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投資的三種類型
- 站在未來看今天:馮侖商業智慧(商界奇才談商系列)
- 莊日新
- 2319字
- 2016-12-13 11:37:14
如果是相同的企業、相同的錢、相同的時間,你要怎么樣保證你的高回報呢?那實際上就是要看所投資的是什么樣的人。這時候,人決定一切。
——摘自馮侖著作《野蠻生長》
馮侖認為,和時間、物品一樣,人也可以是投資品。投資于人主要是投資于人的才能、政治前途和人際關系。盡管投資于人有很多種方法和動機,但總體來說都是希望得到一定的回報。
眾所周知,投資于藝術家是最典型的投資于人的才能的行為。馮侖在《野蠻生長》一書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晚上,我到一個收藏家家里閑玩,發現他是這么投資于人的才能的。他說他把一個畫工筆畫的人給買斷了。那個人從五六歲就開始跟著家里學工筆畫,現在四十七八歲,已經練了40年了,在中國沒有一個人比他畫得好,他畫出來的羽毛,看上去跟真的似的,比拍的照片還真,他能畫出那種感覺。收藏家把這個人買斷了,買斷15年。今后15年里,這個畫家所有的畫他都收,一英尺4000塊錢。買斷以后,就開始包裝和向市場推廣這個人。現在,這個畫家的作品已經到一英尺一萬了。但他不需要先給畫家錢,畫家畫完一張才給一次。他說這種畫畫得特慢,一張畫,大一點的要畫兩個月,太精細了,所以產量也不會大。那么15年以后,這個人為什么就不值錢了呢?他說,畫工筆畫的15年以后手就哆嗦了,功夫就不好了,所以15年以后的價值一般要往下掉。
這個故事里的收藏家就是一個投資藝術家的高手。他買斷了畫工筆畫的人15年,在這15年里,畫工筆畫的人每畫出一英尺的畫,收藏家都能賺6000塊錢。這樣算下來,15年收藏家能賺一大筆錢。而且他還判斷出畫工筆畫的15年以后就畫不好了,他畫的畫也必然會掉價,所以收藏家只投資他15年。馮侖評價收藏家道:“這就叫買斷人的能力。”
投資于人的政治前途,也可以獲得經濟利益。在這方面,歷史上最成功的人物非呂不韋和胡雪巖莫屬。讓我們來看看呂不韋的故事。這也是馮侖經常說到的兩個人。
呂不韋本是戰國末期的一個商人,他到趙國邯鄲經商時,見到入質于趙國的秦國王孫子楚,非常高興,他說:“子楚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待高價售出。”于是,他一方面極力籠絡子楚,另一方面拿重金賄賂秦國太子安國君寵姬華陽夫人,讓她立子楚為嫡嗣。后來,子楚與呂不韋逃回秦國。安國君繼位為孝文王,在華陽夫人的努力下,子楚便被立為太子。子楚即位后,為報答呂不韋的大恩,便把呂不韋封為秦國丞相、文信侯,并賞賜給他很多財物。子楚死后,年幼的太子嬴政被立為秦王,呂不韋就成了權傾朝野的人物。
然而,投資于人的政治前途雖然能夠獲得高額的回報,但是風險也非常大。如果投錯了人,很可能會帶來很大的麻煩。像張榮坤投資陳良宇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面例子。此外,投資于人的政治前途,容易變成一種不正常的權錢交易,形成一種高風險。所以說投資于人的政治前途是一項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
投資于人的關系是指投資于某個人的某一層關系或關系網,以尋求一個安全的作用,不一定是謀利,只是一種保險、安全的做法。馮侖指出,投資于人的關系有兩種投法。一種是成批量地投,叫做公關。它的作用是讓人擁有一個標準行為,然后花必要的錢去做那些形象推廣,或者進行特別的溝通,以獲取投資者或社會的認知。在這方面,跨國公司的公關都做得很好,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們中國的企業學習。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跨國公司是怎么做的。
跨國公司的公關部門中有三種人最重要,第一種是負責設計問卷、選擇樣本、發放問卷的數理統計專家。他們擁有社會調查當中的技術,負責施行這項技術,以保證每次調查抽取的樣本和訪問的人數都是合理的。第二種是專門研究社會心理問題的社會心理專家。第三種是經濟或者法律的專家。這三種人配合得非常默契。他們會針對各種問題設計問卷,發出去進行調查,然后把問卷收回來,一起進行分析。他們可能會設計一件事情,搞一個活動,然后再發一輪問卷,看大家是否得到了改變。
馮侖認為投資于人的回報,特別是在安全上的回報,比一般的投資或者存銀行要高得多。為了說明這個問題,馮侖在他的專著《野蠻生長》中打了一個比方:
比如我有60萬塊錢存在銀行,遇到麻煩會是個什么結果呢?第一,兵荒馬亂中到銀行去取錢,銀行可能說不上班;第二,真出事了,要吃糧食,銀行不能變出糧食,存在里邊的錢也不能變成糧食;第三,這個錢還貶值,還收利息稅。但如果投在6個人身上,一人10萬塊錢,只要有一個人相對比較成功,或者一直關系不錯,那么遇到危機的時候,他肯定先打電話問有什么事,或者沖過來直接幫忙了。萬一他發達了,10萬或者50萬塊錢,對他也不是大事,不用你到銀行,他就直接給送過來了。所以投資在人身上是值得的。而把錢都簡單存在銀行,或者說把它變成一個死的東西,是很短視的。好的企業,一定要在人身上投資,要不斷地發現優秀的人才,并且能很好地培訓他們。一個好的經理人,除了做出一個好的產品,管好一個公司,更重要的是不斷培養出很多人。
馮侖指出,投資于人是投資在他的技能上,還是投資在他的價值觀上,這點也非常重要。一般來說,人們比較喜歡投資在人的技能上,因為他們相信技能會轉換為一種能力,能夠為他們帶來回報。但技能是很容易學的,所以單純的技能并沒有多大的競爭力。所以投資在價值觀上才是正確的選擇。馮侖把在價值觀上的投資比作給人生裝上一個GPS,人生觀就是人一生的衛星定位導航儀,它能幫助我們在人生的任何時候都能找到方向,找到方向就會有生存能力。
投資于人的價值觀,就是要考察清楚人的世界觀、人生觀,最重要的是要花時間去了解、去發掘、去研究、去塑造他正確的價值觀,使他的人生有一個好的GPS。價值觀會決定每個人的行為方式,也就決定了他會做哪些事情,會跟哪些人在一起。不同的價值觀,最后把人作了區分,決定了人一生的幸福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