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金錢不等于財富
- 財富是一種心態
- (美)富蘭克林·霍布斯
- 814字
- 2013-09-07 15:44:50
金錢無所不能:它可以給予什么,也可以帶走什么。它造就誠實的人,也造就奸詐的人:它塑造傻瓜,也塑造哲學家。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萊斯特朗
金錢就是財富嗎?正在努力積攢小筆財產的人數多得令人難以置信。與此同時,他們生活美好、穿著體面,他們和家人隨處都能享用令生活更加舒適方便的必需品,還可以接受高等教育。
但金錢并不等于財富。
除非你以“活著時,要盡情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這種態度用錢,否則,賺取成千上萬的金錢也沒有任何意義。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莫過于在活著的時候,感覺舒適,擁有自由。這就意味著要擺脫金錢的桎梏。
“發財容易,守財難。”
如今,賺錢相對容易。反倒是在決定如何花錢的時候,最需要智慧和經商頭腦。該把錢花在虛無縹緲的東西上?還是用來購買維持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或是把這筆錢用于投資?
“一個人的資本就是:扣除掉飲食、衣著以及一切生活‘雜費’,包括從火車票到牙刷等之后所剩余的。”每天都有各種選擇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現在這里有一筆錢,是用它來買夢寐以求的奢侈品呢,還是應該進行更多的投資?
我們無法兩者兼顧。
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別就在于他們花錢購買的東西不同:富人購買的是財富和地位,窮人購買的是沒有價值的廢物。
一位想成為富人卻沒有進取心的人可能會提出一種錯誤的論調:“百萬富翁都不會老老實實地恪守本分吧?”成功的金融家則會駁斥:“凡是說出這種話的人,都不夠勤勉,或缺乏勇氣,或不夠誠實,或缺乏才能。”
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曾經問道:“為什么有些人生活富裕,還有一些結余,另一些人卻幾乎連生活必需品都買不起,同時還負債累累呢?”伊索瑪鳩斯(Isomachus)回答道:“因為前者致力于他們的事業,而后者則疏于照料。”
“年輕人不應聽信任何話,除了這句:‘你有自己的路要走,會不會餓死將取決于你自己的努力。’”
將以上這些話濃縮成一句雋語即是:那些“把人生看作終會枯竭的高腳杯,而不是正待斟滿佳釀的容器”的人,終將成為窮人。
民調局異聞錄之勉傳
這是關于一個長生不老的男人跨越兩千年的故事,在每一段歷史的角落里都曾經留下過他的名字。他曾經是一些人心中的噩夢,也曾經把一些被噩夢困擾著的人們喚醒。故事的開始他的名字叫做吳勉,故事的結局他的名字叫做無敵。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刻字劍氣長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