周瑜水軍打敗。曹操不得不把水軍“引次江北”與陸軍會合,把戰船靠到北岸烏林一側,操練水軍,等待良機。周瑜則把戰船停靠南岸赤壁一側,隔長江與曹軍對峙。北方士卒不習慣水戰,于是曹操下令將戰船相連,減弱風浪顛簸。周瑜考慮到敵眾己寡,久持不利,決意尋機速戰。部將黃蓋針對曹軍“連環船”的弱點,建議火攻并通過詐降來接近曹軍,得到贊許。黃蓋派部下將投降書送到曹營,曹操不知是計,絲毫沒有懷疑。

到了約定的時間,黃蓋率領二十只裝滿干草等易燃物的戰船向對岸駛去。在離曹軍約二里左右時,黃蓋下令將戰船點燃,自己則率領部下乘坐事先預備好的小船。二十只戰船像飛馳的火龍,順著風駛入曹營。曹營頓時變成了一片火海。在對岸的孫劉聯軍橫渡長江,趁亂大敗曹軍。曹操見敗局已無法挽回,引軍沿華容小道(今湖北監利北),向江陵方向退卻,周瑜、劉備軍隊水陸并進,一直尾隨追擊。

赤壁之戰是古代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三國鼎立

赤壁之戰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而孫劉雙方則借此機會開始發展壯大各自勢力。三國鼎立的局面逐漸形成。

赤壁之戰后,孫權、劉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劉備向荊南施壓,成功逼降荊南四郡;而孫權部將周瑜也向荊州南郡發兵,用了很長時間,最終攻克南郡。孫權為向劉備示好,將其妹孫尚香嫁給劉備。而孫權為拓展勢力,占據了交州。其后,周瑜曾想出兵攻打益州,但在途中病逝。魯肅接替周瑜的職位之后,答應將南郡借給劉備。而曹操在南方戰爭失敗,轉移向西發展,曹操欲進攻漢中張魯,西涼諸軍閥懷疑曹操會攻擊自己,在公元211年起兵,共推馬超、韓遂為首領,曹操率軍鎮壓,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公元215年,曹軍攻占陽平關,擊敗、降服了漢中張魯。公元216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于洛陽逝世,其子曹丕繼位后不久稱帝,追謚曹操為“武皇帝”。

公元211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占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公元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向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軍襲殺關羽,占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漢軍相持。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即位自稱漢皇帝,年號章武。公元222年,劉備出兵與吳軍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益州,不久便病逝于白帝城。猇亭之戰以后不久,蜀漢、東吳恢復結盟關系,共抗曹魏。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為皇帝,建國號大吳,東吳王朝正式建立,不久之后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至此,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南北之間雖然還常有戰事發生,有時規模還比較大,但是總的說來,力量大體平衡,鼎足之勢維持了四十多年之久。

五虎上將

公元219年,劉備攻取漢中,自立漢中王,冊封麾下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后人也習慣稱為“五虎上將”。

關羽(?~220年),字云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死后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圣帝君,尊稱為“關公”。關羽重許諾,守信用,對劉備無限忠誠。他與劉備同甘共苦許多年,恪守信義,始終不渝。即使白馬被擒,身在曹營,也仍不忘舊恩,終于復歸劉備。關羽勇武異常,冠于全軍。后世小說,寫他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車胄、斬顏良、誅文丑、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雖有些許違背史實之處,但卻也突出表現了他的武勇和神韻。至于刮骨療毒,更是盡人皆知的故事。

張飛(?~221年),字益德(《三國演義》中為翼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是《三國演義》中桃園結義的老三。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坂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五千精騎,分定州縣,率精兵萬多人,敗張郃大軍,劉備稱王后,拜為右將軍,稱帝后,拜為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公元221年為替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被部將范強、張達刺殺,死時只有55歲。

趙云(?~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官至鎮東將軍,永昌亭侯,謚曰順平侯。趙云戎馬一生,驍勇善戰,膽略過人,剛毅謹細,劉備稱其一身是膽,軍士呼他為虎威將軍。趙云見識卓遠,清楚認識到吳蜀關系為唇齒相依,力主維護孫、劉聯盟。蜀軍街亭失利后,各處皆損兵折將,唯有趙云親自斷后,所屬兵將及軍資物品都無重大損失,丞相諸葛亮要把軍隊剩余物資獎賜趙云將士,趙云不受,認為蜀軍兵敗,不應受賞,諸葛亮對他的德行十分贊賞。趙云以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之例勸阻劉備分田宅賜將,認為田地應交與百姓耕種,房宅也應歸還百姓。趙云為國,不被天姿國色所迷;為民,不為良田豪宅所動,時人與后人皆敬其德。

馬超(公元176~222年),字孟起,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人。馬超是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的后人,起初隨父親馬騰在西涼為一方軍閥,后與韓遂一同進攻潼關,被曹操以離間計擊敗。此后馬超又起兵攻殺涼州刺史韋康,不久被韋康故吏楊阜擊敗,投奔張魯。劉備入蜀后,馬超投奔劉備,并為劉備做先鋒前驅,率兵進入成都。劉備稱漢中王后拜馬超為左將軍;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又封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斄鄉侯。公元222年,馬超病逝,終年47歲。

黃忠(?~220年),字漢升,荊州南陽(今河南南陽)人。黃忠原在荊州軍閥劉表麾下任職中郎將,與劉表從子劉磐共守長沙攸縣。后來曹操南侵荊州,仍然擔任舊職,統屬于長沙太守韓玄手下。赤壁之戰后,劉備征荊南四郡。黃忠隨長沙太守韓玄投靠劉備,并隨劉備軍隊入川。后劉備與劉璋決裂,黃忠于葭萌關受命進攻成都,作戰時身先士卒、勇冠三軍。益州定后,被封為討虜將軍。公元219年,劉備北攻漢中時,黃忠在定軍山戰役中,對著魏軍將領夏侯淵的精英部隊,仍帶領士卒奮勇殺敵,更斬殺夏侯淵,大敗曹軍,被升為征西將軍。同年,劉備稱漢中王,改封黃忠為后將軍,賜關內侯,與張飛、馬超、關羽同位。黃忠次年和劉備伐吳,不幸被亂箭射死,追謚剛侯。

空城計

公元227年冬天,諸葛亮率領大軍駐守在魏蜀交界的漢中,以尋找機會向魏國進攻。蜀軍經過諸葛亮的嚴格訓練,士氣旺盛,奇襲祁山之后,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魏國派司馬懿領軍五萬,對抗蜀軍。

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兩千五百名士兵在城里。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后,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讓司馬懿退兵。”

于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后,笑著說:“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里拿著拂塵。城門里外,二十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命令后軍充做前軍,前軍做后軍撤退。他的次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軍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么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里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司馬氏奪權

公元234年,操勞過度的諸葛亮病死在軍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蜀國都沒有足夠的力量進攻魏國。魏國的外部壓力暫時解除。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病逝,臨終時托付曹爽與司馬懿輔佐當時年僅八歲的齊王曹芳治理天下。曹爽與司馬懿互相排擠,經過激烈的權力爭斗,司馬懿盡誅曹爽一黨,魏國軍政大權自此落入司馬氏手中。

司馬懿死后,大兒子司馬師不久廢除了已經成年但遲遲未能親政的曹芳,另立13歲的曹髦為帝,權勢比司馬懿更大,但沒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馬師在病重的時候,把一切權力交給了弟弟司馬昭。司馬昭總攬大權后,野心更大,總想取代曹髦。他不斷鏟除異己,打擊政敵。年輕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很難當長,遲早會被司馬昭除掉,就打算鋌而走險,用突然襲擊的辦法,殺掉司馬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静县| 虎林市| 福建省| 长丰县| 安陆市| 石景山区| 芜湖市| 博兴县| 陆川县| 阿勒泰市| 酉阳| 萝北县| 肥西县| 通河县| 古田县| 平果县| 海盐县| 浦城县| 临安市| 凤阳县| 夏河县| 桐梓县| 灌南县| 凤城市| 牡丹江市| 金昌市| 长兴县| 白朗县| 漳浦县| 台湾省| 茌平县| 冕宁县| 油尖旺区| 武义县| 许昌市| 苗栗市| 开原市| 临沭县| 桃源县| 麟游县| 永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